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萊姆狂想曲》|研究表明人們很多時候都在說傻話

作者:似或存

在我這個不太聰明的讀者看來,這應該是本書的核心觀點和内容正如文中的這句話:研究表明人們很多時候都在說傻話。

為此,作者萊姆創造了名為“維斯特蘭德”的未來百科全書,它的習語機和廢話機可以演繹20多年後的典型人類表達模式。

作者又給這部未來百科全書做評價,是一本完全讀不懂的書,任何人都不懂,連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行。

我被這套娃般的謎樣文字哄得一臉懵逼。讀罷全書,好似明白了作者萊姆的用意(錯了也沒關系),對于未來,對于宇宙,“不懂”是永恒的主題。

《萊姆狂想曲》|研究表明人們很多時候都在說傻話

像書中機器人泥人十四那樣超智慧的存在,也是“不懂”的,隻是比常人了解得多一點點,雖然這一點點的距離對于人類而言難以企及項背,但與宇宙相比,還是滄海一粟的。

泥人最終選擇永恒地沉默,在人類看來是自我滅絕,但于它而言,這才是踏上永遠征程的開始。即使泥人十四苦心孤詣地百般比喻,試圖想讓它的聽衆了解它的認知,但情況是,我這個讀者應當不算是它理想中的聽衆。

在它雲山霧海一般纏繞着的說明中,隻能一遍遍反思人類是多麼簡單的生物。

為什麼會存在?為什麼宇宙沒有回音?為什麼人能創造出比他們自己厲害得多的東西,這真的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嗎?既然能創造出人類,能創造出智慧,為什麼人類想要長生不老,想要百病不侵,卻難如登天?人類會了解那麼多問題嗎?

泥人十四告訴我們的應該是,我們至死不會解答出所有的問題,不可知論的範疇。雖然世界、宇宙永遠不能窮盡,但這不是故步自封的理由,它仍願意前行。

或許在那個早已“滅絕”的泥人十二眼中,泥人十四漫長的演講行為也是個呆子。

可是,如果有人願意和螞蟻講述他曾到過的山川河流,對于那人而言應該也并不算毫無意義吧。一個不具有傷害性的小瘋子的言語?

《萊姆狂想曲》|研究表明人們很多時候都在說傻話

同大多數書籍并不相同的是,即使我将這本書的收獲定義為“不懂”的智慧,這也不妨在萊姆的半是玩笑半認真的言語中,了解他究極的自我剖析與世界認知。

比如,從這本書的前文開始,《論杜撰》是隻有一頁的小短文是萊姆自己寫的,他嘗試不去寫“侯爵夫人五點鐘離開了家門”這類無聊的話,但是他還是寫了,并把自己不願寫的這句話做了剖析。但這件事不得不讓人生疑,是否同屬于無聊空洞。

比如,萊姆在這本書的介紹中,特别正經地讨論書籍“介紹”的重要性,像一個正襟危坐的老頭子,在一個他認為得體的場合下,絮絮叨叨他人生中經曆過的絮絮叨叨的老頭子。

……

就這樣,我同樣說了很多很多廢話,這些話有的有用,有的沒用,往後還會再說,但也許也不會再說。

《萊姆狂想曲》|研究表明人們很多時候都在說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