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 #創業
公式1:底層邏輯+環境變量=方法論 公式2:方法論+複盤=有效創業
上面兩個公式是從整體上看創始人的創業道法術。 底層邏輯是道, 方法論是法, 有效創業是術。
1、底層邏輯+環境變量=方法論
底層邏輯是事情的本質,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 環境變量是具體的,是特定場景下的時空要素。 底層邏輯通過環境變量得以具體化,方法論成為解決設定範圍的有效方法。
舉個例子。 從0~1時期的創始人面對的是一個不确定性的創業階段,這個階段有一個底層邏輯就是高度的不确定性。 沒有人能給出确定性的解決方案,即使是同一個人在相同行業内創業。 因為環境變量變化了。 比如創業的時期變化了,相應的行業也發生了變化,市場也發生了變化。 對于創業的主體來說,創業團隊也不一樣了,通常面臨的是資金不足,團隊成員的能力跟不上等。 如果創始人還是按照他在大公司的那套确定性流程去做新創公司的業務,大機率會導緻創業失敗。 是以就有了一個精益創業方法論。 創始人可以通過低成本的快速試錯,探索出在目前時空環境變量之下有效的商業模式。
2、方法論+複盤=有效創業
為什麼要用有效創業來表述? 創業無所謂對錯,如同觀點無所謂對錯一樣。 隻有能幫助我們推進創業的方法才是有效的,也就是适合商業能獲得市場認可的創業才是有效的。
複盤是快速學習找到有效創業的基本功。 前面說到方法論是底層邏輯+環境變量得到的,而複盤是進一步在實踐中驗證并調整相關變量,是核心是學習,為了快速擷取創業認知。
複盤是一個持續疊代的過程,伴随着我們經營企業的全生命周期。 它的優勢在于我們可以持續的進化,不斷的調整,去掉無效的創業,探索有效的創業。
3、環境變量是關鍵元素
了解環境變量需要場景思維,即要設定邊界,這裡建構邊界的元素就是環境變量。 隻有明确适用的邊界,方法論才有效。 隻有不斷的複盤,不斷的修正環境變量,創業活動才是有效的。
如何思考環境變量?
時空觀。
從時空角度去辯證思考。可以看到因為時間發生變化,有哪些影響創業的環境變量。同樣的因為空間發生了變化,有些環境變量成了影響創業成功率的關鍵。 還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細分,按照時空次元細分下去,找到更多變量。
外部視角。
通過外部視角考慮國家政策,市場環境,行業研究等考慮環境變量。
内部視角。
從創始團隊内部角度看,創業者的能力、技術積累、心态等對創業成功率的影響。
4、複盤是擷取商業認知的重要手段
創業團隊要本着實事求是、目标導向、精益探索的原則,在“事上練、難上得”,快速獲得創業認知。 打造一支能成事的創始團隊,使天使階段獲得資本青睐的最大談判籌碼。
VUKA時代,用普遍性的底層邏輯探尋本質,用方法論減少不确定性,用精益探索的複盤獲得更大确定性,形成可規模化的能力核心,是創始人從不确定性中尋找确定性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