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石奔向先進制造之城

2月8日,雪後放晴。大冶湖國家高新區,全省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黃石分會場,總投資達801億元的17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锂電池正極材料、多層精密電路闆、物流智能機器人、碳納米管……其中98個屬先進制造業項目,占比達52.1%。

跑好第一棒,拼出開門紅。工業之城黃石,以奔跑的姿态,奮力奔向全國先進制造之城。

黃石奔向先進制造之城

融通高科三期項目投資16億元,打造磷酸鐵锂電池生産基地。(通訊員 張成 攝)

三年時間,從1億到100億

2月8日,開工儀式設在融通高科三期項目工地,土方已平整,挖土機、重型卡車已進場,機器轟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湖北融通高科先進材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锂電池正極材料研發、制造和銷售。三期項目投資16億元,規劃産能為4萬噸磷酸鐵锂、5萬噸磷酸鐵、5萬噸锂電池回收循環利用。

“三年時間,從1億到10億,再到100億,每年十級跳。”融通高科董事長何中林說,一、二期建設曆時5年,已建成10.5萬噸磷酸鐵锂生産線。三期項目将于2022年建成,2023年達産,有望實作130億元營業收入、20億元利稅。

磷酸鐵锂電池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廣泛用于新能源重載車及商務車。随着技術的進步,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正開始争奪三元锂電池占絕對優勢的新能源乘用車領域。何中林說,受益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儲能行業勃興,春節期間開足馬力生産,仍供不應求。

不僅僅是融通高科,一批投資規模大、項目品質高、産業鍊“鍊主”企業,成為黃石重大産業轉型更新的扛鼎力量。

長城科技産業園落子大冶湖高新區,總投資100億元,從事汽車整車、發動機、零部件的研發生産。長城汽車入主,激活了黃石的汽車産業鍊條,東貝鑄造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生産車用材料及制造裝備汽配鑄件。

一塊“闆”朋友圈越來越廣

一季度重點開工項目中,電子資訊産業,成為黃石先進制造業中一大亮點。

“5、6、9三棟廠房2月20号傳遞裝修;7、8兩棟廠房5月1号交工;2、4号兩棟5月底交工;3号樓11月底交工;今年底所有廠房交工。”站在雪後初霁的寒風中,智慧雷射産業園承包商中國二十二冶集團項目經理李磊說,為搶工期,初四便開工了。

智慧雷射産業園項目,由國産光纖雷射器行業龍頭企業——武漢銳科光纖雷射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投建,計劃投資50億元,打造國内一流、全球有影響力的雷射智能制造産業基地。項目全部建成達産後,将實作年營業收入60億元,年稅收6億元。

銳科光纖雷射的落戶,成為黃石電子資訊産業由“闆”向“光”領域延伸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主鍊在武漢、配套在城市圈”戰略規劃,加快建設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示範區、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黃石功能區的重大舉措。

從無中生有的一塊“闆”(PCB即印制電路闆)開始,黃石矢志不渝地向上下遊兩端延伸。開工儀式上,深圳萬基隆電子、展旺産業園、普羅格智芯等一批項目亮相,加上九創電子、聯新顯示、志博信等一批企業的開工投産,将進一步強化對下遊PCB、新型顯示、半導體、新能源動力電池等戰略性産業的支撐,為湖北省實作“光芯屏端網”世界級數字産業叢集戰略目标蓄能添力。

黃石奔向先進制造之城

聯新顯示邊生産邊建設,今年營收有望突破20億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要素圍繞項目轉,服務跟着項目跑

要實作一季度“開門紅”“開門穩”“開門好”,就要全力推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黃石市錨定目标:一季度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增長25%以上,全年完成投資1330億元、增長20%以上。

實作目标,要素保障是關鍵。該市堅持要素圍繞項目轉、服務跟着項目跑,持續深化“四零”(零審批、零收費、零縫隙、零跑腿)改革,打造“先建後驗”更新版。

政務環境便捷高效。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推進一窗通辦、一事聯辦、一業一證改革。推行“網上中介超市服務”,為工業項目免費提供中介服務。通過提前介入、空缺受理、并聯審查、模拟審批制,實作“拿地即開工五證同發”先行區試點。

市場環境寬松透明。“東楚融通”金融資訊平台為企業貸款提供便捷通道。企業水電氣報裝整體審批時間壓縮在9個工作日内。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放寬低壓接入容量至160千瓦,為客戶節省費用9000餘萬元。

開放環境循環暢通。通關一體化改革進一步深化,國際貿易單一視窗使用率達100%。新港公共物流資訊服務平台建成營運,口岸平台功能加快完善。黃石棋盤洲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複設立,“抵港直裝”将企業等待時間壓減為不到1小時。

針對缺工問題,黃石市實施“用工倍增、就業提質、穩崗留工、住房保障、留黃樂業”五大行動,建立區域性用工聯盟,更新零工驿站、駐外招工站10個,通過線上線下招聘、勞務協作、以工帶工等,確定一季度“開門紅”招工1.2萬人以上,全年引進“新黃石人”3萬人以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富春 龔雪 通訊員 丁元拾 李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