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上沒有一成不變,隻有随機應變

作者:海曉恬
世上沒有一成不變,隻有随機應變

面對人生、面對事業,你是否會有這樣的困惑:我是堅持理想锲而不舍,還是靈活機動随機應變?傳統的勵志書籍、光鮮的成功人士,都會告訴你,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他們使用最多的一個例子就是挖井,說隻有持之以恒地打一口井才能夠挖出水來;如果這裡挖一下,那裡挖一下,最後就什麼也挖不出來。然後,引用愛迪生的話:“我成功的秘訣就在于,别人是同時幹了很多很多事情,而我這輩子隻做了一件事情。”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你告訴一個智力一般的人,你要堅持做愛迪生那樣的事,結果呢?即使他堅持再久也不會有什麼偉大的發明創造。在這裡,厚黑學要告訴你,堅持不如變化,人生沒有一成不變,隻有随機應變。

遇到問題,随機應變,腦筋靈活,往往可以将複雜的問題化作簡單的問題,最終很容易就解決了。随機應變中的“機”和“變”是多種多樣,千姿百态,無規律可循的。“機”可以是天時、地利、人和等,“變”是随“機”而變的,可以是順水推舟、草船借箭、迎難而上,尋找最佳時機等。“變”的運用之妙全在于心。随機應變不光是才智、膽略的快速反應和臨場發揮,還是心态的靈活和機動。

在當今職場之中,随機應變應是一個高層次管理者必備的素質能力。在競争激烈的今天,在面對諸如經營環境的突然惡化,經營環節的突然中斷,談判桌前刁鑽問題的提問等突發危機,我們都必須學會随機應變:在極短的時間内想出應對之策。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時,如果我們能夠應付自如,遊刃有餘,就有可能化險為夷,甚至變壞事為好事、變被動為主動,達到最好的結果。反之,如果處事方法一成不變,則會走向平庸,甚至失敗。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說,劉備寄居曹操籬下,怕引起曹操的猜疑,實行“韬晦”之計,在自己的住處後院裡種起菜來了。不料,曹操和他青梅煮酒論英雄,一語道破他英雄的真面目。劉備驚慌失措,手中筷子不覺落在地下。恰巧這時老天作美,雷聲大作,劉備急中生智,以雷聲巧妙掩飾而過。在這裡,是随機應變的能力救了他。

《三國演義》中表現随機應變的例子還有很多。曹操行刺董卓,被發覺後随機順勢改為獻刀。曹操馬驚踏農田,靈機一動來了個“割發權代首”。這些無不閃爍着随機應變的智慧之光。要是他們循着規矩走下去,結果一定悲慘無比。随機應變是一門藝術,雖然奧妙無窮,但也并不像九霄雲煙,令人不可企及。它來自于一個人的知識積累。人情世故的練達,超凡脫俗的洞察判斷能力,是經過長期的生活和工作錘煉而凝成的。随機應變的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對身處金領階層的企業管理者或商人來說,有了它就可以諸事順利。

當然,随機應變也會有失手的時候。許多剛剛出道的年輕人,不停地換工作,最後變得越來越浮躁,做什麼都淺嘗辄止。當他們年老的時候,或許就會反思道:如果我年輕的時候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幹一番事業就好了。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正确的随機應變呢?對于很多走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這或許會成為非常困擾他們的一個問題。我們其實應該明确,無論是哪種方法論,一成不變或是随機應變,都不過是為人生目标服務的。人生目标直接決定我們的路線、方針乃至綱領。是以,人生目标必須是一切行動的重心。圍繞這一點,你堅持也好,随機應變也好,總會有人生目标這盞明燈時刻指引你前進。什麼時候锲而不舍,什麼時候随機應變,必須視具體情況而定。

本文出自《厚黑學是什麼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