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地域遼闊,而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按級别劃分區域。
比如我們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别行政區,合計34個省級行政區。再到下面,還有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等等。
今天,帶你們去看一個全國面積最小的鎮,也被稱為海上飄來的鎮——僑港鎮。

僑港鎮位于北海市區南部,地處北海銀灘中段。
說起北海,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涠洲島。确實,作為廣西最大的海島,涠洲島有着豐富多彩的海蝕、海積、海灘地貌,鬼斧神工、絕美非常。但其實,北海别的勝景也有不少,北海銀灘就是和桂林山水齊名。
就在北海銀灘,有一塊轄區面積1.1平方公裡、陸地面積隻有0.6平方公裡的鎮子——僑港鎮。
可能光說數字,你們并不能直覺感受僑港鎮有多小。這樣說吧,假設是一個正方形,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僑港鎮的距離都不過1公裡左右,走路也就20分鐘,還不如很多村子的面積大。
為什麼一個鎮子,面積這麼小?這要從僑港鎮的曆史說起了。
其實聽名字也能知道,僑港鎮和歸國的華僑有關系。1978年,由于越南問題,導緻大批華僑回國。中國政府本着“一視同仁,不予歧視,根據特點,适當照顧”的方針,為難民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和必要的就業機會。
1979年6月,中國政府與聯合國難民署共同出資建立了難民安置點——華僑漁業公社,安置難僑7700多人,這便是僑港鎮的前身,僑港鎮也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歸僑集中安置點。
之後,政府又陸續撥款,将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地,變成了今天充滿魅力的海濱小鎮。這一番下來,僑港鎮被聯合國難民署官員贊譽為“世界難民安置的光輝典範”。也因為僑港鎮的居民都是從海上漂過來的,被稱為海上飄來的一個鎮。
如果來了僑港鎮,想要體驗道地的僑港風情,那麼一定要去打卡僑港鎮的僑港風情街。這裡是北海最有名的美食街,素有“北海深夜食堂”的美譽,充滿了濃郁的人間煙火味。
濱海小鎮的浪漫風情、疍家文化的風土人情與僑越文化的火花互相碰撞,加上越式風味美食、特色小吃、海鮮等彙集其中,像是在境外度假。
風情街附近是越南僑民的居住地,是以可以品嘗到許多越南風情美食。有意思的是,很多服務員也是越南人,但中文都說得很好。
琳琅滿目的店鋪、攤位,華僑糖水、港僑炒螺、生猛海鮮、蟹仔粉、越南春卷、特色炒冰、越南卷筒粉等各色美食,無一不挑逗着食客的味蕾。
像是皮皮蝦、生蚝等,都是海邊現捕的,食材是吃得出的新鮮。并且,價格也不貴,絕對能征服你的胃。
每當夜幕降臨,很多車輛是從市區甚至是外地趕來,源源不斷地湧進僑港,隻為一嘗當地特色的海鮮。
除了海鮮,越南風味的美食像雞絲粉、蟹仔粉和卷筒粉等,風情街上都有。
“有間冰室”的炒冰最火爆、“24幢糖水店”的糖水最有名,“湄公河”大排檔的刺螺和扇貝有特色……琳琅滿目的美食讓人欲罷不能,恨不得多長幾個胃。基本看誰家排隊多就去,不會踩雷的。
我去的時候,在24幢糖水店買了一杯芒果炒冰。
炒冰是當地特色,老闆會用兩把鏟子在制冰機的盤中不斷炒動,就制作出了一杯杯香甜可口的炒冰。
一口下去,沒有冰那種沙沙的口感,口腔裡留下的是非常香滑濃稠的芒果原味。而且一大杯隻要10元,簡直便宜到沒朋友!如果你們來了,建議試一試。
大快朵頤之後,在風情街随意走走,碰到街頭的即興表演。雖然不至于有多麼專業,但可能是環境原因,聽上去感染力十足,不由自主就想跟着節奏輕輕哼唱起來。
還可以去伴手禮店,為朋友挑一些當地特産。
斑節蝦、銀魚仔、鱿魚絲倒是很常見,北海沙蟲、紅娘魚則是别的地方少有。很多店家是自己捕撈,自己晾曬,算是靠海吃海的一種方式。
很喜歡僑港風情街的氛圍,也喜歡小鎮背後的故事。
雖然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追求大城市的工作機會,但其實小鎮也有自己的特色。留在類似僑港這樣的小鎮,在風情街上開一家小店,也不失為一種特别的人生體驗。
最後,希望更多國内的景點,也可以如僑港風情街一樣,不僅保留傳統、也能變得更加年輕自由吧。
旅遊攻略
位址:北海市銀海區金海苑小區4号
交通參考:可乘坐雙層巴士旅遊觀光專線、3路、20路、21路、22路至【僑港風情街】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我是琰棱
帶着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賬号、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遊部落客、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微網誌簽約自媒體、微網誌旅行視訊部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