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媒認為:台灣不是下一個烏克蘭

作者:包明說

烏克蘭危機導緻的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唇槍舌劍持續幾個月了。從這場危機一開始,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就一直把烏克蘭和台灣相提并論。西方媒體普遍認為,如果美國無力阻止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也就無力阻止中國大陸統一台灣,是以美國和北約必須保證西方在烏克蘭危機中獲得勝利,才能有效地“威懾”中國大陸。我們發現香港英文媒體《亞洲時報》在2月6号,發表了菲律賓研究學者理查德·賈瓦德·海德裡安的一篇文章:《台灣不是下一個烏克蘭》,這篇文章比一般西方媒體的膚淺論調要深刻一些,值得我們做一個解讀。

外媒認為:台灣不是下一個烏克蘭

海德裡安首先分析了烏克蘭和台灣在美國和西方國家戰略中的不同地位和受到的不同對待:烏克蘭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是蘇聯解體後一些人天真幻想的産物。根據1994年《布達佩斯安全保證備忘錄》,烏克蘭同意放棄擁有核武器,以換取西方大國承諾的安全保證。然後西方想當然地推進北約的快速擴張,沒有預料到俄羅斯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與歐洲的烏克蘭問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亞在很大程度上繼續保留了冷戰安全架構,北韓半島和台灣海峽的沖突基本上處于當機狀态,而且沒有任何明确的解決方案。

烏克蘭與西方國家并沒有防務合作曆史,烏克蘭一直難以從德國等歐洲關鍵國家獲得基本的武器裝備,烏克蘭空軍在蘇聯解體後從未購置過一架新型戰鬥機。相比之下,台灣收到的美國防務援助則要多得多。二戰後,美國至少三次對台海危機進行軍事幹預。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盡管中國政府和人民強烈反對,美國的多個政府都向台灣大規模出售了先進的軍事裝備和武器彈藥。

烏克蘭經濟對西方國家無足輕重,而台灣的半導體産業世界一流,2020年台灣的半導體代工産業占全球的60%以上,台灣産品對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從這些情況來看,烏克蘭和台灣似乎對西方國家的價值和意義完全不在一個層面。更為關鍵的是:中國大陸與俄羅斯也是西方必須面對的兩個完全不同的競争對手。

外媒認為:台灣不是下一個烏克蘭

俄羅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實力不斷削弱的“帝國”,經濟每況愈下,人口不斷下降,盡管能源出口強勁,但俄羅斯的經濟規模仍然小于意大利。在普京執政的20年裡,俄羅斯無可奈何地看着北約從波蘭、捷克和匈牙利擴張到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波羅的海三國,再擴張到克羅地亞和阿爾巴尼亞、黑山以及最近擴張到北馬其頓。俄羅斯認為如果聽任北約繼續擴張,将嚴重影響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必須給北約在烏克蘭劃定紅線了。

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情況則完全不一樣。在過去的20年裡,中國已經成為所有鄰國的最大的貿易夥伴。從1990年到2014年,中國在亞太地區GDP中的份額從8%增長到51%,在地區貿易中的份額也從8%增長到39%。同時,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也成了許多鄰國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投資來源,從中亞到東南亞,再到中東。有了日益強大的綜合實力做支撐,中國迅速實作武裝力量的現代化,如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水面艦隊、多個第四代先進戰鬥機項目、尖端的高超音速飛彈和“航母殺手”反艦彈道飛彈,從根本上改變了亞洲的軍事力量平衡。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其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實力将進一步提升。

外媒認為:台灣不是下一個烏克蘭

是以,海德裡安的結論是,中國不在乎台灣問題再拖延一段時間,時間在中國這邊。但是對俄羅斯來說正相反,時間拖得越久,烏克蘭就越有可能加入北約。

對于我們來說,台灣問題當然不可能永遠拖延下去。我們看到,台灣當局數十年的台獨教育已經結出了惡果,台灣年輕人中已經沒有多少願意與大陸統一的,國民黨中主張統一的“藍營”也日益泡沫化。最主要的是“台獨”這個毒瘡已經化膿,引得美國、日本、澳洲這些蒼蠅、臭蟲圍着它嗡嗡亂叫,非常煩人,嚴重影響14億中國人民的心情和情緒。必須趕早一刀割掉,才能一勞永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