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從今天起,請叫我“馬院士”

作者 | 鄭玄

馬斯克的工程師标簽,這次有了國家認證。

2 月 10 日上午,美國國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公布新一期院士名單,特斯拉以及 SpaceX CEO 伊隆·馬斯克,正式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是美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水準的學術機構,成立于 1964 年 12 月。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授予工程師的最高職業榮譽之一。

根據 NAE 官網,學院會員表彰那些對「工程研究、實踐或教育做出傑出貢獻,包括在适當情況下對工程文獻做出重大貢獻」,以及「開拓新的和發展中的技術領域,在傳統工程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或開發/實施工程教育的創新方法」的人。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的入選者,除了科研學者,科技企業的創始人和做出傑出成果的技術人員也是名單上的常客。而連續創出特斯拉、SpaceX 和 Neuralink 的馬斯克,早已是極客們心中工程師精神的代表人物。與其他創始人和 CEO 相比,馬斯克的入選可以說更加實至名歸。

01 工程師馬斯克

對于馬斯克的入選原因,NAE 介紹稱,馬斯克作為 SpaceX 的創始人、CEO 兼首席工程師,在「在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和可持續運輸和能源系統的設計、工程、制造和營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本輪共有 111 名院士及 22 名外籍院士入選。除馬斯克外,同樣入選的還有微軟 CEO 薩蒂亞·納德拉、Moderna 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 Noubar Afeyan,蘋果硬體工程副總裁 Kathleen Bergeron 等。加上新入選的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總數達到 2388 名,國際院士人數達到 310 名。

馬斯克:從今天起,請叫我“馬院士”

馬斯克轉發美國國家工程院官方推特

憑借最近兩年暴漲的特斯拉股票,馬斯克一躍成為全球首富。但是骨子裡,馬斯克依然是名不折不扣的工程師。

公開資料顯示,馬斯克在南非長大。17 歲移居加拿大就讀女王大學。兩年後,他轉學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并獲得經濟學和實體學的學士學位。1995 年,他搬到加利福尼亞州并就讀于斯坦福大學,但他不久便退學,而後決定從商。

2014 年馬斯克首次來華,在極客公園的奇點大會上,他說自己是一個「有點瘋狂的工程師」。台下,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問他為什麼要做兩個公司的 CEO?馬斯克的回答是:「我其實一個 CEO 都不想當。我真正向往的是一個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和實作産品的工程師。」

馬斯克:從今天起,請叫我“馬院士”

2014 年 4 月 21 日,馬斯克在奇點 · 極客公園創新者峰會上與極客公園創始人、CEO 張鵬對談

今天馬斯克的工程師夢想正在逐漸成為現實,而美國工程院院士的榮譽,隻是這段故事中一個小小的裡程碑。

02 SpaceX:榮譽與争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身兼多家科技公司的 CEO,但馬斯克入選美國工程院院士的身份,卻是 SpaceX 的「創始人、CEO 和首席工程師」。

SpaceX 創立于 2002 年,旨在降低火箭發射成本,實作馬斯克火星移民的夢想。SpaceX 早期的 1 億美元資金,來自于馬斯克賣掉自己創辦的 Paypal 的套現所得。根據胡潤《2021 全球獨角獸榜》,目前 SpaceX 的估值已經超過 1000 億美元,是僅次于位元組跳動和螞蟻集團的全球第三大獨角獸。

「火箭回收」和「星鍊」是 SpaceX 最近幾年的兩大關鍵詞。前者為馬斯克帶來了享譽全球的聲望,後者除了名譽之外,也給 SpaceX 和馬斯克帶來了麻煩。

馬斯克建立 SpaceX 的目标是實作大規模的載人航天運輸,而火箭回收是實作這一目标的關鍵技術。火箭的制造與發射成本高昂,每次需要上億乃至數億美元,其中火箭制造成本占到發射成本的大頭,而燃料費用隻需要數十萬美元。這意味着如果能夠回收火箭并重複發射,将大幅度降低發射火箭的成本。

馬斯克:從今天起,請叫我“馬院士”

SpaceX 首次成功實作海上回收火箭

2015 年 12 月,SpaceX 成功發射了獵鷹 9 号火箭,并且在火箭升空後 10 分鐘成功完成第一級火箭回收任務,這是人類第一個可實作一級火箭回收的軌道飛行器。2020 年 12 月,SpaceX 利用第七次回收的獵鷹 9 号火箭成功發射 Sirius XM 公司的最新無線電衛星,這也重新整理了其可回收火箭的使用次數記錄。

通過回收火箭技術實作成本大幅降低,馬斯克的另一項計劃得以實行,也就是最近一段時間帶來不小争議的「星鍊(Starlink)」計劃。

第一顆星鍊衛星在 2018 年送上太空,2022 年 1 月 SpaceX 完成第 36 次星鍊發射任務,使星鍊衛星的總數超過 2000 顆。SpaceX 已經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許可,可以發射總共 12000 顆星鍊衛星,同時 SpaceX 已經向 FCC 申請,準備再發射 30000 顆。

根據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緻信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對 SpaceX 的第二代星鍊計劃表示擔憂。NASA 在信中寫道,該機構擔心随着星鍊計劃部署的衛星數量增多,碰撞事件的機率可能會顯著增加,進而對 NASA 的科學和載人航天任務産生影響。

NASA 援引資料稱,目前跟蹤的環地軌道上的物體總數為 2.5 萬個(包括衛星和各類太空垃圾),而 SpaceX 的二代星鍊計劃将使軌道上的跟蹤物體數量增加一倍以上。

事實上受到星鍊困擾的不止 NASA,歐洲航天局和中國航天局的太空器安全也曾受到星鍊的威脅。

2021 年底,中國空間站兩次緊急避碰「星鍊」衛星的新聞引起關注。根據中方向聯合國送出的檔案顯示,2021 年 SpaceX 發射的星鍊衛星曾兩度接近中國空間站。第一次發生在 7 月 1 日,第二次發生在 10 月 21 日,出于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兩次實施緊急避碰。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