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一下豆瓣,《長津湖》是7.4分,《水門橋》是7.2分,還略有不如。想想也正常,《長津湖》的毛病很多,風格淩亂是其中之

作者:峙廷

看了一下豆瓣,《長津湖》是7.4分,《水門橋》是7.2分,還略有不如。想想也正常,《長津湖》的毛病很多,風格淩亂是其中之一,《水門橋》其實毛病也一樣多,觀衆觀感好了是因為風格統一了,但不是說其他毛病就消失了。

作為一部徐克電影,《水門橋》還是比《長津湖》好。這個結論不改,見仁見智,也不必求同存異。

到是另一部《狙擊手》,7.7分,這個評分高得莫名其妙。我就是被他的高評分引誘着,帶着兒子去電影院刷了一遍,一散場兒子就說不好看,不如《水門橋》。

網上大把為這部電影的排片叫屈的文章,不能說都是水文吧,至少有一部分是營銷性質的軟文。兩個電影橫向比較,《狙擊手》連最可能赢的台詞,都沒有能赢過《水門橋》,雖然,都一樣的糟糕。

“子彈時間”這種鏡頭,20多年前就有了,已經被各種電影用濫了,居然還被張導(也不知是大張導還是小張導)當成寶貝拿來炫,電影裡最少出現了三、四次。

對于劇情原本就沒指望,但弱成這樣确實出人意料:

為了鼓勵救援的戰友活下去,五班的人全都聚在一起唱戰歌[捂臉]。大哥,雙方對狙呢,這麼唱不怕暴露位置嗎?

基于“敵人是想活捉我”的推測性判斷,班長劉文武就放下槍,舉起手出去“一換一”,就不擔心敵人開槍打他的腿嗎?活捉,并不意味着非得完整的活捉呀。當然,敵人傻到真沒開槍打他,并且讓他帶着炸彈沖進了戰壕,這就是另一個槽點了。

要說表演吧,演美軍狙擊手的曹操算是個亮點,但也僅限于前一個小時。我軍這邊,戰士們說話用方言,不稀奇也不出彩。問題在一有戰友倒下,大家就一起流眼淚。不是說我軍不能哭,不是說男人不能哭,可這哭得也太頻繁了吧?對面的美軍咋不哭呢?美軍沒有戰友情?還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非要往殘酷的戰争裡摻進點柔軟的東西,這個能了解,但不用這麼多眼淚吧?似乎非如此不足以表現我們的戰士是有感情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