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學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國科學報》的一篇報道《“與衆不同”的錢學森》(“與衆不同”的錢學森----“中科院之聲

作者:科技袁人袁岚峰

錢學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國科學報》的一篇報道《“與衆不同”的錢學森》(“與衆不同”的錢學森----“中科院之聲”電子雜志),錢學森當年的下屬、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俞鴻儒院士(圖2)回憶了錢學森的許多與衆不同的地方。

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很多人希望錢學森講解背後的科學原理。錢學森給《人民日報》寫了一整版的科普文章,還準備了科普報告。

俞鴻儒回憶道:“有一天辦公室主任周素跟我說,最近很多機關請錢所長講人造衛星,錢所長一個人忙不過來,讓所裡人幫他講,你也要去講。我一聽就急了。錢所長說,你别着急,過幾天他要給中央首長講,聽完以後你就會講了。”

随後,俞鴻儒聽了錢學森的報告,主要講三個問題:人造衛星為什麼掉不下來、用什麼辦法把衛星加速到這麼高的速度、人造衛星有什麼用。

請大家仔細思考一下,錢學森為什麼這麼講?我的了解是:大多數人對衛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它為什麼不掉下來”,因為他們不懂得第一宇宙速度(飛出地球需要多快,為什麼我們目前隻能實作三大宇宙速度?)。由于地球是個球,一個物體前進時地面其實在下降。如果這個物體以第一宇宙速度即7.9公裡/秒的速度前進,它下落的速度就會剛好等于地面下降的速度,于是一直保持跟地面相同的距離,即環繞地球運動。是以,第一宇宙速度也被稱為環繞速度。明白了這個概念後,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衛星加速到7.9公裡/秒”,因為這是個遠超日常所能的速度。答案是要用火箭。在明白了這一點後,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衛星有什麼用”。

錢學森講的這三點,說明他仔細思考了觀衆的需求,知道他們最想問的是什麼。這正是科普最重要的方法論。如果不從觀衆的角度出發,一上來就講衛星的技術問題,那可以講一大堆,但普通人早就神遊天外了。

俞鴻儒回憶說:“錢所長将衛星的用途總結為‘站得高、看得遠’,内容大家都聽得懂。他告訴我,作報告首先要讓聽衆聽懂,如果有學識淵博的非同行專家聽講,不能把他當作專家,要把前提條件交待清楚,該講的不能省略。後來很多人聽完我的報告後也覺得我講得很好,其實關鍵是錢所長的指導。有了這次體驗,我感到科學研究工作即便再難,也不怎麼膽怯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偉大的化學家、唯一一位兩次單獨獲得諾貝爾獎的人萊納斯·鮑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 - 1994,圖4),我讀博士的時候看過他的傳記,深受啟發。1945年二戰勝利,原子彈成了最熱的話題,有個機構請鮑林去講原子彈的原理。鮑林并沒有參加曼哈頓工程,但他覺得這個話題以自己的知識水準應該完全可以講,于是他就答應了。考慮到觀衆是非專業人士,他覺得最好用一些教具。

他将一隻木球鋸成兩半,并挖成空心,然後用力将它們拍到一起,發出很大的響聲,以此來示範原子彈的原理。這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消息一下子傳開了:這裡有一個報告做得很棒的大學問家!于是到處有人請他去做關于原子能的報告,鮑林成了南加州最受歡迎的演講者之一。

由此出發,鮑林越來越多地參與了科學家呼籲管制核武器的運動,對和平運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成了愛因斯坦之後和平運動的領袖。你知道他的兩個諾貝爾獎是什麼嗎?195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以及196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錢學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國科學報》的一篇報道《“與衆不同”的錢學森》(“與衆不同”的錢學森----“中科院之聲
錢學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國科學報》的一篇報道《“與衆不同”的錢學森》(“與衆不同”的錢學森----“中科院之聲
錢學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國科學報》的一篇報道《“與衆不同”的錢學森》(“與衆不同”的錢學森----“中科院之聲
錢學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國科學報》的一篇報道《“與衆不同”的錢學森》(“與衆不同”的錢學森----“中科院之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