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蘇鹽城鹽都:四代育種人堅守48年 逐夢沃野“種”希望

作者:鹽阜大衆報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四代育種人深耕稻麥品種選育48年,秉持“中國糧要用中國種”信念,在海南、雲南建起兩個南繁基地,研發出“鹽粳”“鹽麥”“鹽糯”系列優秀品種資源26項,為大國糧倉的穩固貢獻出鹽城力量。

如今,以“鹽粳15号”“鹽麥1号”為代表的16個品種已分别許可轉讓給多家省内知名種業企業,全系産品累計推廣面積超億畝,不僅豐富了國産稻麥品種,也為社會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江蘇鹽城鹽都:四代育種人堅守48年 逐夢沃野“種”希望

育種:首個“鹽”字号品種資源誕生

大寒時節,萬物封藏。在鹽城,農民們早已收耕農閑,忙碌着籌備過年,而在千裡之外的海南三亞,正是新一季水稻播種最忙碌的時候。

1月21日,鹽都區農科所水稻室副主任馬駿和兩名同僚,結束了15.5畝水稻加代繁殖材料的播種工作,匆匆從三亞趕回鹽城過年。正月初八,他們又繼續傳回南繁基地,直至4月中旬水稻選育結束,将新一代水稻種資源帶回鹽城,接茬進行下一輪播種選育工作。

“從雜交開始,一個品種資源必須經過7至8次種植選育,穩定成型後,才能确定品性是否優良。”農科所黨支部副書記陳元洲是水稻課題組負責人,1月上旬剛從三亞回到鹽城。“每培育一代種子就需要一個生長季,我們裡下河地區稻麥都是一年一熟,如果隻在本地做種植選育,培育一個品種至少需要8年。即使在南繁基地多了一季加代種植選育,一個品種進入成熟穩定期起碼也要4年。”

鹽城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南北氣候條件、生态環境差異明顯,給小麥品種選育工作帶來極大的技術困難。“幹我們這行的,急不得、快不來,從入行第一天起,就要有耐心坐‘冷闆凳’的準備。”從事小麥品種選育17年,農科所副所長李進永對“闆凳甘坐十年冷”的體會來得更深,他常常叮囑課題組新同僚,要打破技術瓶頸,實作沿海地區自主研發小麥新品種零的突破,堅持創新育種是唯一出路。

2004年,農科所和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合作,租種10畝試驗田,建起小麥夏繁基地,但育種工作遲遲沒有突破。“能否成功育出優良品種,光有經驗、技術還不夠,還需要耐心等待。”2012年,李進永主持小麥課題組工作,決定調整選種方向,引進更廣泛的小麥種質資源,豐富遺傳基因。“等了十年,我們終于成功培育出優秀小麥品種‘鹽麥1号’。2015年試驗初見成效,這個品種既有淮南品種的長相優勢,又具備淮北品種的抗寒性、豐産性。”

“冷闆凳”一朝焐熱,很快迎來接連豐收期。2020年,農科所小麥新品系“鹽麥0730”通過江蘇省品種委員會審定,定名“鹽麥1号”,并同時通過國家審定,國産小麥品種從此有了鹽城産品。2021年,“鹽麥2号”“鹽麥3号”“鹽麥5号”等系列優秀品種,先後通過生産試驗,進入報審程式,即将通過國家級、省級審定。更多新品系也分别進入不同組别的區域試驗第二年。

江蘇鹽城鹽都:四代育種人堅守48年 逐夢沃野“種”希望

科研:48年接力堅守萬分之一成功率

“這些新品系在不同世代的表現都很不錯,今年是第6世代,夏季再去雲南加代繁殖就進入成熟穩定期了。”1月24日上午,李進永和往常一樣,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農科所育種試驗基地,仔細檢視不同小麥材料的長勢。

一年中,水稻、小麥研究課題組的每個從業人員絕大多數時間都待在田裡,一半時間在鹽城,一半時間在南繁基地。

“基層農科所科研經費少、外部資源少,我們兩個南繁基地的條件都比較艱苦,同僚們在那邊的生活很簡陋。雲南、海南的光照又強烈,每一季南繁結束後,課題組同僚的臉上手上都曬得脫皮發黑。”農科所黨支部書記、副所長郭紅說。

馬駿是揚州大學農學院研究所學生,2016年畢業後來到鹽都區農科所工作,成了所裡的第四代水稻育種人。“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位于中國的最南端,冬季隻有那裡的溫度最适合水稻生長,全國各地很多農科院所都在吉陽設有試驗基地,大家可以說都是競争對手。”剛回到鹽城的馬駿,臉上皮膚明顯比其他同僚深了兩個“色号”,但在他看來,曬黑不算什麼,防鳥、驅鼠、搶勞工是在海南南繁基地種水稻最需要操心的大問題。

每年十一月下旬是海南種芒果的季節,當地用工十分緊缺,從平整土地到播種再到收割,絕大多數工作馬駿和同僚們都是自己來。“海南的生态環境與鹽城差異較大,稻田裡的鳥和鼠都比較多,每一顆稻種都很珍貴,是以防護工作必須做到位。”

基層農科所科研力量有限,對于人力、财力都緊缺的他們來說,稻麥育種猶如一次次“大浪淘沙”,品種雜交失敗是家常便飯,培育出一個優良品種隻有萬分之一成功率。

“這一季我們帶了5500多份水稻材料去海南培育,從初代到第六代的種子都有,每一個生長季我們都需要在這些海量材料中,觀察記錄每一個植株的品性,尋找出穩定成熟的優秀品種。”種子培育工作單調又枯燥,但陳元洲說,從農科所成立之初,老一輩育種人就立下堅定而明确的目标,要培育出優質種子,讓“鹽”字号優質高産稻麥品種走向全國。

從48年前的6名科研人員,到現在的15名科研人員,四代育種人接力堅守,通過多年品種選育,鹽都區農科所現自主育成“鹽粳”“鹽麥”“鹽糯”系列稻麥新品種26個,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15個,已基本建構了衆多有利基因、生态适應性廣泛和優質高産基因高度融合的集團群體,為選育更多、更優的優良品種(組合)打下堅實基礎。

江蘇鹽城鹽都:四代育種人堅守48年 逐夢沃野“種”希望

推廣:讓更多人吃上鹽城産“超級稻”

“一粒好種子,不光要長在試驗田裡,更要走向田間地頭,裝在老百姓的飯碗裡。”鹽都區農科所培育的稻麥資源品性優秀,對此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魏海燕給予充分肯定。她認為,正是不斷培育出的優良品種,讓鹽都區農科所具備了同樣優秀的成果轉化能力。

“鹽”字号稻麥新品種甫一上市,就吸引了衆多農業公司的目光,省内外企業紛紛前來與農科所合作,鹽都區農科所稻麥品種的産權炙手可熱。

江蘇鹽城鹽都:四代育種人堅守48年 逐夢沃野“種”希望

“鹽粳15号”是農科所稻種“王牌産品”之一,在試驗階段就表現優秀。“‘鹽粳15号’還沒有報省級審定時,我們就已經和鹽都區農科所接觸,準備買斷稻種産權。”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正平說,當時看好“鹽粳15号”發展潛力的公司很多,稻種一經省級認定後,瑞華公司就搶先簽訂協定買斷産權。

“2015年開始,我們就廣泛布點示範,2016年推廣銷售量超過百萬斤,6年來推廣面積已達到420萬畝左右。”張正平欣喜地介紹,經兩年百畝示範方測産驗收,2021年“鹽粳15号”被國家認定為“超級稻”品種,更是給瑞華公司帶來意外之喜,目前“鹽粳15号”已經是瑞華公司重點推廣銷售的頭号水稻品種。

和瑞華公司一樣,揚州裕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在看中鹽都區農科所種子資源後,早早就簽下了合作協定。“2018年,‘鹽麥1号’還在研發階段,我們就和鹽都區農科所開始合作,2020年通過省級認定後,雙方正式簽訂品種獨占許可協定,我很看好‘鹽麥1号’具備潛力成為市場上的大品種。”提起“鹽麥1号”,裕豐公司董事長黃玉峰對它的品性贊不絕口,“這個品種産量高、穗層齊、穗型大、熟相好,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等都很不錯,示範推廣以後,市場反響非常好。”

江蘇鹽城鹽都:四代育種人堅守48年 逐夢沃野“種”希望

“鹽都區農科所雖是一家基層縣級農科所,但多年來一直是省内重要的種業創新骨幹力量,研發的很多稻麥品種在全國都有名氣。”江蘇省種子管理站站長何金龍認為,鹽都區農科所48年來在“一粒種子”上下苦功夫、做大文章,為端穩中國飯碗作出了貢獻。(撰稿 | 夏恒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