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分之一毫米”的世界領先水準——山西風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作者:晉事微言

近日,在通往聞喜縣侯村鎮的山道上,兩輛載着大型木制包裝箱的卡車與記者所乘的車輛擦身而過。陪同記者采訪的老謝指着兩輛卡車說:“這是給客戶發貨的!你看,那木箱上有風源制造的企業名字呢。”

道路盡頭,中條山下的山坳裡,一大片上世紀70年代風格的建築靜靜伫立在風中。這裡就是原541總廠十分指(第十分指揮部)。

寬大的廠房工廠中的房間、宏偉壯觀的大禮堂、寬闊整潔的學校、接待客人的招待所……這些當年“三線建設”期間的曆史遺存,依稀浮現着那些年人們繁忙的生活工作場景。

在這些布滿塵埃的遺存建築旁邊,有一排廠房清新耀眼,自動識别的大門閉開系統以及懸挂的獵獵紅旗,拉開了這裡與周邊建築的曆史距離。廠門口的牆壁上蒼勁有力地寫着:山西風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簡稱“風源制造”)。

“我是典型的‘三線子弟軍工二代’,1970年,我一歲時就随父親到541總廠十分指紮了根。”戚建兵笑着說。他是風源制造的董事長。

上世紀60年代末,在中西部13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設施建設,史稱“三線建設”。其中一路軍工骨幹和科技人才在中條山腹地建起一個擁有當時尖端科技的特大型軍工企業,代号為541,橫跨聞喜、绛縣、夏縣等數個縣域。戚建兵的父親就是這路大軍中的一員。

1990年,20歲的戚建兵以優異的成績從541技校畢業,配置設定到十分指機修工廠中的房間,在鉗工的崗位上ー幹就是8年。來自全國各地的老軍工,有着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他們給戚建兵傳授了畢生的本領。短短幾年間,戚建兵就成了工廠中的房間裡青年中的技術骨幹,在全廠的技術比武大賽中嶄露頭角,取得多項榮譽。

正是這8年時間,積聚了戚建兵日後堅持走自主研發之路的能量源。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在軍工轉民用的大潮中,十分指破産,職工自謀出路。1998年,年僅28歲的戚建兵不願離開這方熱土,拒絕了多個企業的高薪聘請,與弟弟戚建峰等4名工友一道辦起了機械廠。

“當時我們哥兒幾個東拼西湊購買了3台舊車床,又租借了一台氣錘,便開始了艱難的創業生涯。”說起創業的艱難,戚建兵這個一米八零的漢子眼裡噙着淚花,“從個體戶到聞喜風源機械廠,再到如今的山西風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我們一路走來,得益于軍工企業艱苦奮鬥、精益求精的優良傳統,得益于父輩直面困難、勇于挑戰的精神傳承。”

“工業制造應是中國實體興國的脊梁,而自主創新是工業制造的靈魂。”戚建兵敢說這樣的話,是因為他的公司能發展到今天,正是得益于擁有自己的核心産品:“旋風銑”。

“銑”,就是機械制造中機床對各種機械零部件的削切,“旋風銑”因其銑削的速度快(達到400m/mm),加工過程中切屑飛濺如旋風而得名。

憑着對市場的了解和研判,風源制造很早就把主攻方向瞄準了“旋風銑”這一切削領域的尖端産品。沒有現成的東西可參照,他們就邊學、邊研、邊制、邊改,從提高切削的速度到刀具的選購,從單一型到多用型,一個個解難題,一個個邁溝坎。十年磨一劍,風源制造目前已經坐上了國内專業研究開發旋風銑削機企業的頭把交椅,由他們牽頭起草并制定了旋風銑削機的品質、檢驗标準,填補了國内空白。

“我們原來的加工精度誤差是百分之一毫米,現在可以達到千分之一毫米,這個機床在世界上屬于領先水準。”風源制造的技術員賈保忠告訴記者。

“自主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争力,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站穩腳跟。”戚建兵說。

目前,風源制造的産品主要服務于機床制造、軍工、汽車、能源、石油等領域。公司現擁有14項國家專利,是“山西省高新技術企業”“山西省專精特新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的“旋豐”牌旋風銑品種達到4個系列38個型号,被中國兵器、沈陽機床、博特精工、三一重工、哈飛集團等遍及全國的6000多家客戶廣泛使用,并出口日本、俄羅斷、南韓、越南、印度等國家,公司與諸多國内頂尖企業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定。

遵循“科技創新、軍工傳承”的理念,不斷創新研發的核心技術,使風源制造近年來始終處于同行業領先地位。自主創新散發出的耀眼光芒,吸引着包括精于機械制造的德國、日本、印度等國内外客戶,往來于聞喜縣中條山腹地,見證着一個公司涅槃重生的傳奇。

(本報記者 楊永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