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目标明确!今後五年,呼和浩特這樣建設

作者:活力清水河
目标明确!今後五年,呼和浩特這樣建設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内蒙古人民會堂開幕。王劭凱攝

人民網呼和浩特2月10日電(張聿修)2月10日上午,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内蒙古人民會堂開幕。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長賀海東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後五年是呼和浩特市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時期。呼和浩特市将把握定位、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培優增效,全面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打造“美麗青城、草原都市”亮麗風景線。

全力推進首府“強實力”。抓住自治區實施“強首府”工程重大機遇,堅持提升品質和做大總量并重,固定資産投資保持高位增長,“六大産業叢集”實力持續增強,地區生産總值增速保持7%左右、總值突破4000億元。合理布局城市空間,東部圍繞白塔機場打造生态宜居區,西部圍繞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打造産城融合區,南部圍繞新機場、和林格爾新區、蒙牛乳業産業園打造城市副中心,持續拉開城市架構。要補齊基礎設施短闆,呼和浩特新機場建成投用,地上、地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體系基本建成。

全力推進創城“強引領”。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蒙古馬精神,深入實施公民道德素質提升工程,不斷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建立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态保護,全領域、全方位推動綠色轉型,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建立成為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

全力推進産業“強優勢”。以“六大産業叢集”為重點,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兩高”項目堅決不上,科學合理配置能源名額,突出重點、聚焦主業、精準發力,不斷提升産業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水準,打造千億級産業叢集2個、千億級工業園區3個、百億級企業10家、上市挂牌企業10家。持續開展“強鍊補鍊延鍊”行動,既抓頂天立地的大項目,也抓專精特新的好項目和鋪天蓋地的小項目,引進頭部企業50家以上,推動形成更多新的支柱産業。

全力推進中心“強集聚”。全面落實“科技興蒙”行動,實施“科技強市”工程,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打造一批創新平台載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攻關,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大力推進呼包高鐵、呼鄂城際鐵路、呼鄂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增開加密客運、貨運航線,打造區域交通物流中心。積極發展綠色消費、夜間消費、文創消費、定制消費等特色消費,創新戶外經濟、冰雪經濟等新業态,打造區域現代消費中心。深度挖掘文化旅遊資源,高标準建設北部敕勒川和南部黃河灣景觀文化旅遊帶,打造區域休閑度假中心。

全力推進開放“強活力”。堅持“城鄉一體、以城帶鄉”,城四區重點發展科技、金融、消費、總部經濟等業态;土左旗、托縣、和林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林格爾新區重點擺布産業項目;清水河縣、武川縣突出生态保護和鄉村振興,各有側重、互相銜接,實作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建構首府“半小時都市圈”。主動參與設立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基金,發揮帶頭示範作用,深化區域基礎設施互通、公共資源共享、産業叢集協作、生态環境共治,引領呼包鄂烏“一小時城市圈”。主動承接京津冀産業、人才、技術等轉移,全力保障綠色農畜産品、休閑度假産品供應,融入京津冀“兩小時經濟圈”。用好中蒙博覽會、中蒙俄合作論壇等平台載體,不斷深化與蒙俄歐交流合作,打造面向蒙俄歐“全方位對外開放圈”。

全力推進城市“強品質”。抓住列入國家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機遇,二環内老舊小區改造全部完成,城區斷頭路力争全部打通,地下管網實作互聯互通,城市智慧化、精細化管理水準顯著提升,讓首府更加宜居。立足“引人、育人、留人、用人”,打造一流人文環境、政策環境、發展環境,讓更多人才來到首府、留在首府、創業就業在首府,讓首府更加宜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優質多樣發展、職業教育提質特色發展、高等教育提升創新發展,建立公辦幼稚園40是以上、建立改擴建中國小40是以上、新增優質學位5萬個以上,讓首府更加宜學。加快布局健康醫養、生态遊養、運動體養等康養業态,讓首府更加宜養。全面打造重要旅遊集散中心,建設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觀黃河、東眺京津的重要旅遊目的地、集散地,讓首府更加宜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