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能源保供:山西以使命擔當“燃動”激情

作者:烏金放光彩

能源保供事關經濟發展全局和人民群衆切身利益。山西作為大陸煤炭主産地,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堅定地扛起責任,發揮能源大省的使命擔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能源供應保障,以使命擔當“燃動”激情,成為2021年以來最溫暖人心的注腳。

能源保供:山西以使命擔當“燃動”激情

山西焦煤山煤國際霍爾辛赫煤業公司加緊生産,全力以赴完成保供任務。記者王佳麗/攝

一個莊嚴的承諾

去年9月29日,山西省召開全省四季度煤炭保供中長期合同對接簽訂會,安排部署四季度煤炭保供工作,組織省内有關煤炭企業與江蘇、浙江、福建等14個被保供省(區、市)發電供熱企業進行中長期合同對接簽訂、運力銜接。

根據國家發改委任務分解,中央駐晉煤炭企業将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廣東、遼甯等5個省市,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接廣西、江蘇、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個省(區、市),山西焦煤集團承擔河南省保供任務,華陽新材料集團承擔海南省保供任務,潞安化工集團承擔山東省保供任務,其餘保供任務由各市煤炭企業承擔。

多供一噸煤,多暖一方人。按照要求,供需雙方将嚴格按照任務分工進行合同洽談,承擔保供任務的企業要不打折扣落實保供任務合同量,合同簽訂率要達到100%。供需雙方要将中長期合同分解到月,合理安排發運、接卸計劃,保證月度履約率不低于80%,季度和年度履約率不低于90%。

就這樣,山西站在講貢獻、講大局、講落實的高度,在基本滿足本省民生用煤需求的基礎上,按照“雙控”要求限制高耗能企業用煤,把有限的能源不遺餘力地貢獻出去。面對煤炭保供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全省煤炭系統将思想進一步統一到“全國一盤棋”的高度上來,按照國家和省關于煤炭增産保供穩價的安排部署,合理組織生産,增加資源供給,積極對接使用者,優先組織發運,嚴格合同兌現,切實将保供任務落到實處,加大對各兄弟省份用煤需求的支援和保障力度,發揮能源大省的使命擔當。

一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在人民群衆最需要的關鍵時刻,國有企業必須勇擔重任,切實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確定人民群衆安全溫暖過冬。”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馬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省國資委聯合省國資營運公司和省屬企業,建立了工作專班、日報周報、督導約談、提請報告和考核管理五項工作機制,通過上下關聯、左右協同,切實加強對能源保供工作的組織上司。

一聲号令下,省屬國企積極響應,迅速行動。

為了高品質完成保供任務,晉能控股集團開足馬力加緊生産,協調組織洗選運銷各環節,全力以赴完成煤炭保供任務。10月5日,也就是在山西省簽訂煤炭保供合同5天後,晉能控股集團就發出了第一列保供煤,這也是晉陝蒙地區四季度發出的第一列保供煤。除此之外,該集團還積極拓寬物流運輸通道,利用既有鐵路運輸專用線和煤炭集運站,按照“一礦一策”方略,通過汽運上站、火車發運、輪船下水等多種運輸方式,打通煤礦—煤站—使用者保供運輸通道,積極增加煤炭外運量。

山西焦煤集團認真研究核實每一座生産礦井的能力,合理組織生産,優化采掘接續,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産能,保證主力礦井全部發揮潛能增産增量。該集團積極争取鐵路運力,合理調整運輸結構,采取了“鐵路不足公路補”的鐵路、公路協同關聯保供措施,做到自産資源、社會資源和配煤基地齊發力,努力均衡兌現承諾。

低碳能源、清潔能源也成為保供工作中的一大亮點。作為全省瓦斯供應的主體企業,華新瓦斯集團承擔了山西70%以上的瓦斯供應。為保障瓦斯需求,該集團堅持多管道、多主體籌集資源,大力提升資源保障供應能力,形成了以自産氣、過境天然氣、省内煤成氣組成的多氣源保障體系。按照“應儲盡儲”原則,目前總儲氣量已達7000餘萬立方米,創我省儲氣量曆史最高水準。與此同時,他們着力深化管理機制改革,成立了LNG加工中心,實行集中管控、統一排程,確定資源組織、儲氣調峰、氣化反輸各環節高效銜接,最大限度發揮應急保障作用。

……

這些過去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在各企業不遺餘力的奮鬥中變成了可能。1月9日,從華陽集團能源銷售集團傳來消息,該集團已提前10天完成了保供任務,共發運煤炭170萬噸。

一場關聯的“大考”

有專家分析稱,2022年煤炭供需總體以緊平衡為主,煤炭價格仍在高位震蕩調整。業内人士指出,優化煤電和供熱企業的稅收營商環境可以有效起到穩價作用。

去年,各大煤企聚力保供給,積極做好煤炭保供穩價工作,山西省稅務部門也發揮了稅收職能作用。去年10月1日,省稅務局在全國率先推出支援煤電企業纾困解難稅收措施,確定我省煤電和供熱企業稅費優惠政策“應享盡享”,增值稅留抵退稅“應退盡退”,符合條件的困難緩稅“應緩盡緩”。這些舉措切實緩解了煤電和供熱企業資金壓力和生産經營困難,夯實了産業鍊基礎,保障了全省經濟穩定增長。據統計,山西省全年為納入“電力保供”稅收扶持的煤電和供熱企業辦理減、退、緩稅達15.34億元。

2022年元旦假期,山西省向上海輸送電量810萬千瓦時。這是我省發揮雁淮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互聯大電網的優勢,首次實作晉電入滬。自2017年11月啟動營運以來,我省通過雁淮直流持續擴大晉電外送華東市場,2019年首次實作晉電入浙,2021年外送江蘇電量超過270億千瓦時。

記者了解到,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把確定電力安全可靠供應作為第一責任、首要任務,強化工作組織和責任落實,科學施策、精準發力,堅決打赢電力保供攻堅戰。在滿足省内電力需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提供外送支援,為緩解全國電力供需緊張局面作出了山西貢獻。2021年1月至11月,全省外送電量完成1107.55億千瓦時,超過2020年全年水準。

能源保供對于山西就像一場需要各方關聯的“大考”,但是從政府到企業再到地方,山西沒有一絲退縮。春節期間,來自山西的優質動力煤源源不斷地發出,在公路、鐵路部門協同關聯下,正加速運往全國最需要它的地方,繼續發光發熱,産生其應有的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