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棄用沿襲多年的best(最好)說法,改用了“Truly Exceptional Games”表述,稱贊“中國舉辦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會”。
14年後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無論是精彩絕倫的開幕式還是開賽以來各國運動員的高光表現,再次讓北京冬奧會成為了話題頂流。
賽場上是競技實力的比拼,賽場外則是中國制造的崛起。
這其中,最驚豔的莫過于開幕式上令全球觀衆贊歎不已的8K超高清地面顯示系統,由京東方打造,融入人工智能、實時運動捕捉等大量科技元素,展現了科技與美學的完美交融。
可以說,強大的科技實力,造就了這屆精彩的冬奧會 。
值得注意的是,從舉世矚目的開幕式,到一場場精彩賽事,青島制造、青島硬科技元素在本屆冬奧會上随處可見。這其中,既有青啤、海爾、海信、澳柯瑪等青島制造業老“五朵金花”,也不乏中車四方、卡奧斯等青島“新金花”的身影。
而且,出現在北京冬奧賽場上的這些青島制造品牌,出現在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工業網際網路、新材料等更關鍵領域,更注重卡脖子技術突破,這也是青島制造不斷邁向高端的最好注腳。
1
北京冬奧賽場上出鏡率最高的青島制造品牌非青島啤酒莫屬。
2月6日上午,20歲的紐西蘭選手佐伊·薩多夫斯基·辛諾特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單闆滑雪項目女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獲得金牌後,她高舉青島啤酒縱情暢飲,與隊友在皚皚冰雪之上共同暢享奪冠時刻。

2022年北京冬奧會,青島啤酒來到賽場,見證一個個榮耀時刻,成為運動員首選慶功酒。
在這場全球矚目的“冰雪之約”上,青島啤酒成為了山東省唯一一家冬奧會官方贊助商,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贊助商之後,青島啤酒再度攜手冬奧,成為“雙奧”贊助商。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起,青島啤酒陸續與NBA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贊助CBA聯賽、簽約亞冠聯賽,借力體育營銷,青島啤酒打響全球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受到國際消費者喜愛認可,成為名副其實的“舌尖外交官”。
針對北京冬奧會場景,青島啤酒特别設計并推出了冬奧冰雪罐系列,将冬奧會15個官方競技項目巧妙呈現于罐身,花樣滑冰、短道速滑、跳台滑雪、鋼架雪車等冰雪項目的剪影在瓶罐上顯現,兼具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而冬奧冰雪罐系列爆品背後是青島啤酒提前布局的個性化、多元化定制實力。
依托啤酒行業全球首家燈塔工廠,青啤定制業務實作了“端到端”全流程的資料驅動。行業首家視覺識别系統支撐産品智能分揀,二維碼識别準确率近100%,标準産品和定制産品在現有大規模生産線的混線運作,實作了大規模生産線上的個性化柔性生産。
一個技術細節是,青島啤酒定制化産品最小訂單也由3000箱降至15箱,傳遞周期由45天降至20天,滿足消費者小批量定制需求。
在北京、張家口、延慶等冬奧會13個比賽場館,青島啤酒冰雪罐、鴻運當頭、奧古特、白啤、黑啤等多款産品齊齊亮相。創新高品質“冰雪體驗”,充滿中國新年、中國紅等元素産品包裝,讓國際友人頻頻駐足。
“這款青啤紅色罐産品賣得很好,之前有一位外國友人一下子拿了11箱,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補貨。”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從業人員表示。
化身冬奧文化傳播的特使,青島啤酒迅速走紅冬奧會,成為冬奧爆款。
2
青島啤酒的動作不僅在冬奧賽場,還在産品、市場、品牌等多個方面相繼推出了新穎獨特的項目和活動,調動全民參與熱情,推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為了讓更多消費者感受到冬奧以及冰雪運動的“氛圍”,2019年,在北京冬奧會比賽場地之一的張家口密苑雲頂樂園,青島啤酒打造的冬奧體驗之旅——全球首屆“冰上啤酒節”,讓各地消費者見證了時尚冰雪運動與美酒、音樂激情相結合所碰撞出的熱情與活力。
眼下炙手可熱的“冰墩墩”,早在2021年就跟着青啤推出的“冰雪國潮歡聚吧”全國巡展活動出現在18個城市中,和冰山、企鵝等冰雪元素一起,打造冰雪國潮的沉浸式品牌新體驗。
冬奧開幕倒計時50天之際,青島啤酒TSINGTAO1903冰雪文化“主題酒吧”讓消費者們收獲了驚喜,成為冬奧元素滿滿、氛圍濃厚的冬奧打卡勝地。在這裡不僅可以一站式喝到各種各樣新鮮的青島啤酒,還可以感受冰天雪地的冬奧運動氛圍、品嘗冬奧主題菜肴。
在産品與場景之外,“雙奧贊助商”青島啤酒更把傳播冰雪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作為企業的擔當和使命。
比如,攜手冬奧會冠軍楊揚在“人類滑雪起源地”新疆阿勒泰用滑雪滑出了一幅巨型的“雪地宣言”,讓世界看好中國,緻敬冬奧;邀約中國冰雪運動多位世界冠軍參與《冰雪傳奇 冠軍來了》新媒體直播,共話冰雪運動,邀請前國家隊隊員舉辦“冰雪大師課”讓更多的市民與冰雪運動愛好者身臨其境,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
3
除了山東省唯一一家冬奧會官方贊助商青島啤酒,北京冬奧賽場上青島制造的身影随處可見。
依托京張高鐵智能複興号營運經驗和先進技術,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為北京冬奧量身定制冬奧專列。
而“中國首創、世界一流、完全國産”的雪蠟車,由山東省設計完成,卡奧斯牽頭整合内部資源,與康派斯、固特等生态方聯合成立雪蠟車攻堅團隊,參與雪蠟車設計、研發、制造全過程,是大陸首台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産權的雪蠟車。
澳柯瑪為河北崇禮賽場室内U槽場滑雪館提供了制冷、除濕、送新風系統,并在全國首創了“高溫造雪機”,即全季候條件下(環溫35℃以内)實作造雪功能的專業造雪裝置。
北京冬奧會上國家速滑館冰上場館冰面使用了二氧化碳(R744)跨臨界直接制冷系統,這在冬奧會曆史上尚屬首次。其中,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二氧化碳直冷制冰項目,就是由青島海爾開利冷凍裝置有限公司研發并提供的解決方案通過使用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
搭載海信自研畫質晶片的海信螢幕出現在央視演播室、冬奧會B級轉播車等多個系統中,打破日韓等國外企業壟斷,實作了國産替代。
開幕式上主火炬的點燃曆來是冬奧會的“最高機密”,而織起這張“保密網”的則是青島海麗雅集團旗下企業,由其全面負責僞裝網的設計、研制,為主火炬織起三張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特種僞裝網,并在安裝和演練過程中保障僞裝網姿态效果。
4
青島制造閃耀冬奧賽場背後,是青島制造越來越重視研發創新的結果。
近日,科技部中國科技資訊研究所釋出《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青島蟬聯國家創新型城市十強。在細分評價名額方面,青島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提升了18個位次,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與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之比提升了8個位次,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營業收入之比提升了1個位次。
以青島啤酒為例,就在2021年11月5日,以大陸釀酒領域唯一的“啤酒生物發酵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基礎的青島啤酒科技研發中心在青島藍谷正式開建。
在啤酒行業存量市場飽和、“高端化”賽道競争愈發激烈的當下,青島啤酒之是以能持續保持領先優勢,背後就是強大的科研體系支撐。
舉個例子,通過獨創的風味圖譜解析能力,青啤能夠把消費者模糊的、朦胧的口味需求,利用風味圖譜技術轉化為數字化名額,然後通過青島啤酒六大核心技術,将數字化名額轉化為獨特配方和釀造技術,進而制造出一杯杯口感獨特的青島啤酒。
再比如,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火炬編織“保密網”的海麗雅,此前曾參與“蛟龍号”載人潛水器下潛時與母船的“生命之繩”、大陸載人宇宙飛船傳回艙着陸時連接配接傳回艙和降落傘的垂挂吊索、“天問一号”火星探測器成功着陸火星時的着陸傘繩連接配接技術和特種彈性繩索裝備等重大項目中,有着深厚的研發實力。
還有為冬奧會開幕式“測風”的中國海洋大學雷射雷達。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亞運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後,海大雷射雷達團隊再一次服務于國家重大活動保障任務。
同時,在整個冬奧會舉辦期間,海大雷射雷達都将發揮科技助力作用,保障比賽順利進行。
《青島市“十四五”制造業高品質發展規劃》明确提出,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市戰略,争創國家制造業高品質發展試驗區,建設“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打造“工賦青島 智造強市”城市新名片。
規劃還特别在研發投入上設定量化目标,“到2025年,規上制造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1%。”
隻有青島真正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隻有青島制造企業真正重視研發創新投入,青島制造業才能在邁向高端中提供更多高薪崗位、更多稅收,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青島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競速賽中真正實作“全省勇當龍頭、全國進位争先”目标。
從這個角度來說,北京冬奧賽場上青島制造的亮眼表現,開了一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