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沖鋒槍是什麼地位?造了2000多萬把,每10人中就有2人使用它

作者:論戈

第二次世界大戰既是人類曆史上的一次災難,也是軍工科技發展的黃金期。在歐洲戰場短短6年中,很多科技含量很高的武器紛紛登場。

在二戰後人類戰争和生活都發生巨大改變,而在二戰交戰期間,各種新式武器紛紛登場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威力,這其中就有沖鋒槍。相比其他武器,沖鋒槍也被很多人稱為“決定二戰勝負”的關鍵武器。

二戰沖鋒槍是什麼地位?造了2000多萬把,每10人中就有2人使用它

一、二戰最普及的武器

說起二戰最普及的武器,不是坦克也不是轟炸機或者戰列艦,而是普通士兵手中的沖鋒槍。整個二戰期間各參戰國共制造了約2000多萬把沖鋒槍,而總共參戰的士兵大概有1億人,也就是說,每10個人中就有2人使用沖鋒槍。

當然1億作戰人員中包含了預備役、坦克部隊、航空兵和海軍。是以沖鋒槍的實際裝備數量遠比2人要高。雖然沒有栓動步槍那樣普及,但也是步兵手中的重要武器。

更為關鍵的是,随着二戰戰況越來越激烈,沖鋒槍和栓動步槍之間的關系,也呈現出一種此消彼長的趨勢。

就拿蘇聯紅軍部隊舉例,1941年6月蘇德戰争爆發時,蘇軍一個普通步兵師1萬人當中,沖鋒槍隻有不到200支,随着戰争深入,蘇聯紅軍裝備沖鋒槍數量也在不斷上升,到1944年蘇聯紅軍全面反攻時,一個普通步兵師裝備沖鋒槍數量已經接近4000把!占到了總槍械的50%。

二戰沖鋒槍是什麼地位?造了2000多萬把,每10人中就有2人使用它

如果不算機槍手和各級指戰員(指戰員多用手槍),沖鋒槍實際占比已經超過60%。人手一把沖鋒槍在某些局部戰役中已經變為現實。

而在二戰結束後,各國索性将沖鋒槍和步槍合體,造出所謂突擊步槍!嚴格來說突擊步槍更像沖鋒槍而非步槍。是以我們可以說,某種程度上看,沖鋒槍在戰後已經登堂入室成為各國陸軍的制式裝備。

二、二次世界大戰為什麼捧火了沖鋒槍

如果你是老軍事迷,了解一戰和二戰的具體情況,并且恰好關注過沖鋒槍這種武器的發展曆史。那你一定會得出一個結論,沖鋒槍并非是二戰時期才出現的武器裝備,它和坦克、飛機一樣在一戰時就已經普及。

然而整個一戰期間,沒有人想起來使用沖鋒槍。二戰中大殺四方的湯姆森沖鋒槍,一戰期間最大的客戶是美國黑幫,而不是協約國或者同盟國任何一方。相比較二戰期間沖鋒槍的大量使用,為什麼一戰各方對這種武器嗤之以鼻呢?

二戰沖鋒槍是什麼地位?造了2000多萬把,每10人中就有2人使用它

答案就在它的名字中,沖鋒槍顧名思義必須沖鋒使用。相比較步槍它的有效射程隻有150米左右,遠距離射擊精度極差。不同于後世的突擊步槍可以單發射擊,沖鋒槍隻有連發一種射擊模式。是以這就決定了它無法從事精确射擊工作。

衆所周知,一戰以塹壕戰為主。交戰雙方基本是躲在戰壕裡對射,作戰距離最短都在200米開外。由于士兵在戰壕中射擊,隻有頭部和胳膊露在外面,想打中敵人就必須使用精确度極高的槍械。

沖鋒槍在這種作戰場景基本毫無用處,如果有人非要端着沖鋒槍沖出戰壕,那大機率會被打成篩子。

而到了二戰時情況發生變化,交戰雙方大量使用機械化武器。使得戰争始終處于動态之中,塹壕已經無法阻止坦克的推進。

士兵交戰距離也大大縮短,從400米到200米再到100米。作戰距離越近,士兵對手中槍械精度要求就越低,對火力以及射速的要求就越高。

而射速和火力恰恰是沖鋒槍的優勢,是以沖鋒槍越來越重要也就不奇怪了。從最初隻有德軍使用沖鋒槍,到後來蘇軍、英軍以及美軍相繼裝備沖鋒槍。這個過程僅用了不到2年時間,這充分說明作戰方式改變對武器使用發展有多大影響。

二戰沖鋒槍是什麼地位?造了2000多萬把,每10人中就有2人使用它

當然,沖鋒槍能成為二戰明星,并非隻有戰争方式改變這一個原因。造價低廉也決定了它能在戰時大量裝備一線作戰部隊。

三、二戰沖鋒槍造價有多便宜?一支步槍為何能買十支沖鋒槍

二戰沖鋒槍的造價到底有多低廉?這個問題有諸多答案,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德軍的MP39/40沖鋒槍造價和栓動步槍差不多。而英軍裝備的斯登沖鋒槍據說造價隻有9萬美元!

但總的來說,各國沖鋒槍平均造價基本在30美元左右,而當時的美國加蘭德半自動步槍造價為90美元。一支加蘭德買十支斯登沖鋒槍富富有餘,恐怕槍械商還得贈送不少子彈。

為什麼沖鋒槍的造價如此低廉?和當時步槍差距能達到十倍?這和沖鋒槍的制造技術有關。

二戰沖鋒槍往往結構非常簡單,以産量高達400萬支的斯登沖鋒槍為例,這種沖鋒槍全部采用鋼材沖壓件制造,彈匣也是沖壓完成。

二戰沖鋒槍是什麼地位?造了2000多萬把,每10人中就有2人使用它

由于使用材料單一是以制造流程極其簡單,此外斯登沖鋒槍全部零件隻有47個,通過槍栓槽居然還能看到裡面的彈簧,做工極其粗糙,保險機構也不完善,走火幾率極高。

但也是因為斯登沖鋒槍沒有特别複雜的零件,是以即便是英國婦女也能大量組裝。這也是它産量如此之大的終極秘訣。

事實上,整個二戰期間,其他國家使用的沖鋒槍也大量采用鋼鐵沖壓工藝,取消了護木設計。槍托和槍身焊接在一起,這些簡單沖鋒槍的産量都在百萬支以上。同樣它們的造價也都很低廉,是以可以大量裝備部隊。

四、這些戰役屬于沖鋒槍,盤點沖鋒槍有精彩表現的二戰戰役

戰場上有一條不變的真理,那就是一款武器裝備量越大,它打出經典戰役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比如普羅霍夫卡的T-34和虎式坦克,還有奧德河畔的喀秋莎。當然還有斯大林格勒的波波沙沖鋒槍。

1942年7月,德軍第六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将斯大林團團包圍,兩支德軍精銳和蘇軍展開殊死搏殺。

在崔可夫的“擁抱敵人”指令釋出後,蘇軍戰士和德軍士兵徹底絞殺在一起。為了能讓蘇軍士兵在近戰中占得上風,蘇聯軍方從後方緊急調來一大批波波沙沖鋒槍裝備第62集團軍。

二戰沖鋒槍是什麼地位?造了2000多萬把,每10人中就有2人使用它

裝備了這款沖鋒槍的第62集團軍成了德軍的噩夢,使用71發彈鼓的波波沙射速比MP39更快,彈量更充足。每當德軍與蘇軍遭遇,他們手中MP39精度優勢基本發揮不出來,反而被蘇軍波波沙壓制。

在蘇德戰争後期,不少德軍士兵都扔掉手中的MP39撿起波波沙繼續作戰,可見這款沖鋒槍是多麼成功。

類似的戰例還有很多,總而言之在二戰期間,沖鋒槍徹底成為戰場主角,而且是不可撼動的那種。

文/斜杠青年

參考資料:

1、《群雄競逐、各領風騷—西歐各國沖鋒槍》,唐湘燕

2、《沖鋒槍發展如日中天》,郭占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