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國中那會兒,觀東煮每天有15塊生活費。4塊坐公交,5塊買早餐,剩下的錢,剛夠買一份帶肉絲的蓋澆飯當午餐。

聽起來還行?其實根本不夠花。

因為那時候,觀東煮有一本不吃飯也要買的雜志。

當時班級裡誰第一個買到當月新刊,其他人都會投來膜拜、豔羨、仰望的目光。

它就是承載了幾代人青春記憶,書寫了無數人生故事的國民刊物——《讀者》。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它像一把鑰匙,輕輕一轉,開啟無數人的回憶大門。

學生時代的我們,誰不曾在抄過“好詞好句”、跟同桌分享過“笑話精選”;就連上課,也忍不住把它藏在書本下面,趁着老師不注意,偷偷看上幾篇。

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是它告訴我們世界是什麼模樣。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在這裡,我們遇見了霍金、愛因斯坦、查理芒格,第一次了解到“人工智能”“蟲洞”和“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結識了梵高、齊白石、貝多芬等各個領域的藝術大師,才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作業和考試,還有閃閃發亮的夢想和遠方。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懵懵懂懂的青春期,也是它,用溫馨、有愛的故事,給我們補上了一堂“愛的教育”。

每本《讀者》,都是我們了解社會、讀懂人生的一扇窗戶。

文學、音樂、影視、思想、娛樂、科技、藝術、體育……海納百川,包羅萬象,它擴充了我們每一次眺望世界的深度和廣度。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就像一位讀者說:它的陪伴,照亮了我們敏感孤獨的成長歲月。即便是在物質匮乏的年代,也能感到内心富足,精神充實。

今年,是《讀者》40歲生日。

回首它一路走來的印迹,會發現它的發展和壯大,與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成長緊密相連。

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一片文化荒漠上,《讀者》宛如一顆青青小草,悄然冒尖。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創刊号叫做《讀者文摘》

那時,父輩正青春。《讀者》就像一位見多識廣的人生導師,幫他們打開了眺望世界的窗戶:

有哲學家培根帶你探索“愛情真谛”的《論愛情》,也有與時俱進的教你《怎樣自學英語》,還有充滿時代印痕的《生男生女早知道》……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2006年,發行量超1000萬,創下改革開放以來大陸期刊的發行記錄。

那時,我們正年少。《讀者》不止是手邊的作文寶庫,也是心靈成長的夥伴。

它用靈動溫情、詩意智慧的文字,如春風細雨般,給了我們黑暗裡的曙光、困境中的鼓舞。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它不止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大衆雜志,更是一方凝聚了中國人的根與魂的精神淨土。

這也是為什麼,一位上海讀者堅持訂閱33年。即便書頁已泛黃,仍把它們當做傳家寶來收藏。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讀者家中雜志實拍

《讀者》用40年的默默耕耘、40年的隽永深情,向所有人傳達了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

哪怕再過100年,1000年,紙媒不死!好内容永遠不過時!

在上海外灘一間實體「讀者書店」裡,有一個特别溫暖的角落,寫滿了大家對《讀者》的愛。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滿滿一面牆的手寫卡片

不少人呼籲:希望《讀者》可以出一版紀念合集,讓我們得以重溫那些早已絕版的文字和故事。

金庸的随筆、海子的詩;三毛的手記、童話大王鄭淵潔的育兒心得……

讓我們有一次通過雜志裡的文章和資訊,跨越時空去了解父輩生活的時代、走進母親青春芳華的機會。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讀者》編輯部早期工作場景

大家都知道,想要找一份去年的報紙就夠難了。把40年前的期刊雜志找出來重新出版,談何容易!不過,凡是總有例外。

《讀者》編輯部聆聽到大家心聲以後,做了個激動人心的決定:從40年近千本雜志裡,選取了最能代表《讀者》風采、時代印記鮮明的6本雜志。

組成了這套,花錢都很難買到的——《讀者》雜志40周年紀念刊合集。

👇戳下圖連結即可購買👇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全球限量發售,一共6本,分别是:

1981年《讀者文摘》創刊号;

1993年正式更名為《讀者》的7月刊;

2000年1月,千禧年發行的第一刊;

2006年,創下1000萬發行記錄的紀念刊;

2019年,10月特刊;

以及2021年,創刊40年的“生日期刊”。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每本雜志都承載了一份珍貴的時代記憶。

因為它,文學愛好者們叩響了文學殿堂的大門,考上了心心念念的中文系。也是讀到它之後,無數人踏上了追逐夢想的征程。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長輩們重溫它,追憶飛揚的青春年華;

80後、90後讀者回味它,仿佛回到無憂無慮的中學時光。得到心靈的淨化和滋養。

孩子們閱讀它,會驚歎于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我們的祖國是以怎樣令人驚歎的速度,變得富有、繁榮、強大。

名家美文、藝術人生、熱門話題、幽默漫畫、生活感悟……高水準文學作品,富有哲思的小故事,6本雜志裡全都有。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把它放在家,老人孩子都會忍不住拿起來翻一翻。家庭閱讀氛圍濃郁,再也不用擔心孩子不愛讀書。

搶眼的中國紅、镂空數字函套裝,大氣雅緻,讓人眼前一亮。

送自己、送閨蜜、送昔日好友,它也是一件溫暖、體面、意義非凡的禮物。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價格也美好,指導價128元,今天觀方出品優惠價僅需88元。

每本雜志70多頁的體量,6本雜志算下來約等于兩三本厚書。汪曾祺、豐子恺、林徽因、麥家、陳丹青等名家大作,裡面全都有。

而且這套紀念刊是限量發售!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是現在市面上再難讀到的精品佳作。閱讀價值、收藏價值都是雜志界的天花闆。

喜歡《讀者》的新老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套40年一遇的典藏珍品。

《讀者》創刊40周年紀念刊

收藏了幾代人青春記憶

指導價:128元

觀方出品特惠價:88元

-01-

席卷亞洲的國民讀本

丨豐富有趣,給你心靈指引丨

豆瓣上曾有個懷舊話題:那些看着《讀者》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其中有個答案,讓觀東煮印象非常深刻。

那個20多歲的男孩說,說第一次看到《讀者》是在同桌的抽屜裡。借來看了一節課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電影《緻我們終将逝去的青春》中,課堂上被拿出的《讀者》

那時他父母鬧離婚,自己成績也不理想,是普希金的詩給了他莫大的鼓勵,他說“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過去;相信吧!快樂的日子會來臨。”

讀《母親的賬單》,第一次了解到生活的不易;讀《向中國人脫帽》,懂得了身為中國人要挺起脊梁。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讀張大千、章太炎、林徽因、魯迅等名人的故事,領略什麼是文人氣節、什麼是大師風骨。從他們的人生經曆中得到了莫大的鼓勵和勇氣。

他說,作為一個從中學讀到大學的資深讀者,雖然沒能考上清華北大,自己創業也沒能進駐世界500強,但他從《讀者》中學會了很多課本上沒教的人生道理。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比如,不要在深夜裡,也不要情緒激動的時候,做任何決定。因為很大幾率,事後會懊悔不已。

比如,任何人的歸宿都是自己。你是怎樣的人,就會遇見怎樣的人。

還有不要輕易占便宜,所有便宜背後都是深坑。命運中饋贈的禮物,早就在暗中标注了價格。

這些樸實但實用的處世哲學,這套《讀者》紀念刊裡全都有。而且是用淺顯、好讀、趣味的語言,寫進了一篇篇故事裡。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孩子讀它,人生不容易走彎路。中年人讀它,心胸更開闊,滿滿收獲感。

紀念刊每本雜志都有11-13個欄目,有大師名作、有雜談随筆;有社會熱點,也有情感思考。觀東煮的建議是,閱讀時大可不必按部就班。

就像《編輯部的故事》說的:真正的好雜志,就是随時随地拿起來,随意翻開一頁就能讀的。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讀者》就是這樣的雜志。随手拿起一冊,任意翻開一頁就能讀得進去。不必在乎它是什麼欄目,大人孩子都能讀出樂趣,讀出感悟。

成長困惑、青春迷茫、中年焦慮,甚至于老年人如何保養身體、療愈心靈,都能在書中找到解決辦法。

-02-

40年如一日的高水準

丨有溫度、有品位、有啟發丨

紙媒式微的時代,《讀者》雜志連續三屆獲得“國家期刊獎”,被定位為“高知名度、高學術水準”的期刊,實屬不易。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文章類型之廣泛、内容之精彩,同類雜志難以望其項背。

每一本《讀者》裡的文章,都是從浩瀚如煙的全球經典名作中挑選而來。

僅僅是2021年9月刊這一本雜志裡,就收錄了季羨林、葉芝、易中天、村上春樹和亦舒等大師級的經典名作。讓你的每一分鐘寶貴的閱讀時光,都能有收獲。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它也是一份絕佳的“馬桶讀物”。每篇文章篇幅短,碎片時間就能讀。時不時,還會給你一些生活小靈感。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包羅萬象的高水準内容,帶你“環遊世界”、開拓視野。

知名學者馬未都,帶你“翻閱故宮”,去看看人類文明的坐标。讀《伊斯坦布爾的氣味》,帶你領略大作家帕慕克和茨威格筆下的城市記憶。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北大才子周立文帶你去看《海子的故鄉》,一處風景一首詩,還原一個真實又詩意的海子。

如果你正在經曆戀愛、婚姻,有着不足為外人道的家庭、育兒等生活煩惱。

這套紀念刊裡,就能讀到不同年代的婚戀觀和相處之道。有人說,美滿婚姻就如高手下棋,隻要用好8顆棋子,就能平衡得失。

也有人用真實的親身經曆告訴你,長輩的擇偶标準,早已經不再适應當今的婚戀觀。每代人的情感課堂都在不斷疊代、更新。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跨年閱讀帶來的獨家體驗是,你将站在長達40年的曆史長河上,俯瞰整個社會、家庭、個人在時代浪潮中的碰撞、成長和思考。

它還能幫助你了解,為什麼成年後,我們總與父母的意願背道而馳。為什麼我們在追求獨立的路上,總感覺束縛重重。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就像一位訂閱了整整40年《讀者》的大學教授說的:

“創刊四十年來,始終如一提供給社會健康、積極、陽光、正能量的精神食糧,這就是四十年如一日我喜愛它的原因。”

失意時讀它,一掃惆怅和陰霾;迷茫時讀它,找到生活的方向。低谷時讀它,給你向上的力量。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書架上放上一套《讀者》紀念刊,全家人的精神生活都變得豐富、有營養。家庭氛圍也會更格外溫馨、有愛。

-03-

裝幀精緻,審美前衛

丨始終走在時代前沿丨

哪怕放在上世紀,《讀者》也是一本審美前衛、排版時尚的先鋒雜志。

封面裝幀就格外醒目:四周大量留白,中間一幅圖畫,上方印着大大的讀者兩個字。十米開外,就能從一衆花花綠綠的雜志期刊裡,一眼認出它。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疏朗端方的三欄排版,圖文并茂,内容充實。視線不容易跑偏,閱讀起來特别省眼力。

一張張高清紀實照片,全都是全彩、精印,給你畫冊般的視覺體驗。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随時拿起來閱讀,都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氛圍感。周末閑暇時讀一讀,放松身心,愉悅大腦。晚上睡前讀一讀,撫慰心緒,睡個好覺。

這套40周年紀念刊,全球限量發售,機會真的難得。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閱讀它,你能清楚地見證,一個從荒漠中走出的雜志,是怎麼樣一步步走上期刊“王座”。

你還能精準地探悉時代的脈搏,從6本雜志上看到一幅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40年來的生活畫卷。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如果你對社會心理學、文學藝術、科技變遷……等感興趣,這套紀念刊都是一套不容錯過的品質好書。它将給你非一般的閱讀視角,啟迪你從未有過的辯證思維。

喜歡閱讀又念舊的你,一定不要錯過。指導價128元,現在隻要幾杯咖啡價格,就能擁有限量版紀念特刊!值得收藏一輩子。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
這本“連載”,有的人一追就是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