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電影《大話西遊之緣起》在正版視訊平台上線。這部電影由吳昊宸、馬瑞主演,吳孟達老師客串。因為是達叔的遺作,是以備受很多影迷期待。當然,有關“大話西遊”的改編,實在是太多了,是以,這部《大話西遊之緣起》在上映之前,也有部分影迷表示,純粹就是毀經典的。基于該片的全部内容的完整觀看而言,我認為,這部《大話西遊之緣起》得到了周星馳《大話西遊》系列的精髓,算是一部較為不錯的電影。

先說周星馳版本《大話西遊》的精髓。倒不是周星馳早期電影當中的諷刺喜劇精髓,而是對于青年男性愛情内容的一種類童話式解讀。此話怎講呢?《大話西遊》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男人在青年時代總是會遇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女人,但因為自身的能力不足,這個女人總是不能留在自己身邊,而一旦自己實作了向“齊天大聖”層面上的轉變,這個“女人”也就灰飛煙滅了。
這種類童話的青年男性愛情内容,倒不是什麼多高深的東西。但這一點,是可以刺痛很多男性青年的。是以,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電影北上之後,率先被很多上大學的孩子們吹捧起來。當年網際網路才剛剛興起,還是BBS的時代,這批率先能夠上網的大學生們吹捧《大話西遊》,後來的跟風者也就鋪天蓋地了。
《大話西遊》最早在香港上映的時候,影評人和影迷的口碑回報都不好,究其原因,還是情感上太簡單,丢掉了周星馳早期諷刺喜劇的精髓。後來被BBS時代的那群大學生們吹捧起來之後,也因為這種愛情觀表達上的簡單,而獲得了大學生們的廣泛認同。我們不妨多問一句,為什麼男大學生們往往願意認同《大話西遊》的這種愛情觀呢?
因為男大學生受過更好的教育,尤其是這種自我審視的教育。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面對更為優秀的女大學生們,這些女同學們,實在就是他們的紫霞仙子了。而沒有畢業的男大學生,亦不過就是一個沒有任何成績的猴子罷了,想要娶身邊的紫霞仙子,比大鬧天宮還難了。而一旦這批男大學生可以成為各自領域當中的“齊天大聖”的時候,紫霞仙子們也早就嫁為人婦,孩子都生倆了。
很多沒有上過大學的男生,首先是遇到“紫霞仙子”的可能性不大,其實,大家夥也不必升起感慨生命與愛情的意志來。大學生嘛,喜歡把喜歡的電影往更複雜了解讀。而且,這批人喜歡樹立經典,且不願意聽别人說,你們樹立的經典,不過如此,就那樣。您不信,看我這篇文章後邊的讀者留言區,一定有人覺得《大話西遊》十分進階,神一樣存在,我把它說普通了,他們不同意。
看明白《大話西遊》的情感精髓,就可以對《大話西遊之緣起》進行影評分析了。吳孟達的這部遺作,延續的,依舊是《大話西遊》當中的這種愛情内容,一個臭賣面條的,怎麼可能保護紫霞仙子呢,而他燃起這種愛情之後,就需要讓自己成為齊天大聖,一旦成為了齊天大聖,就需要面對犧牲。《大話西遊之緣起》的最終結局,則是紫霞仙子再次犧牲自己,要救活這個臭賣面條的。“窮”和“沒能耐”,依舊是這部電影的重要叙事内容。
“窮”和“沒能耐”,是可以刺痛不少青年的。尤其當下,越發可以刺痛很多男大學生了。越是回老家過春節,這批男大學生越會生出這種感慨來。尤其是影片當中,馬瑞這位青年演員對于紫霞仙子的實作,确實能夠讓很多男性影迷移情。又窮,又惦記美女,就更容易覺得《大話西遊之緣起》是造夢之旅了,自己是可以成為齊天大聖的了。類童話故事的好處就是,讓自己特定的觀衆、影迷覺得情感得到了揮發,實作了短暫的人生滿足。
我個人并不喜歡《大話西遊》和這部《大話西遊之緣起》,究其原因,實在是因為這類作品,不過是短暫的造夢或者說短暫的影視作品的吸大煙罷了。我的文藝觀是,不煙不酒,不醉不迷離,要睜着眼,醒着腦,去用現實主義的筆觸,去分析,悲劇命運的産生,何以如此,能否避免。就“大話西遊”這樣的愛情故事而言,我更願意看一看現實當中,賣面條的能否經過自己的努力,娶到了屬于自己的紫霞仙子,娶到之後,又怎樣等等。
甚至于,賣面條的,也能樂在其中,而不是被冠上一個“臭”字。我們如何能夠建立一個各行各業之間的尊重,而非職業之間的錯誤的高低貴賤之分。乃至于,大家都能通過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實作愛情,養活家庭等等。這些,顯然是一部《大話西遊》、《大話西遊之緣起》所無法觸及的,這批作品,隻觸及一個被架空的愛情内容,像小資喝咖啡一樣的矯情罷了。
是以,我的結論是,青年們還是應該多看現實主義的作品,少在這類虛僞的小資矯情當中販賣眼淚才是。(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