更新檔管理 江湖告急 |
我讨厭病毒。它使系統癱瘓,使人頭大。盡管最終它總會被逮住并殺掉,但你知道,就在不遠處,變種的它或者它的同類又會在某個無法預知的時刻卷土重來。 解決的辦法很多,防火牆、IDS、防毒軟體……還有打更新檔。 是的,打更新檔。這或許是最省錢(因為免費)同時也最有效的防範辦法,當然,也可能最麻煩(因為更新檔太多)。但無論如何,請你務必相信,及時打更新檔對于系統安全來說真的很重要。 其實,解讀病毒入侵原理就能明白。它們是“一組具有傳染性,能對系統進行非法破壞性操作的代碼”,終日遊蕩在計算機系統周圍,一旦發現可乘之系統漏洞,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殺進來,開始肆無忌憚的破壞。 這裡的關鍵詞是漏洞。它是病毒入侵的管道,隻要我們及時給軟體打上更新檔,就能感受到“made in微軟”的更新檔與“made in黑客”的病毒混戰一處,結果往往以入侵者的失敗告終。來自市場的聲音同樣明确了更新檔的江湖地位。聯想集團資訊化發展部副總經理于奮飛說:“今年初到9月下旬,微軟共釋出了39個更新檔,我們打了20多個,到目前為止,即便是某個局部,也沒有感染任何病毒。當然,我們的系統早就安裝了多重防火牆與IDS,它們同樣功不可沒。”新浪網絡系統部總監陳力健指出:“防火牆隻能防範老的攻擊類型,解決90%的問題,新出現的攻擊還得靠打更新檔來解決。”如果用數字表達,啟明星辰積極防禦實驗室安全咨詢工程師蔡雪飛說:“打更新檔至少可以解決95%的安全問題。”中國民航邢毅峰說:“民航系統改建以後,我們一直非常重視打更新檔的工作,它也真的很有效。” 被攻擊的“自由” 不及時打更新檔是企業資訊安全的一個病根。 在被各種各樣病毒光顧之後,相信大多數企業會意識到打更新檔的重要性。但奇怪的是,每次病毒大規模發作,盡管相關的更新檔程式此前早已釋出,可被感染的機器又豈止百萬計? 此次采訪對象都指出,自己曾經遭受過病毒的攻擊,是以,對具有預防作用的更新檔管理都非常重視。這讓我們不禁猜測,不及時打更新檔的客戶難道過去沒有遭到攻擊? 在采訪中,很多人提到1999年的紅色代碼。網通資訊管理部楊斌回憶說:“紅色代碼那次攻擊持續1~2天時間,網速很慢,我們當時沒經驗,不知道哪出了毛病。後來,一個正在幫助評測安全軟體的國外專家通過Sniffer分析軟體,發現問題出在微軟系統上。 後來查到了受感染的機器,将其端口關閉,殺毒,然後在全部系統上打上更新檔,問題随即消失。從那以後,我們開始重視更新檔管理工作。” 可以肯定地說,受過攻擊的企業一定比沒受過的更關注更新檔管理;生産系統與辦公系統緊密相連的企業必然比隻有OA聯在公網上的重視更新檔問題。 也許你的企業還沒有受到過病毒的攻擊,但千萬别高興得太早。因為某個已知或未知的病毒可能正潛伏在你的家門口,并在一個“風高夜黑”的晚上溜進你的系統。據美國《金融時報》報道,現在平均每20秒就發生一次入侵計算機網絡的事件;超過1/3的網際網路防火牆被攻破。也可能你的系統早已經被入侵了,隻是你沒有察覺。像這次疾風病毒的本意是在你毫無知覺的情況下進入你的系統。但因為有一段代碼沒編好,才緻使被感染的機器不斷重新開機。 “我也很重視打更新檔”,一個使用者說,“但是微軟的更新檔實在太多了,它内部的更新檔管理又混亂,誰能保證每次都及時打上。”這個理由很有力,隻可惜起不到作用。對于迫在眉睫的更新檔問題,作為公司的管理者和網管人員,是拿出更新檔管理計劃的時候了。 管理者成了“更新檔工” 多而繁的更新檔程式,成為系統管理者的工作負擔。 國外一篇報道中說:“如果你打算詢問企業有關打更新檔的意見,最好先穿上防彈衣,以免被回答砸死。”比起老美同行來,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被采訪的使用者大多“溫和”地說:“打更新檔真的很煩人。” 微軟的更新檔确實太多了,而且還在源源不斷地增加。聰明的系統管理者早就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就說2003年前三個季度,微軟對外釋出的更新檔已經多達30多個;就在10月15日,微軟宣布了新的更新計劃後,釋出了第一次月度安全更新,更新涉及五個Windows漏洞,其中四個被微軟認定為“嚴重”。 一家證券公司的系統管理者說,ISIS 5.0更新檔太多了,我都快成全職更新檔工了。另一個保險公司系統主管說:“僅黑色8月,我們已經做了2次更新工作,以前1年隻要更新2~3次就可以了。”陳力健說:“現在,我們會把那些功能弱的、易出現問題的功能封閉掉,如IIS伺服器。”除了數量繁多,微軟本身在更新檔管理上也存在問題。因為内部協調不力,各個部門往往會針對一個漏洞,從不同角度開發出不同的更新檔,這也給廣大使用者帶來不小的困擾。 也許有人會反對說,打更新檔有那麼難麼?不就是按幾次确認鍵麼!沒錯,打更新檔是不難,但它确實很麻煩。對管理者來說,每一次新鮮更新檔出籠,就需要上一次微軟網站,确定一下更新檔的類别與等級;每打一次更新檔,就得做一次測試,明确更新檔程式是否與應用相容;每打一次更新檔,就得加一次班,監督安裝、确認、檢查。有時候,即便打了更新檔,也有可能被擊中。微軟網站上說,如果改變系統配置,就得重新安裝更新檔。現如今,打更新檔似乎已經喧賓奪主,成了大部分系統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了。 不過比起被病毒感染,這些麻煩實在算不了什麼。“每次病毒發作,雖然我安裝了更新檔,但還是會心驚肉跳”,邢毅峰說。因為一旦感染,對系統管理者來說無疑是惡夢一場。到時候,一定是系統宕掉,業務停掉;客戶罵娘,上司罵你;然後是加班加點,幾宿不睡覺。一個管理者至今心有餘悸,“上次,因為紅色病毒發作之前我們沒有打更新檔,系統癱瘓了3天,這3天,我簡直沒怎麼睡覺。不僅要一台台檢查機器,打上更新檔,還得不斷修複被感染的檔案。一個字:慘!” 打更新檔的楊元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就像前文提到的,生産系統與辦公系統緊密相連的企業,通常會比較重視更新檔管理等與系統安全密切相關的問題。從1997年就開始重視系統安全的聯想公司,現在因為整個公司上了ERP,每天網上交易額過億,是以對系統安全問題更為關注。就更新檔管理問題,聯想資訊化發展副總經理于奮飛簡單地概括成六個字:意識、系統、管理。 所謂意識,代表的是公司從上到下對系統安全問題的重視,同時也意味着良好的安全習慣。為了使全體員工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聯想公司作了明确規定,凡是不按照規定及時打更新檔造成損失的,公司會對責任人進行相應的懲罰。懲罰分為5級,最嚴厲的一級是開除,甚至交送公安機關處理。是以,每一次系統需要統一安裝某個系統更新檔時,全公司上至楊元慶,下至司機,都會及時為自己的終端打上更新檔。 ![]() 在嚴格的制度下,網絡管理部門要做的将是系統的安排工作。就更新檔管理來看,聯想設定了幾個必要的步驟。一是從适當的途徑擷取更新檔,聯想一般會通過三個途徑獲得更新檔:1)到公開的站點擷取;2)微軟會定期通知;3)針對各種軟體産品,在售後服務合同中明确提出對方必須在出台相關軟體更新檔時,及時通知聯想。二是對更新檔進行分類、測試,明确哪些更新檔必須打,哪些更新檔僅僅是某個部門必須打。“就微軟系統的更新檔來說,截止到今天,今年已經公布了30幾個,ERP産品這四五年來公布的更新檔也有100多個,我們不可能所有的更新檔都打,也沒有必要,事實上,在100多個ERP更新檔中,我們隻采用了十幾個”,于奮飛說。就微軟系統更新檔來說,主要分為兩大類:安全更新檔和性能更新檔。安全更新檔又分幾個等級:危機、重要、高、中、低。于奮飛說:“我們會從根據廠商對更新檔的說明,從中挑選出對系統安全重要的更新檔最先進行測試。”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應用往往是在不同的系統平台上開發的,有可能出現新打的更新檔與應用不相容的情況。是以,聯想搭建了一個小的網絡環境,将各種企業正在使用的應用軟體加載上去,對實際網絡進行模拟。然後,用1~2天的時間檢查更新檔程式是否會帶來系統問題。确定沒有後,就可以将更新檔程式自動或者通過E-mail分發下去。三是按照制定好的計劃分發。目前,聯想是通過自動分發工具,将更新檔分發到相應的個人手中。四是執行和檢查。但凡制度,執行是關鍵。在審查這個環節,聯想一方面要求每個員工自查,另一方面通過軟體進行監控,如果到時間還沒有打上更新檔,就會将這台機器從網絡中剔除。在這樣的規定下,10000多人的公司,每次都能保證98%以上的完成率。 在整個過程中,從收到更新檔通知到檢測完畢,通常會用1~2天的時間,然後再用3~5天的時間完成分發、安裝和檢查的工作。整個下來,不超過一個星期。相比較而言,分發、檢查是比較麻煩的環節。是以,聯想會采用各種自動的軟體工具。對于各種工具軟體,于奮飛說:“我們會使用工具,尤其在分發和檢查環節。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但是,我們不會依賴工具。因為工具本身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如不相容問題。”目前,聯想設定2個兼職人員,負責300多台伺服器和上萬台PC相關的更新檔下載下傳、測試、分發、檢查等工作。 更新檔管理的灰色地帶 如果設定好了程式,更新檔管理對任何人、任何企業來說,都算不上有難度的工作。但是,在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中,也會存在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關于更新檔管理要注意的事項,本報在這之前已經做過很多的相關報道,但相信仍有再次強調的必要。在接觸了大量使用者之後,啟明星辰的蔡雪飛說:“使用者要麼對更新檔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隻是随意、不定期去微軟網站查找更新檔;要麼隻要有更新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照單全收,這都有可能使企業的系統管理工作陷入新的麻煩。如一個網絡企業因為沒有做好更新檔的檢測工作,結果造成計算機啟動不了。”是以,在大規模安裝更新檔前,有必要在小範圍的環境内對更新檔進行測試。需要注意的是,模拟環境畢竟有局限性,在實施采用過程中,仍可能有個别問題查不出來。另外,時間也需要控制。有一個使用者說自己曾經用4天時間去測試一個更新檔。蔡雪飛說:“這未免太長了,1~2天的時間完全可以了。” 在一些公司内部,總有一些員工會自作主張下載下傳更新檔程式,但這往往會打亂管理者的整體部署。是以,在制定相關的更新檔計劃以前,管理者有必要對自己的系統做一個全面的了解。首先明确系統内共有多少台機器,每台機器目前的狀況怎樣,然後再對下載下傳更新檔程式等工作做出明确規定。有條件的,可以找一個安全評估公司,從整體上做好評估和計劃。 再有就是工具的使用。于奮飛說:“再好的工具,也不能保證打更新檔工作全部到位,總會有挂一漏萬的情況,這個時候,還得需要人工參與。另外,在後期檢查環節發現問題後,仍需要人工作出處理。”另外,采用自動工具難免有一刀切的毛病,如果很多系統版本不同,可能會引發其他系統問題。 最後強調一點,管理者有必要首先明确企業對風險的容忍程度,再決定安裝更新檔的工作。因為過于關注安全問題,必然導緻生産效率降低。 再見,病毒 更新檔當然不是防病毒的唯一手段,但如果你為系統安裝了防火牆,将網絡上的系統不斷按要求進行更新,使用最新的防病毒軟體,也許,還有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可以做,那就是和病毒說再見。 一個系統管理者的自白 我想我得感謝微軟,當然還有那些制造麻煩的黑客,沒有他們,我不可能在這麼短(我去年才畢業)的時間内,體重成功從70公斤降到58公斤,另外,長期熬夜增加的黑眼圈也讓我看起來更成熟了。毫不誇張地說,做系統管理者僅僅大半年,與病毒抗争的大小戰役少說我也參加了幾十次(包括給單個PC殺莫名其妙的病毒)。 第一次遇到病毒,就讓我有機會從默默無聞一躍成為公司知名人物,成為當月唯一被扣工資的人。我們是一家中型IT企業,每個月通路我們網站的流量一直都很穩定,但今年1月份,我們的上網費一下竄升到幾千元,另外,不斷有員工報告說,公司網站登陸不上去。我有點暈(什麼事都有第一次嘛),隻好向一個在網絡安全公司工作的同學求救,才知道一個當時風頭很健的病毒叫SQL Slammer,它會不斷發送大量的資料包對網絡造成分布式洪流攻擊。我于是連夜上網查到有關資訊,關閉了UDP 1434端口,從微軟網站上下載下傳了更新檔程式。第三天,問題消失了。 從那以後,我明白一個道理:打更新檔一定得及時,不然,每月隻能啃鹹菜,還得加夜班。但是,我很快又發現,就我一個人努力不行。公司總有人不斷打電話騷擾我:“我的機器啟動不了了,快來幫我看看”。于是,你會經常看到我從八樓竄到九樓(我們公司分布在兩層樓上),又從九樓竄回來。比起上上下下跑樓梯,殺病毒的工作消耗真的很小。跑了2個月,見我的人都誇我清朗了不少。盡管如此,我還是有點煩。于是,我隻好給全公司哥哥姐姐們發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希望他們不要上網随意下載下傳軟體,并不要輕易打開陌生位址的郵件。這樣,就不會被莫名其妙的病毒感染,另外,一些必要的更新檔程式,我會及時發給大家,請務必及時打上。 情況似乎有所好轉,但沒過多久,一切又依然故我,我又開始了跑樓梯生涯。我了解,大家都很忙,自然比較健忘。但我還是有些生氣了。看來我得采取強制措施。于是,從伺服器端我關閉了所有與工作無關的端口,并從網上下載下傳了自動更新檔安裝工具。 一切好像都很順利,直到沖擊波他老人家大駕光臨。我必須聲明,在這次事件發生前後,我始終是盡職盡責的。事實上,在8月沖擊波發作之前,我已經積極做好了“抗戰”準備。我首先在伺服器上安裝了Windows的網絡防火牆,同時,關閉了相關端口。因為公司正準備上一個新的應用系統,我臨時将給桌面系統打更新檔的工作推遲了一天。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沖擊波全線發作第二天,我們公司全部機器出現了藍屏、重新開機、藍屏的怪現象。我知道中招了,但我想不通,明明已經做了防禦呀。沒辦法,隻好請來網絡安全公司的人,折騰了半天,終于找到病原,原來公司一台機器上不了區域網路,自作主張用了撥号上網,成了被利用的宿主,連累了所有的系統。 當然,這次公司沒有扣我工資,但我依然郁悶。看來,我要跟公司上司鄭重談一談了,如果公司再不做有關安全的全體總動員,我也不想在這樣一個系統安全的活火山口上再當什麼管理者了。 相關連結 連結一 安全機構公布最易受攻擊軟體清單 日前,一家安全組織釋出了第四份年度最容易受到攻擊軟體清單。 SysAdmin審計網絡安全(SANS)協會的“20大缺陷”清單有二部分組成:微軟公司作業系統和軟體中的10大缺陷和Unix作業系統中的10大缺陷。SANS将微軟公司的Web伺服器軟體━━IIS列為Windows系統中安全缺陷的罪魁禍首。在最近的一年中,微軟公司已經釋出了半打多的與IIS相關的安全公告。在2001年7、8月份曾大規模爆發的紅色代碼病毒就利用了IIS中的一處安全缺陷。 Windows系統中最容易出現缺陷的其他軟體包括微軟公司的SQL Server資料庫軟體、Windows遠端調用服務。Unix系統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其他軟體包括RPC服務和Apache Web伺服器軟體。 在Unix類軟體中,BIND域名系統軟體(DNS)是問題最多的軟體。 連結二 微軟發表新安全對策 簡化更新檔管理程式 美國當地時間10月9日,為了應對全球計算機使用者面臨的威脅,微軟将在今後數月内推出新的安全程式。 主要措施如下: 1、改善更新檔管理程式、對策及技術 ·簡化更新檔釋出等的程式、每月彙總釋出一次更新檔 ·"Windows NT Workstation 4 Service Pack 6a"及"Windows 2000 Service Pack 2"的更新檔支援延長至2004年6月底。 ·2004年上半年公布免費更新工具"Software Update Services 2.0"。除Windows外,可以使用該工具下載下傳、掃描并安裝"SQL Server"、"Office"、"Exchange Server"及"Visio"的更新檔。 ·2004年上半年之前将Windows 2000系列産品的更新檔安裝程式彙總為兩大類。 2、開展全球規模的資訊安全教育項目 後 記 盡管在本文中我們不停強調更新檔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我們心知肚明,更新檔管理僅僅是企業系統安全的一個環節,絕不是全部更不是根本。之是以專門報道它,僅僅因為它是目前條件下最現實的辦法。用理想主義者的眼光看,自然是軟體沒有漏洞,讓病毒與黑客無的放矢最好。但是,現實的情況就是如此糟糕,對于網絡的個體使用者來說,除了盡量想辦法解決安全問題外,與供應商之間劃清責任同樣很重要。 據外電報道,2003年9月30日,一起訴訟案被加州法院受理,控告微軟公司的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存在大量的漏洞,緻使使用者随時可能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擊,進而造成系統的癱瘓。針對這起訴訟案,Gartner評價說:“微軟一般是在病毒發作前公布更新檔,是以,很難勝訴。但是對計算機安全問題卻不無幫助。畢竟,在更新檔釋出前出現病毒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經驗豐富的黑客往往利用軟體開發商尚未發現的漏洞發動襲擊(初始襲擊)。是以,很多公司表示自己需要采用本質上與Windows完全不同的作業系統,才能分散風險。”這對微軟的競争對手無疑是個好消息。需要提醒使用者的是,今後在制訂合同條款時,使用者應就及時釋出和通知更新檔的問題,對供應商做出明确規定。 (責任編輯 zhaohb musicemail#sohu.com TEL:(010)68476636-8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