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六七十年代就是好,風清氣正,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從來沒有小偷。
我覺得此話詫異,凡是那個時候的過來人,都知道那時生活困難,為了吃飽肚子,有些人不惜挺而走險幹些偷雞摸狗的事。說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實在有點誇張。路不拾遺,那是因為沒啥可拾,連驢糞狗糞,天不亮就有人拾光了,還有啥可拾的。說夜不閉戶也是胡扯,因為窮,就是破盆子爛碗,一雙筷子也有人拿。白天岀去幹活,也要鎖門,怕小偷進去。就算鎖門,也有翻牆而入,偷走東西的。
在農村,小偷最愛偷的就是地裡的莊稼。晚上拔苜蓿的,挖洋芋的,剪谷穗的,掰苞谷的,都是餓的難受,為了填飽肚子。是以,生産隊每晚都要配人巡夜,一直到莊稼收割完畢運到場上,也要配人守夜。
我們讀書的時候,有人連學校的“屎”都偷,還有啥不偷的。
那時候小偷多,還真是名符其實的,不過偷的都是不值錢的東西,因為根本沒有值錢的東西偷。其實在農村,現在小偷最少,苞谷放到地裡十天八天也沒人偷。
#微頭條日簽# #定西頭條# #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