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寒之邪傷人,多在冬令嚴寒之時,但初春天氣多變,忽而春光明媚,忽而春寒料峭,使人很難适應,一不小心就受涼了。夏天雖說很熱

作者:中醫師張先生

風寒之邪傷人,多在冬令嚴寒之時,但初春天氣多變,忽而春光明媚,忽而春寒料峭,使人很難适應,一不小心就受涼了。夏天雖說很熱,但偏偏易于受寒,古人多責諸睡卧貪涼,今天則可外因空調冷氣,内因冰水雪糕,這就應了古人“長夏善病洞洩寒中”這句話了。風寒咳嗽,或有兼惡寒,發熱無汗之表證者,更多隻有惡寒而無發熱者,或隻有背心發冷者,咳痰清稀,舌淡脈浮。其治宜辛溫之藥解其外,稍佐化痰降氣。

輕者在麻黃湯、桂枝湯二方中選擇,如寒不甚,麻黃湯減桂枝,即為三拗湯;背冷即咳,葉天士常用桂枝湯去芍藥加杏仁,同屬辛溫法而用藥卻有所棄取。重則宋人洪遵《集驗方》之九寶湯即蘇陳九寶湯(麻黃、肉桂、杏仁、甘草、蘇子、陳皮、薄荷、桑白皮、大腹皮)加烏梅、生姜。此方看似用麻黃湯為底子,但麻桂用量均較輕,一般隻用3g,取“輕可去實”,溫肺散寒,方中桑白皮、烏梅,略同于小青龍湯之芍藥、五味子,寓發中有收的意思。嘔吐加半夏;痰多加蘇子、白芥子。此證當然亦可用小青龍湯或射幹麻黃湯,學習甯波範文虎先生的經驗,小青龍湯除半夏外,其全的藥都隻用2~3g,頗驗。

寒咳可不可以不用麻桂?寒甚者必用,寒不甚者就可以變通。誠如明人缪仲淳說仲景之法不可改,其用藥則有時可改,淮揚荊廣,雖值冬令,也不甚寒,就可以從時從地而調整用藥。新安吳楚常用的溫肺湯(蘇葉、防風、前胡、杏仁、半夏、茯苓、生姜、桔梗、甘草、細辛)的用藥就可以參考。此外寒咳也多由誤治引起,最常見的就是誤用、久用寒涼之劑,傷及中陽,當然這已經是内傷咳嗽,離開我的議題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