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題:高三年,我學會了獨處
溫/新
指着高中,大多數人的腦海中浮現出堆積如山的試卷,大紅色的勵志口号,學生熱血沸騰的"戰場"。
在高三眼中,"聯考"是多麼重要的兩個字,仿佛承載着一個家庭的希望。
一
在我大四的時候,我走進了咨詢室的門。與那些掙紮着學習的學生不同,我被聯考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連學都學不下去了。
我是一個非常自主的孩子,高分進入全市重點高中從未在學習懈怠。原本以為有序的工作隻能保持自己的優異成績,但是在高中一年的時候,我完全失望了——我當時的學習方式隻能讓我的成績穩步下降。看着印有自己名字的成績單一次又一次地跌倒,我的心情從一開始的震驚到困惑到不情願,從一個年輕優秀的我無法接受這樣的自我。
經過一段時間的衰落,我開始尋找一種調整的方法,打算重振精神,然後回到過去的輝煌。
我聚集在周圍學習的方法,抓住所有的時間把自己固定在書桌上學習,放棄了所有玩、算紙、友善的崗位上充滿文字的激勵自己。我在想,隻要我足夠努力,做我自己,我就能夠實作我想要實作的目标。
但沒想到,是我自己的壓力壓垮了我。
在我恐懼的第二個學期,我開始被心理學中一個常見的症狀所困擾,即"強迫性思維",其中兩個完全相反的聲音每時每刻都在大聲爭吵。
一個人大喊:"當你閱讀問題時,你應該確定你讀完了每一個字!你應該確定你一直保持專注!"
另一個人喊道:"我為什麼要這樣做!"?你這樣在乎我!"
......
它們就像兩根繩子,纏繞在一起,它們不斷地互相拉扯。我被綁在繩子的中間,痛苦地吊着。
奇怪的聲音整天圍繞着我的腦海,因為學習而吵鬧,心裡更難受。一個月後,再加上人際交往的挫折,孤獨的我開始出現頭痛、虛無症狀,我覺得生活沒有意思。看着一起吃飯的學生談笑,他們似乎從來沒有遇到過我奇怪的煩惱,我感到更加孤獨和悲傷,頭痛更加嚴重。
我開始想傷害自己,有意無意地在去食堂的路上摔倒了,撓了撓手掌,捐血先是一滴滲出,然後從黃色的油滴中流出,我還看到了傷口中嵌入的小石頭......
很痛。但我沒有意識。相反,很快樂,被困在痛苦的心情太久,總覺得生活是黑白分明的,自己的身體麻木了,最後有一些疼痛可以刺激這個麻木的身體。我笑了。
我身邊的朋友都很驚訝,她問我,你沒事吧?為什麼像這樣摔倒,還笑呢?
她不知道,我好寂寞,好無奈。
沒有人能了解我的痛苦,也沒有人能幫助我走出來。
二
幸運的是,人們總是有生存的欲望,我也是。
經過幾次翻身,我終于磨揪着媽媽帶我去心理咨詢機構做心理輔導。幾百元的咨詢費對于我普通家庭來說相當昂貴,但我媽媽不忍心看到我不舒服,咬牙切齒地為我兩年的咨詢費用。
在顧問的小屋裡,我打開了一點心扉。對我來說,終于一個人能真正了解我的心了。她告訴我,你不必因為你很好而試圖像别人一樣。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的病情逐漸好轉。
我行為方式的變化可能是因為我不是那個一直在努力學習的孩子。
接受心理治療後,我明白了,原來學習累了可以停下來休息,原來的結果還不夠好,我也有我愛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于是在大家高喊"隻要學會不死,就要學死"的高中,我狂躁的心漸漸安靜下來,開始探索正确的學習之路。
在周圍人早起晚埋伏學習中,我有勇氣在累了的時候專心看電影,用吉他唱了一首歌,不想學東西。漸漸地,當我學會不進去的時候,我允許自己出現,然後利用這段時間安排其他事情。
治療期最初是由于情緒不穩定,結果是懸崖般的下降。我沒有驚慌失措,學會了打破罐子破碎,但也學會了打破罐子粘在一起——想學的時候努力學習,不想學的時候隻拿中英文閱讀時間。
令人驚訝的是,我的中英文成績開始迅速上升。我的作文甚至在三年級後期的模拟考試後,由于意向深厚,高分和語言老師多次作為樣闆文本到全年段落流傳。
也許是因為高中無數個無聊的夜晚,我曾經花時間閱讀數百本電子書,哈哈。
三
撇開成就不談,在我看來,高三似乎足夠安靜,不會安靜。我用自己的步伐來衡量學習道路上的進步速度,以自己的方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溫柔地迎接聯考的挑戰。
很多時候,當我看到我周圍的朋友在研究他們疲憊的身體時,我正在彈吉他,看電影,閱讀課外書籍,學習世界的真實樣子。
我學會了将勞動和工作結合起來,我學會了以更有效的方式面對學習。還要知道你在自己的地方最真實的樣子。
我愛上了浪漫溫柔的民謠,比如趙磊的《成都》、謝春華的《我從懸崖邊掉下來》、燕健的《海村》......
這些旋律伴随着我孤獨時的失落,也伴随着我成功時的喜悅。
當聯考成績出來時,我感到很驚訝。分數比我平時在學校模範考試中做的要高出近百分,比我估計的聯考成績高出近60分,上過省内的一所大學。雖然還是不能去985、211,但是我的聯考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裡程碑,高三的經曆,為我以後的生活提供了太多的底數。
因為那時每一次艱難的旅程,我都能看到高三時那個善解人意卻又執着的年輕人。
獨處的味道,安靜而美妙。
當你把周圍每個人的期望放在一邊,隻做你自己,不被任何人定義,但你可以自己定義一切,很多問題都解決了。
雖然有時候似乎與周圍人格格不入,但是他,人生是一個人的旅程,成為自己永遠是正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