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帝國主義是這樣煉成的13:美國兩黨制的起源,州和聯邦權的争鬥

作者:美國兩百五十年

紐約市是美國建國初期的臨時首都,但在美利堅合衆國正式立國以後,根據憲法的規定,必須重新選擇一個地方作為美國的正式首都。而在選址過程中,紐約、賓夕法尼亞和弗吉尼亞三個大州為了讓首都選在自己的州内陷入了激烈的競争之中。

與此同時,因為來自弗吉尼亞的衆議員麥迪遜對财政部長漢密爾頓财政計劃的反對,使得聯邦政府陷入了兩難境地。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國務卿傑裴遜在家中舉行了一場宴會,邀請漢密爾頓和麥迪遜兩人私下協商,最終達成了一個協定,即麥迪遜不反對漢密爾頓的财政計劃,而漢密爾頓則放棄将首都建在紐約的打算,支援麥迪遜提出的将首都建在弗吉尼亞,并說服賓夕法尼亞支援弗吉尼亞的建都計劃。

美帝國主義是這樣煉成的13:美國兩黨制的起源,州和聯邦權的争鬥

傑裴遜和漢密爾頓

當然,本來漢密爾頓是很難說服賓夕法尼亞代表的,但此時賓夕法尼亞代表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費城作為臨時首都以後,再想搬遷就很難了,況且建立的首都什麼時候建好尚未可知,最終能不能建好也不一定。在紐約已經支援弗吉尼亞的情況下他們即使堅決反對也沒多大的勝算,不如後退一步等待後續發展,說不定十年以後費城就成為正式首都了。

在首都選址問題上漢密爾頓支援麥迪遜赢得了勝利,那麼作為回報,麥迪遜則勸說弗吉尼亞全力支援漢密爾頓的财政計劃。7月26日,衆議院的投票結果34:28通過了聯邦接管州債務的法案,這是漢密爾頓财政計劃的基礎和關鍵所在。當然,作為一直以來的反對者麥迪遜仍然投了反對票,但他卻促成了弗吉尼亞其他代表投了贊成票,這也許是為了避嫌吧。總之,該法案通過了。

美帝國主義是這樣煉成的13:美國兩黨制的起源,州和聯邦權的争鬥

詹姆斯.麥迪遜

一直争論不休的兩大難題終于得到了解決,但多數人都清楚這其中涉及了利益的交換, 一位紐約的編輯在報紙上說得非常清楚:“讓首都從這座城市(紐約)遷出的真正原因,就是賓夕法尼亞和波托馬克河利益集團被2150萬美元收買了。”2150萬美元就是聯邦接管州債務的總額(各州債務總額共計約2500萬美元,但當時已經有部分州償還了一部分債務,是以最終聯邦政府接管了2150萬美元)。

在這次交易的過程中,除了紐約,賓夕法尼亞和弗吉尼亞都認為赢得了勝利。賓夕法尼亞自不必說,他們認為首都将會永久留在費城,而不是十年期限的臨時首都。正如費城的新聞界所宣稱的那樣:“在一片布滿亂石的蠻荒之地從零開始建立一座城市,而這座城市每年隻使用四個月(國會開會時間),這絕對是有悖于常理的事情。”

美帝國主義是這樣煉成的13:美國兩黨制的起源,州和聯邦權的争鬥

費城獨立廳

而弗吉尼亞則認為他們獲得了全面勝利,首先是赢得了新首都。根據7月通過的《建都法案》,新首都将建在波托馬克河畔,由弗吉尼亞和馬裡蘭各出一半土地,在波托馬克河兩岸劃出10*10英裡的一塊菱形土地建立一座新的城市。

本來根據傑裴遜的打算,新城市将建立在靠近波托馬克河入海口的不遠處。但由于華盛頓的弗農山莊靠近這片區域,并且在這裡擁有大量的土地,傑裴遜似乎注意到華盛頓不太願意出售自己的土地;再加上部分賓夕法尼亞人認為新城市應該選在靠近賓夕法尼亞的地方,是以最後傑裴遜放棄了出海口,而是在從波托馬克河出海口到賓夕法尼亞的中間位置選中了一塊地方。

美帝國主義是這樣煉成的13:美國兩黨制的起源,州和聯邦權的争鬥

傑裴遜選中的首都地點

同時對于弗吉尼亞人最為關心的債務接管可能會給弗吉尼亞帶來沉重負擔的問題,在麥迪遜的強烈要求下,漢密爾頓也作出了妥協,在接管債務之前對債務進行了清理,并且通過巧妙的資料處理,使得各州最後被配置設定的應向聯邦政府繳納的稅款與被接管的債務幾乎完全相等。也就是說所謂的債務接管實際上仍然是由各州來承擔自己的債務,隻是在名義上由聯邦負責而已,這樣一來已經還清大量債務的弗吉尼亞就無需向聯邦政府承擔更多的責任。

總之,這次暗中交易的最大受益者屬于弗吉尼亞。但即使如此,仍然有一些人反對債務接管,雖然麥迪遜在傑裴遜的勸說下同意了這個計劃,但詹姆斯.門羅——傑裴遜的另一個忠實追随者卻堅持自己的看法,并提醒傑裴遜這次妥協很可能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對于弗吉尼亞來說将是一劑“緻命毒藥”。

美帝國主義是這樣煉成的13:美國兩黨制的起源,州和聯邦權的争鬥

詹姆斯.門羅

詹姆斯.門羅,這位在獨立戰争中的關鍵戰役——特倫頓戰役中的大陸軍唯一受傷者,此時已經成為弗吉尼亞政壇的一個重要人物,隻是門羅并沒有向傑裴遜說明這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後果,也許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隻是一種感覺而已。是以傑裴遜沒有聽取門羅的提醒,而是向門羅解釋說,他同樣認為這個妥協是令人讨厭的,但是如果不這麼做,聯邦将不複存在,而各州又将自行其是,美利堅合衆國将會面臨兩個結局,好的一個是和平分裂,而壞的一個則是陷入内戰之中。

“如果不做出這種妥協的話,那麼将會有一個更糟糕的結果。”傑裴遜在給門羅的信中寫道。

但僅在兩年之後,随着事态的發展,傑裴遜終于發現門羅是正确的。他在1792年對華盛頓說,支援債務接管計劃是他所犯下的最大錯誤,在當時他隻是對聯邦瓦解的擔憂才同意這個計劃,但是卻無意中陷入了漢密爾頓的陷阱,使得聯邦政府完全掌控了各州的征稅權,最終使得聯邦政府的權力駕淩于各州政府之上。

美帝國主義是這樣煉成的13:美國兩黨制的起源,州和聯邦權的争鬥

美國聯邦和州的權力關系

是的,這就是傑裴遜和漢密爾頓兩人在觀點上的根本差別。傑裴遜主張的是有限權力的聯邦政府,追求的是州權大于聯邦權的“小政府”模式;而漢密爾頓則相反,他認為應該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聯邦政府,将各州權力置于聯邦之下才是國家發展的根本之道。

在當今世界上的近兩百個國家中,實行聯邦制的有28個,大約占總數的15%。是以從數量上來看,聯邦制并不是一個主流國家體制。這是因為在人類的傳統認識中,國家就意味着權力的集中,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維持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從産生國家雛形的奴隸社會開始,一直到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乃至社會主義社會,在絕大多數時候國家權力都是集中的,差別僅是集中在誰的手中。

美帝國主義是這樣煉成的13:美國兩黨制的起源,州和聯邦權的争鬥

當今世界上主要的聯邦制國家

但在兩百多年前,當美國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新興的聯邦制國家誕生時,就出現了國家權力屬于誰的争論。秉持“天賦人權”的資産階級民主派如傑裴遜等認為既然權力屬于人民,那麼以各州為基礎而建立的聯邦就不應該擁有國家權力,是以權力應該屬于基于群眾建立的各州,即主權在州。

而漢密爾頓則不同,這個出生于加勒比海的私生子是典型的屌絲逆襲的典範,他的人生經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權力的重要性。當赢得獨立戰争勝利後的美國因各州自行其是使得國家陷入混亂無序之後,他聯合麥迪遜和約翰.傑伊等召開了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并在随後出版了《聯邦黨人文集》促使各州通過了憲法。是以可以這麼說,根據憲法而成立的美利堅合衆國就是漢密爾頓最大的精神支柱,如果因為各州分散了聯邦權力而使得聯邦政府名存實亡,那麼無疑是對他的緻命打擊。

(長篇連載,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