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3月8日,新世紀福音戰士(EVA)的最新也是最有可能的最後一部作品在日本發行。

雖然隻有日本醫院線派片,但《EVA》系列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粉絲,《Final》很快在日本觀看了粉絲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讨論,并迅速在各大論壇上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讨論。

目前,影片的觀衆主要呈現出一種"貶義"的态度,但沒有人否認這是一部世界動畫史可以稱得上"偉大"的系列。

今天,我們不直接批評《終結》,而是跟大家聊聊前世的系列,如果有一天《最終》也在家裡上映,你就能更好地了解為什麼吉野秀明在《大結局》中給出了這樣的結果。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第一張海報,以"第一台機器",NERV組織LOGO和标志性的工業朋克風格字型為特色,或多或少在某個地方看到過)

1980年,大阪的幾位科幻愛好者成立了一個名為Daicon Film的創意團體,後來注冊為一家公司,并在1981年第20屆日大學幻大會上正式作為短片首次亮相。這些愛好者是岡田鬥士,吉野秀明,查斯本一行,孝美明仁和新介明仁 - 每一個都是當今行業的名稱。

Daicon Film制作了幾部科幻短片,這些短片顯示出巨大的創作潛力,并被投資者看到。Daicon Film後來更名為"GAINAX",是國内動漫迷口中的"家庭俱樂部"。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那段時間是日本泡沫經濟最後的榮耀,投資者似乎花了很多錢,那段時間也是日本動漫産業的巅峰,每個人都想做一部"夢幻般的作品",GAINAX是鐵杆愛好者進入行業模式的,自然也不例外。

通過這種方式,GAINAX和投資者迅速結合在一起。1985年,GAINAX開始制作第一部科幻動畫電影《王麗宇宙》。

《王力宇宙》不計成本,制作精良,在今天的豆瓣評分一度接近9分的好成績;

但《王力宇宙》對于今天要談論的GAINAX和EVA系列意義重大:

1. GAINAX為了償還投資者的債務,不得不轉型為一家利潤豐厚的商業制作公司;

2.也是通過制作《王力宇宙軍》,GAINAX正式形成了自己的審美風格。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王力宇宙軍》中的火箭升空場景,每一塊破碎的冰都是畫家手繪的,他是"EVA"系列之父吉野)

随後,GAINAX憑借《飛越巅峰》和《藍寶石之謎》兩部著名作品挽救了名聲,站穩了腳跟,還孜孜不倦地從事一些外包工作、遊戲開發等業務補貼現金流,終于在1995年創作了這部偉大的現象學著作:《新世紀的福音派戰士》。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故事設定在一個虛構的未來。

人類在南極大陸上的一次實驗失誤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災難,地球的生态變化,這場災難被稱為"第二次沖擊"。

2015年,一支由入侵者組成的巨型機械戰鬥群出現在地球上,被稱為使徒,他們被"第二次沖擊"喚醒。

一種由駕駛員神經直接控制的盔甲,稱為EVA,已被開發出來與使徒作戰。

但事實上,"使徒"、電動汽車、司機(适合人類)并不像他們看起來那麼簡單,NERV和SEELE組織關于人類起源和進化還有其他重要的秘密。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經典NERV标志)

隻要看一下介紹,可能會覺得"EVA"不比這多——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啟動裝甲打怪獸"的做法!

但這就是EVA系列的有趣之處。色調:一開始觀衆會覺得它是一部熱血的機器戰争動畫,然後會覺得它其實是一部形而上學的奇幻動畫,直到最後才能發現它其實是一部情感動畫。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最典型的就是當年大陸版的介紹,翻譯成《新世紀天鷹戰士》并做了大量删節。勇敢的年輕人啊,快創造奇迹!")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EVA》系列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血淋淋的戰鬥場面,充滿個性和力量的巨型機器人,主角在與強大敵人的戰鬥中成長。它似乎與其他動畫類似: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在不同版本中,經典的主角本體——"第一台機器"形象。)

但随後這部作品似乎突然引入了一些奇怪的神秘元素:卡巴拉的生活之樹,亞當和莉莉絲,死海樂器,靈魂之座,以及标題中的名字"福音戰士"(意為"福音")

當時的這個"神秘"極為先進,瞬間讓《EVA》風格打開了同時代的其他幾部類似作品,同時,在對神秘片段的演繹上,監督(即動畫導演)吉野秀明也能大膽地加入自己心愛的意識流畫面,讓這些片段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手繪卡巴拉生命之樹)

但随着劇情的推進,許多看似"隐藏"的謎題都露出了真面目,帶來了另一層隐喻:

例如,該系列中的關鍵概念:"人類完成計劃":

人類(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是由脆弱的物質組成的,心靈的世界彼此隔絕(心靈的牆),周圍的人不了解自己。暴力、犯罪、性沖動、欺騙都是人類保護自己的卑鄙手段。

為了讓人類進化到更高的層次,必須将人類的思想從身體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回到人類的發源地"莉莉絲蛋"(全人類成為集體意識)。隻有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精神屏障才能最終被消除,讓不同的精神世界相輔相成,走向進化的終點。人類完成計劃就是為了實作這一神聖目的而制定的。

形而上學的概念似乎是空洞的,是社交焦慮的映射。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又如缺乏自信、愛逃避、充滿虛無主義和缺乏愛情的主角——真正的繼承人,是日本泡沫經濟解體後迅速衰落的年輕日本人的批評。

此外,主角與父親的關系、EVA身體、駕駛員、插入螺栓與拼箱的連接配接、各種"使徒"形态等,都充滿了隐喻。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但事實上,真正讓大家愛上EVA的,才是主角的成長。

就像GAINAX的另一部隐喻作品《特别的她》(又名"FLCL")一樣,這些隐喻實際上是為了描述角色複雜的内心活動,突出主角的成長。

其實,觀衆在後期觀看時,關注的不再是這些隐喻所指的大問題本身,而是主角在這個宏大的叙事中要去哪裡,而當觀衆和主角,也發現主角身邊的人,似乎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過幾次不同的面貌。

這樣,大自然依然萦繞不去,永不忘懷。

26年,終畫句号:《新世紀福音戰士》講了什麼?

(動畫史上最著名的笑點之一,不知道大家剛認識的時候都想到了誰)

EVA系列從1995年舊TV版的第一集到1997年的兩個劇院版"真的為你"和"Dead and New",以及2003年的重置,從那以後一直是許多粉絲最喜歡的經典。隻是因為經濟和藝術表達的原因,吉野給出的結局太過晦澀難懂,讓很多人都深感憂慮。

11年後,2006年,吉野創立了"Khara"俱樂部,推出了EVA"新劇場版"系列的第一部"序列",并重新開機了該系列;

在那之後的26年裡,它已經影響了不止一代人,即使是2006年開始觀看EVA的"新"觀衆,或許能夠從"第二"少年變成"本三"社會人物。

是以即使我已經知道最近上映的《Final》的結局離今年的想象和期待還很遠,但我仍然認為《Sequence》、《Breaking Bad》、《Emergency》(Q)、《Final》四重奏是最好的《EVA》。

不知怎的,我想起了Magnom青年旅社的那首歌:

"誰來自山,湖,但在白天和黑夜,廚房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