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5%的80後受訪者自稱患初老症

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記,越久的反而記得;總是在一大早莫名其妙地醒來;以前煩惱青春痘,現在煩惱小細紋;讨厭過生日這件事……年輕的你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上述狀況,那麼很可能患上了最近在網上流傳的“初老症”。

    “初老症”,這個詞源自前不久熱播的台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劇中羅列的50條“初老症”症狀,經過網絡等媒介的擴散,深深擊中了80後脆弱的心。衆多80後在比對後,蓦然發現自己似乎也被劃入了“初老族”。相關專家認為,這是壓力過大所造成的,年輕人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讓自己“未老先衰”。

75%的80後受訪者自稱患初老症

    現象

    青春尚在的80後大呼“老啦”

    “感覺自己跟程又青(《我可能不會愛你》中的女主角)真的很像。”1983年出生的王麗在看完《我可能不會愛你》後,将自己的QQ名改為“初老症患者”。作為一名中學教師,王麗說,學校對教學要求很高,自己不敢有絲毫懈怠,她每天清晨6時起床,到晚上9時30分才休息。

    “感覺是在被生活推着往前走,很累。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屬于自己的時間比較少。”以前王麗有空就喜歡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現在卻甯願在家睡上一覺。“偶爾熬一次夜,一個星期都很難補回來。記憶力也明顯減退,剛說過的話轉眼就忘,反而不知不覺開始懷念以前的事情。”跟比自己年輕的朋友在一起時,王麗常常感歎自己老了。

    同樣是80後的張靜,對于“初老症”也深有同感。“真的老啦,以前感興趣的事情,比方說運動,現在卻懶得去做。”在一家市直醫院邊工作邊讀博士的她表示,自己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也産生了怠倦。

    “可能是事情比較多,學習時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集中精力。”對于K歌等娛樂消遣活動,張靜說自己已沒有太多興緻。“出去和朋友玩、唱歌的時間少了,更多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呆在家裡。”以前她把逛街當成一種放松的方式,現在卻單純得隻為了買東西。“很久才去一次超市,把近期需要的東西一次性全買回來。”

    調查

    75%的受訪者自稱患“初老症”

    “我生了病——初老症。”“駕照找到了,可我的記事本又不見了。”“上次把洗面乳往頭上抹,這次把洗髮乳往臉上抹。”“10點睡覺不用醞釀,6點起床不用鬧鈴。”……“初老症”一詞的出現,為不少80後的“未老先衰”找到了根源。

    有多少年輕人患上了“初老症”?連日來,對照網絡流傳的50條“初老症”症狀,記者随機采訪了100名年齡在23歲到32歲之間的年輕人。其中,無工作經驗以及工作年限分别在1—3年、4—6年、7—10年三個階段的受訪者各25名。在這100名受訪者中,75人具有20條以上症狀,認為自己患有“初老症”,其中25人更是具有30條以上症狀。

    調查顯示,以下4條症狀在受訪者的選項中所占的比例均超過了60%:越來越不喜歡改變“已經習慣的習慣”;以前可以唱×××到天亮,現在隻要熬夜一天,就會累一個禮拜;總是把重要的東西放在重要的地方,然後把那個重要的地方徹底忘記;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記,越久的事情反而越是記得。

    在受訪者中,六成以上自稱患“初老症”者認為自己“初老”的原因,是來自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壓力太大。1982年出生的程烨在長沙一家銀行上班,對照“初老症”症狀,他說自己不禁吓了一跳。以前很喜歡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飯的他,現在甯願選擇在家吃家常便飯。提起公司馬上要進行的業績考評,程烨更是一臉愁容,“想到這些就沒有了胃口,也睡不着覺,有時候真想逃避。”

    把脈

    壓力過大造成部分年輕人心态變老

    “初老症”真是一種病嗎?為此,記者采訪了多位醫學和心理專家。相關專家稱,無論從醫學還是從心理學的範疇來講,都沒有“初老症”這種說法。

    在長沙一家企業工作的洪琳說:“走入社會後,激烈的競争,忙碌的生活,讓人倍感緊張和壓抑,更催人加快衰老。”有專家認為,按生理規律來講,30歲左右的年輕人正處于精力、體力巅峰的時期,出現記憶力減退、生活熱情退卻的“初老”症狀,是由于壓力太大。“如今的年輕人生活、工作壓力都很大,拼命工作卻不知如何放松,又很少運動,大腦常處于緊張狀态。尤其是那些腦力工作者,‘未老先衰’的症狀最明顯。”心理專家認為,“初老症”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未老先衰,隻是一種心态上的衰老。

    長沙市政協委員王林認為,随着社會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年輕人很早就進入了市場競争。由于感受到過去學校和家庭“溫室”與社會“暴風驟雨”之間較大的反差,是以這些年輕人很快成熟起來,甚至一些年輕人出現“27歲的年齡,72歲的心态”的現象。

    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羅忠勇認為,由于社會的變遷,現在年輕人承受的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也在逐漸加大。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下,很容易出現因壓力過大而導緻的“未老先衰”現象。

    也有專家認為,“初老症”其實不是“初老”,而是“初成熟”。“初老症”50條症狀中展現出的好些變化,都是“初成熟”的表現,是正常心理發展程序的表現。比如,“不再認識新朋友”是因為固定的人際交往圈子逐漸形成:“不願改變習慣”是因為習慣經過長時間的形成已經被機體适應:“×××熱門點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會唱”不是落伍,而是不再追星、不再看偶像劇:“對于星座、運勢、紫微鬥數、塔羅牌”不再熱衷,是因為終于長大了,褪去了“幼稚”的外衣……

    處方

    保持良好心态開心工作生活

    解鈴還須系鈴人。心理專家認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感覺中的壓力,其實隻是一種心态問題。是以,年輕人應該培養正确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調整确立健康的身心狀态,對自己的要求不能太高,不能過分追求完美,要學會開心工作、快樂生活,讓人生充滿樂趣和激情。迎戰“初老”,還要學會休息,讓長期處于緊張狀态的大腦得到充分放松;應進行适當的運動,如跑步、遊泳、爬山等,保持身體健康;多方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以激發對生活的熱情。

    “有了積極、樂觀的心态,就有了‘正能量’,就能驅趕走消極的情緒。”這位專家說,如果自己感覺患上“初老症”後,可以主動和父母、親戚朋友談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可以對自己的職業做合理的長期、短期規劃。“這些都是緩解壓力,拒絕‘初老’的好方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