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随着去年監管之繩越收越緊,線上教育、網際網路保險、遊戲等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紛紛調整或縮減廣告預算。受大客戶流失的影響,資訊流廣告行業也迎來寒冬。業務收縮、裁員、倒閉,一個大浪淘沙的調整期正在到來……
作者 |劉霞
編輯 |劉楊
還要不要繼續待在資訊流廣告行業?
失業這幾個月,柯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兩年前,線上教育還沒有大規模收縮,網際網路保險廣告也沒有被整治,依靠這兩大客戶,柯傑所在的資訊流廣告代理公司也站上了行業風口。
在這兩個行業“燒錢”最猛的時候,柯傑也賺了不少。大學畢業第一年,他在一家規模不大的廣告代理公司做資訊流廣告優化師,主要工作就是幫客戶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投廣告,“那時我手上的客戶月投放金額都在幾百萬元,每個月的提成也能輕松過萬。”
去年以來,監管之繩越收越緊,線上教育、網際網路保險、遊戲等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痛失大客戶的廣告代理公司也開始走下坡路。
動蕩之下,柯傑兩年換了三家公司,盡管2021年他已經從初級廣告優化師升到了中級,但還是難逃被裁的命運。
資訊流廣告編導石甯最近半年也換了兩份工作,她對《豹變》表示,去年自己所在的公司就不行了,“業務收縮、裁員,看來真的是要過冬了”。
1、誘導性内容暗藏陷阱
“我之前就有預感,投放這些内容遲早會出事。”在柯傑看來,整治之前的網際網路保險廣告就是在鑽政策的空子,坑人的套路防不勝防。
最常見的網際網路保險廣告就是短視訊平台上經常刷到的“首月1元”“免費贈險”“手機抽獎”這些内容。
柯傑告訴《豹變》,廣告中的“首月1元”“免費”“送手機”這些都是噱頭,廣告主看中的其實是後期上千元的保費。而且這些廣告界面設定很模糊,如果不自己手動取消自動續費,就會悄無聲息地自動扣款。廣告中“手機抽獎”的界面,點選之後經過多次跳轉,讓很多消費者稀裡糊塗地購買了保險産品。
短視訊平台上的保險廣告
針對上述問題,北京銀保監局已于去年8月下發了《關于開展網際網路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對網際網路保險銷售中的銷售誤導、強制搭售、費用虛高等突出問題進行了整治。
網際網路保險廣告的混亂就此結束,承接這類廣告的代理公司也是以元氣大傷。
柯傑發現,網際網路保險廣告被整治之前,廣告主、抖音等平台就已經有所感覺了,“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客戶的預算減少,平台對我們的考核也變得更加嚴格。”
去年6月,柯傑手裡的幾個賬戶因為素材違規被封了号,沒過多久,公司業務就迎來大調整。曾經占據公司半壁江山的保險業務被削去大半,很多同僚被調去做其他業務,留下堅持做保險業務的同僚則面臨着績效大幅縮減的窘境。
“整改之後,很多保險公司要麼不投了,要麼修改廣告素材。‘首月1元’變成了真實的保險價格後,投放效果大不如前,到我們手裡的提成少了很多。”柯傑說。
資訊流廣告内容的混亂不隻存在于網際網路保險行業。柯傑告訴《豹變》,最近被《人民日報》點名的“快遞單抽獎廣告”,包括我們平常在手機上填完問卷出現的大轉盤廣告,都屬于資訊流廣告。而這類廣告大多都是“假抽獎、真陷阱”。
經安徽消保委調查,現在快遞單上出現的二維碼小廣告“别扔!掃碼抽取5.87元、1元抽手機、免費抽3雙保暖襪”等,并不能確定真實性和安全性,可能還會被擷取個人資訊。
廣告中所謂的獎項,都帶有明确的推廣目的,并沒有什麼獎項真正是廣告宣傳文字中提到的“免費”。很多廣告抽獎前都要先填寫詳細的個人資訊,甚至還有推廣内容因涉嫌欺詐被“暫停服務”。
2、“土味、狗血”成流量密碼
監管政策出台、大客戶流失等外部沖擊,讓資訊流廣告行業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然而,除了這些外界因素,這個行業本身存在的問題,也遲早會讓其走到十字路口。
資訊流廣告行業是個用資料說話的行業,土味、狗血就是最好的流量密碼。柯傑告訴《豹變》:“我們這行沒有創意也能做,大家都互相抄來抄去,隻要能有流量,沒人在意劇本是從哪來的,更沒人在意劇情土不土。”
資訊流廣告編導石甯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她表示,在這個行業裡,有創意、品質高的内容很少,因為高産的人往往比追求内容品質的人掙得多。
打開短視訊平台,經常能刷到令人尬到頭皮發麻的廣告,腳本不外乎就是展現沖突和焦慮。夫妻吵架、孩子胡鬧、婆媳大戰這些情節,是挑動觀衆情緒的最佳選擇。不同的廣告主,廣告内容卻出奇一緻,相似的劇情、浮誇的演技,有時候連演員都是一樣的。
2021年,同一位“名師”出現在四家線上教育機構的廣告中
石甯回憶,去年線上教育“燒錢”最猛的時候,各家代理公司都在争演員,演員價格最高時工資能達到一萬一天。“這些演員每天都在演差不多的内容,工作簡單,還能要求不加班,我們公司也不敢說什麼,隻能盡量讓這些演員在有限的時間裡多拍一些素材。”
線上教育行業當時瘋狂投廣告的行為,讓石甯嗅到了一絲不安。“錢來得太容易了,那時候提成高的代理公司,員工一個月能拿好幾萬提成,有時候能達到十幾萬。不過,做這行的人都知道,這麼水的廣告内容,轉化率并沒有那麼高,靠賣課根本賺不到什麼錢。”
柯傑也證明,那時候線上教育“燒錢”投廣告、争取新使用者,更像是一場軍備競賽。據他了解,保險最火的時候,獲客成本也才一二百元,而線上教育的獲客成本則像坐了火箭一樣,從幾十元迅速破千。
這邊越來越水的廣告内容無人在意,那邊資料摻水也在挑戰客戶的底線。
資訊流廣告作為一種效果廣告,一直号稱可以幫助廣告主尋求目标精準使用者、實作廣告精準營銷,但是實際效果可能并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客戶一般會給出一個定向的人群标簽,希望能非常精準地轉化,其實根本達不到,這時候隻能從資料入手了。”柯傑表示,有些資料是可以更改的,比如他服務過的保險客戶,非常看重“件均”這一深度考核名額,但這個資料是可以作弊的。
“客戶想要的件均得分達到9分,這個得分是很難的,分數不夠的時候,我偶爾會在系統中改一下年齡等資料,以此提高件均。”柯傑說。
廣告效果日漸式微也展現在借貸廣告業務上。據柯傑介紹,借貸廣告的ROI(投資回報率)的增長也在逐漸降速。流量越來越貴,拉新越來越難,客戶不滿意,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降低預算。“去年五月剛入職時,公司一天的流水能夠破千萬,等我11月份離職時,每天的流水已經降到兩百多萬了。
據柯傑觀察,失去線上教育和保險兩大“金主”後,目前資訊流廣告行業主要靠電商、社交、白酒、營運商等領域的客戶支撐。
3、網際網路廣告大退潮
資訊流廣告首次出現于2006年的Facebook,之後國内新浪微網誌、今日頭條、網易、百度等平台紛紛跟進。
憑借個性化推薦、千人千面的特點,資訊流廣告很快就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以今日頭條為例,2014年正式上線資訊流廣告後,2015年其廣告收入就達到了十幾億元,2016年這個數字變成了60多億。
艾瑞咨詢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達7666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8.6%。其中,電商廣告與資訊流廣告占比繼續上升,分别以39.9%和32.9%排名前兩位。
從網際網路大廠的主營業務來看,廣告業務大多占比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2020年,阿裡的全年廣告收入占比達49.7%,百度為68%,拼多多和微網誌均達到了80%以上。
然而,随着2021年各類監管政策“靴子落地”,網際網路廣告市場也受到了影響。
2021年6月,教育部召開校外教育教育訓練監管司成立啟動會,對校外教育教育訓練進行專項管理。K12線上教育野蠻生長時代就此結束。
此前,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好未來、高途等頭部線上教育公司,2021年5月在位元組跳動廣告平台投放的廣告金額總共300-400萬一天。而在2020年6月的高峰期,某頭部線上教育公司一天就在位元組跳動投出超過3000萬元的廣告。
2020年9月,北京地鐵附近的線上教育廣告/視覺中國
柯傑2021年工作過的一家資訊流廣告公司,客戶以線上教育為主。監管政策一出,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直接關停,有經驗的優化師也都聞風而動,提前找好了下家,剩下的人則在公司“遊手好閑”一個月後被遣散回家。
同一時期,石甯所在的公司也開始大幅裁員負責線上教育的廣告編導。
2021年8月底,國家出台史上最嚴遊戲監管令,對網遊企業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的時間做出嚴格限制,并落實賬号實名制。加上此前遊戲版号收緊,整個遊戲行業的廣告投放也進入了一個低潮期。
10月,銀保監會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範保險機構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明确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準入門檻,并完善監管規則。剛從線上教育餘震中緩過來的柯傑,因為網際網路保險行業受到監管,沒過多久又再次失業。
一個月後,《個人資訊保護法》正式實施,規定手機App等不得因使用者不同意提供非必要個人資訊,而拒絕使用者使用其基本功能的服務。這意味着,對個人資訊采集要求較高的資訊流廣告市場,又将面臨新問題。
從資料上看,行業的退潮已經開始了。QuestMobile資料顯示,2021年三季度網際網路廣告整體增速放緩,同比增速下滑至9.5%。
網際網路大廠去年三季度的财報直覺地展現了這一趨勢,百度的搜尋與資訊流廣告收入增速下滑至6%;騰訊Q3廣告收入同比增長5%至225億元,環比下降1%;阿裡巴巴的客戶管理收入(主要為廣告費和傭金)增速僅為3%;愛奇藝廣告收入同比下降9.8%,為16.6億元。
廣告大戶位元組跳動同樣受阻。2021年11月,據媒體報道,位元組跳動過去半年國内廣告收入停止增長,這是2013年位元組跳動商業化以來,首次出現這一情況。據路透社消息,位元組跳動2021年全年收入約為580億美元,同比增長70%。而在2020年,位元組跳動的營收增速還保持在三位數以上。
盡管兩年換了三份工作,柯傑對于行業的下行并沒有那麼悲觀。他仍然打算繼續幹下去。“短期來看,監管政策肯定會讓整個行業收縮,很多小的廣告代理公司承受不住風險隻能倒閉,但是長期來看,這又何嘗不是一次大浪淘沙的過程,堅持下來的公司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