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隻有升職之後才知道。周六下午4點多,朋友突然給我打電話,有點着急,說借車用用,還得讓我把車給他送過去,而且15分鐘之後就得到。我心裡納悶:“你不是跟上司踢球去了嗎,怎麼滴,你的車也被“踢”了?”
金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套用到職場,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
我的發小,也是我的國小和國中同學,老蔡,混得比我好,2年前就晉升總監了,而且整個人好像也跟着更新了。他竟然能說出:“升職不如進圈子”這種高深的話。
他細給我解釋:有人升職了但沒進入圈子,有人雖然沒升職但已經進入圈子了,後者比前者強。
——
老蔡說,他真正明白圈子意味着什麼,是在成為總監之後。
那時候他剛升職,搬進大辦公室的第二天,正悶頭看資料,總經辦的劉副主任敲門進來了。老蔡忙起身相迎,“什麼風把劉大主任吹來了,快坐快坐!”他給劉副主任倒了杯茶,然後陪同坐在雙人沙發上。
這麼坐是有學問的,但沒有哪個老師、哪本書會教,老蔡也是通過觀察大上司,自己慢慢悟出來的:
如果下屬來辦公室,當上司的根本不用起身,聽完彙報工作,點點頭他們就可以出去了。
如果同職級來辦公室,上司通常會起身相迎,然後陪同在沙發上坐會,以示自己沒有架子。
如果是上級上司來了,就要把椅子拖到沙發對面,還得隻坐半個屁股,以示尊重。
這個劉副主任雖然不是部門一把手,和老蔡差半級,但人家是在老闆身邊工作,見官大一級,是以他選擇了這個坐法。
劉副主任是個骨子裡很傲氣的人,和老蔡差不多時間進的公司,但沒有什麼交情,迎面碰上幾乎都是老蔡主動打招呼。
劉副主任倒也快人快語,說:“老蔡,最近還踢球不?周末有幾個上司要踢球,要不咱們一塊?”
很多人都知道,劉副主任不但喜歡踢足球,還是公司“高端足球群”的群主。怎麼個高端呢?最低級别也是部門經理,普通員工根本進不去。老蔡平時也踢足球,也曾找人拉自己進群,但被婉拒了好幾次,理由是這個群級“有點特殊”。
今天群主竟然放下身段,到自己的辦公室親自邀請,這讓老蔡受寵若驚。既然對方橄榄枝都抛過來了,再不接就太沒眼色了,他忙說:“就怕我這水準拖了大家後腿,什麼時間、在哪?我準時過去!”
又閑聊了幾句,劉副主任起身告辭。下午,老蔡就被拉進了群裡,仔細一看,個乖乖,群裡竟然有老闆本人,還有兩個懂事,各條業務線的一把手幾乎都在群裡,他們這些人竟然都會踢球……
怪不得、怪不得!!
其實比起足球,老蔡之前更喜歡乒乓球,但慢慢地,他發現團體運動更能拓展圈子。
周六的球賽很激烈,作為替補隊員,老蔡為隊員遞了12次水,加了無數次油,終于,在垃圾時間獲得了兩分鐘的上場機會,他使出了8分的力。老蔡對劉副主任說:“兄弟,下次踢球還叫我,真過瘾。”隻見對方撇了撇嘴。
營銷副總裁走過來,對老蔡說:“沒想到你還會踢足球啊,下次可不能這麼放水哈。”上司就是上司,火眼金睛!
散場後,難得清閑的上司,往往會找個地方小聚下,這種小聚往往有很多特殊的含義。但老蔡剛升總監,這個級别隻夠敲門的,至于屋子裡邊的人開不開門、讓不讓進,不僅要靠實力,更得看機遇。
他剛收拾好背包,準備離開球場,主管生産的王副總走過來問:“開車沒有?”老蔡忙道:“王總,我開車了。”“我今天沒開車,晚上要陪幫客人,如果你晚上沒事,就跟我一起吧,辛苦你給我當回司機。”
老蔡忙道:“好的王總。”盼機遇,機遇這就來了。
其實老蔡根本就沒開車,他車在家裡停着,但又來不及回去開,于是趕緊給我打電話,讓我把車開過去給他救急。那天我自己坐地鐵回來的,事後他請我吃了頓大餐。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機關很好啊,隻要踏實幹活、努力工作,就會有發展空間。也會有人說:周圍同僚都挺好的,主管也很公平,大家相親相愛,哪有什麼碼頭,更沒有什麼圈子。
要在幾年前,我也是這麼想的,而且我那時候還堅信,隻要有工作能力,就一定能混出得出來,大不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如今被職場鞭策過幾次,才信了老蔡說我的那句話:我甯願說你很單純,也不想說你層級不夠,連進入圈子的門檻都沒有摸到呐。
我是@職場槽點點,歡迎關注交流。
#2021生機大會##微頭條日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