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钱学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报道《“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中科院之声

作者:科技袁人袁岚峰

钱学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报道《“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中科院之声”电子杂志),钱学森当年的下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俞鸿儒院士(图2)回忆了钱学森的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很多人希望钱学森讲解背后的科学原理。钱学森给《人民日报》写了一整版的科普文章,还准备了科普报告。

俞鸿儒回忆道:“有一天办公室主任周素跟我说,最近很多单位请钱所长讲人造卫星,钱所长一个人忙不过来,让所里人帮他讲,你也要去讲。我一听就急了。钱所长说,你别着急,过几天他要给中央首长讲,听完以后你就会讲了。”

随后,俞鸿儒听了钱学森的报告,主要讲三个问题:人造卫星为什么掉不下来、用什么办法把卫星加速到这么高的速度、人造卫星有什么用。

请大家仔细思考一下,钱学森为什么这么讲?我的理解是:大多数人对卫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为什么不掉下来”,因为他们不懂得第一宇宙速度(飞出地球需要多快,为什么我们目前只能实现三大宇宙速度?)。由于地球是个球,一个物体前进时地面其实在下降。如果这个物体以第一宇宙速度即7.9公里/秒的速度前进,它下落的速度就会刚好等于地面下降的速度,于是一直保持跟地面相同的距离,即环绕地球运动。因此,第一宇宙速度也被称为环绕速度。明白了这个概念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卫星加速到7.9公里/秒”,因为这是个远超日常所能的速度。答案是要用火箭。在明白了这一点后,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卫星有什么用”。

钱学森讲的这三点,说明他仔细思考了观众的需求,知道他们最想问的是什么。这正是科普最重要的方法论。如果不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一上来就讲卫星的技术问题,那可以讲一大堆,但普通人早就神游天外了。

俞鸿儒回忆说:“钱所长将卫星的用途总结为‘站得高、看得远’,内容大家都听得懂。他告诉我,作报告首先要让听众听懂,如果有学识渊博的非同行专家听讲,不能把他当作专家,要把前提条件交待清楚,该讲的不能省略。后来很多人听完我的报告后也觉得我讲得很好,其实关键是钱所长的指导。有了这次体验,我感到科学研究工作即便再难,也不怎么胆怯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伟大的化学家、唯一一位两次单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莱纳斯·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 - 1994,图4),我读博士的时候看过他的传记,深受启发。1945年二战胜利,原子弹成了最热的话题,有个机构请鲍林去讲原子弹的原理。鲍林并没有参加曼哈顿工程,但他觉得这个话题以自己的知识水平应该完全可以讲,于是他就答应了。考虑到观众是非专业人士,他觉得最好用一些教具。

他将一只木球锯成两半,并挖成空心,然后用力将它们拍到一起,发出很大的响声,以此来演示原子弹的原理。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消息一下子传开了:这里有一个报告做得很棒的大学问家!于是到处有人请他去做关于原子能的报告,鲍林成了南加州最受欢迎的演讲者之一。

由此出发,鲍林越来越多地参与了科学家呼吁管制核武器的运动,对和平运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了爱因斯坦之后和平运动的领袖。你知道他的两个诺贝尔奖是什么吗?195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及196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钱学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报道《“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中科院之声
钱学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报道《“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中科院之声
钱学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报道《“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中科院之声
钱学森如何做科普?最近,我看到《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报道《“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与众不同”的钱学森----“中科院之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