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愛及人 大愛及衆——記2022年“呼倫貝爾好人”闫傳海

小愛及人 大愛及衆——記2022年“呼倫貝爾好人”闫傳海

今年46歲的闫傳海家住阿榮旗亞東鎮,23年前他因車禍導緻雙膝關節粉碎性骨折,摘除了雙膝半月闆,左膝置換了人工膝關節,落下了殘疾。身殘志堅的闫傳海沒有向命運低頭,2020年,他創辦了阿榮旗補天玉奇石有限公司,在自己成功創業的同時帶動當地13名殘障人士就業,無私幫助他人,赢得了群衆高度贊譽,被評為2022年“呼倫貝爾好人”。

闫傳海一直在外地打工,收入微薄。12年前,他看準亞東鎮作為阿榮旗和莫旗交通樞紐的地理優勢和周圍鄉鎮集貿中心的商業優勢,決定回鄉創業,在該鎮鎮旺社群開了一家飯店,幾年後又增項經營了招待所,自此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闫傳海一直熱愛玉石文化,在飯店和招待所經營淡季的時候,他就鑽研玉石。白天他與家人到附近的地裡揀玉石原料,晚上就查閱資料研究玉石的種類和等級。夜深人靜時,他常回憶起當初找工作四處碰壁的情景,逐漸萌生了成立玉石加工企業帶動殘障人士就業的想法。

2020年,阿榮旗殘聯以殘障人士文化創意品牌建設為契機,依托當地豐富的玉石資源和文化産業基礎,探索建立了由政府主導、殘聯牽頭、“企業+基地”的殘疾工匠培養和殘障人士創業就業扶持模式。在阿榮旗殘聯的大力支援下,闫傳海成立了阿榮旗補天玉奇石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玉石工藝美術品及禮儀用品加工制造、玉石收購、珠寶首飾銷售等,将公司打造成集社會保障、技術教育訓練、文化傳承為一體的愛心企業。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着“以品質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的理念,将阿榮旗得天獨厚,具有地域特色的彩玉文化和傳統的匠心工藝進行傳承,大力發展地方玉石文化産業,着力開展殘障人士玉石加工技能教育訓練,不斷豐富殘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帶動當地殘障人士就業增收。同時,闫傳海還定期組織開展石頭展銷集市,每個石頭集市配有公司多名顧問對玉石文化進行指導和講解,為推動玉石文化交流、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遠赴遼甯采購玉石加工裝置,聘請加工技師,開展殘障人士教育訓練,組織玉石集市,闫傳海忙得不亦樂乎。經過近5個月的經營,公司現有員工23人,通過教育訓練已集中安置13名殘障人士就業。闫傳海說,自己本身是殘障人士,更能體會殘障人士這個群體的不容易。自己創業的同時就想着帶動更多殘障人士就業,這種想法也得到阿榮旗殘聯的大力支援。公司成立後,他根據殘障人士自身特點安排他們從事收購、清洗、打磨、鑽孔、串珠等不同種類的工作,創收的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生活。

今年55歲的王保全幾年前因腦梗後遺症造成肢體殘疾,該公司成立後他便來到這裡工作。“夏天主要是清洗石頭,冬天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将加工好的玉石穿串這些比較輕松的活,一個月工資将近2000元,足夠貼補家用了。”王保全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亞東鎮東亞鎮村的滿豔春多年前因腦外傷導緻肢體二級殘疾,一家人僅靠丈夫打零工維持生活,一份穩定的收入對這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我因摔傷半側肢體不聽使喚,勉強能夠自理。闫大哥得知我會粘貼鑽石畫,主動出資為我采購原材料,還幫助回收銷售,我在家裡就能幹活了。自從有了工作,我掙了将近1萬元了。”滿豔春喜滋滋地對記者說。

“每個人都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身邊的殘障人士兄弟姐妹也一樣不甘落後,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提高生活品質,實作自我價值。下一步,我想再擴大生産規模,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知名度,抓經濟效益的同時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助力殘障人士公益事業。”談起未來規劃,闫傳海信心滿滿。( 本報記者 董永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