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市東城區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國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作者:非非老師講國文

北京市東城區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國文試題

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據統計,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達到249.8億元,網絡文學使用者規模達4.6億人。日均活躍使用者約為757.75萬人。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表示,網絡文學曆經20多年快速發展,作用和影響力越來越大。

近年來,充滿活力的網絡文學作品成為影視、遊戲、動漫、有聲讀物等文化産業的重要内容源頭。例如,除了将作品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很多作品還以二次元的方式和使用者見面,動漫平台上排名前100位的改編類作品中,60%以上都是從網絡文學改編而來。相比傳統的靜态文本,網絡文學具有其獨特的消遣性、陪伴性和互動性,這也是網絡文學發展的一大優勢。目前,網絡文學已成為文娛産業重要的内容素材,IP改編影響日益擴大。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IP改編量為8059部,其中改編為影視劇、動漫、遊戲、紙質出版物和其他類的共有724部,僅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目就達140部,網劇中網絡文學改編比例達到六成以上。網絡文學也成為中國文化産品出海最大的IP來源。《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研究報告》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市場的規模已達11.3億元,海外使用者達到8316.1萬人,預計今年仍将翻倍增長,突破30億元人民币大關,使用者規模也将達到近1.5億人。

據統計,在網絡文學活躍使用者中,“95後”讀者已占據54.5%的份額,70%的活躍使用者年齡在30歲以下,付費使用者中“90後”付費占比已經超過使用者總量的60%。在讀者群體年輕化的同時,新生代網絡作家群體也正迅速崛起。中國作協的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各文學網站的簽約作者有約60萬人,職業作者數以萬計,已有1萬多人加入了省級以上的作協和網絡作協,創作主力是“90後”。有資料顯示,2020年新增網絡文學作家近八成是“95後”。

大陸網絡文學作者數量已達1750萬人。與文學史上作家寫作動機不同,這些網絡文學作者中的絕大部分人将寫作作為謀生手段,從事商業化寫作,以取悅和迎合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事實上,無論哪個類型的網絡小說創作,除了基本的文學基本功之外,本質上都需要相應的曆史哲學、地理人文、科學技術、日常生活等知識作為文本血肉和内容底料。網文寫作畢竟不同于哲學玄思和科學實驗,這是以“人”為本的一項工作。“文學即人學”,是以網絡文學作者隻有深入實踐、增長閱曆、拓寬視野,方能寫出與時代同振、與社會同頻、與人心同鳴共情的優秀作品。

2020年12月30日,中國作協組織136位知名網絡作家發出《提升創作品質侶議書》。2021年4月23日,中國作協召開全國網絡文學重點網站聯席會議,共同拟定并釋出了《提升網絡文學編審品質倡議書》。這些舉措必将對網絡文學作者尤其是頭部作者産生積極影響,這也意味着将全面提升網絡文學作者的職業素養。

(取材于《2020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和葉子、李安、何弘等的文章)

1.根據材料一,下列說法不正确的一項是( )

A.中國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快速發展,形成了相當大的市場和使用者規模。

B.中國網絡文學具有獨特優勢,日漸成為很多文化産業的重要内容源頭。

C.中國網絡文學的作家、讀者群體年輕化,“90後”已經成為真正的主力。

D.中國網絡文學讀者群體的年輕化導緻了新生代網絡作家群體迅速崛起。

2.下列對材料一的了解與推斷,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消遣性、陪伴性以及互動性的優勢,推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

B.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市場和使用者規模都将有望比國内翻倍增長。

C.多數網絡文學作者取悅使用者、迎合使用者需求,從事商業化寫作。

D.網絡文學重點網站聯席會議的倡議将促進網絡文學作者自我提升。

材料二

近年來,在世界觀和作品架構上,幻想類作品開始重視邏輯性和專業性,“硬核”成為網絡作家的自覺追求。網絡幻想、曆史類創作開始向表現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發展,作品價值觀也更積極健康。從内容特點看,網絡文學的内容題材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現實題材創作熱度持續,在網絡文學作品中占比進一步提升。網絡文學的現實題材創作幾乎涉及社會各個領域,這些作品有的從大處着眼展開宏大叙事,全面表現新中國建設特别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有的從小處着筆,描寫小人物的不懈奮鬥。《明月度關山》《大山裡的青春》書寫貧困山區支教青年的故事;《白紙陽光》表現百姓生活,探索新型社群管理模式……這些優秀現實題材作品,生動反映時代生活,拓寬了網絡文學題材範圍。

提升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品質,最重要的是要在尊重“爽文化”的“悅讀”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彰顯文學的精神價值,蘊含理想精神與現實情懷。網絡文學觀照現實,歸根結底是關涉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是生命力的體驗與老顯,是藝術顯現的審美之光。網絡文學的遺傳密碼是“人的學問”,應為人民而作、為偉大時代而作。網絡文學要與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現實題材叙事要符合生活規律、情感邏輯、曆史規律,藝術表現要極富感染力,充滿藝術生機。

網際網路媒介在成為文學創作的新挑戰和新契機之時,也在同步改造文學評論的寫作形态和傳播機制,文學評論同樣需要接受群眾、社會、市場的檢驗,進而深刻探尋自身的藝術性、真理性、評價标準和工作方法。

“網絡文學歸根結底是文學”,文學創作和生産的基本邏輯要求網絡文學必須同時服從社會的、藝術的規約和價值評判,這就意味着網絡文學應該是新時代文藝民主、文藝生産力和創造力解放條件下的精神文化工作坊、新家國。評論家們必須要把篩選、評論、闡發、定位好一批網絡文學的精品作為一項基本工作。目前來看,既要加強治理也要加強設計,既要尊重網絡文學中閱聽人和産業的特征,更要補短闆、重權衡。最終完成中宣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所說的,“用好網絡新媒體評論平台……推勁專業評論和大衆評論有效互動”“有力引導典論、市場和大衆”,讓網絡文學能“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

(取材于禹建湘、葉子、夏烈等的文章)

3.下列對材料二的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注重邏輯、表現傳統、關注現實,是網絡文學近年的變化。

B.尊重“悅讀”需求,就能提升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品質。

C.文學創作和文學評論都受到了網絡媒介的影響,有所變化。

D.精品網絡文學必須要服從社會的、藝術的規約和價值評判。

4.根據以上兩則材料,簡述如何促進中國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三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一)

顔淵死,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椁。吾不徒行②以為之椁。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顔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顔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取材于《論語·先進》)

子遊問喪具。夫子曰:“稱③家之有亡。”子遊曰:“有無惡乎齊?”夫子曰:“有,毋過禮;苟亡矣,斂首足形,還葬,縣棺而封,人豈有非之者哉?”

(取材于《禮記·檀弓上》)

注:①顔路:顔回之父,字路,家貧。②徒行:指無車而行。《禮記·王制》:“君子者老不徒行。”③稱:符合。

(二)

墨者夷之①因徐辟而求見孟子。孟子曰:“吾固願見,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見,夷子不來!”。

他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不直,則道不見;我且直之。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愛民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

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彼有取爾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颡有泚②,睨而不視。,蓋歸反蘽梩③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憂然為間曰:“命之矣。”

(取材于《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墨者:信奉墨家學說的人。夷之:姓夷名之。②颡:額頭。泚:出汗。③蘽梩:盛土的箕和挖土的鍬。

(三)

莊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椁,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殊玑,萬物為賷送。

弟子曰:“吾恐烏鸢之食夫子也。”

莊子曰:“在上為烏鸢食,在下為蝼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取材于《莊子·列禦寇》)

5.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确的一項是( )

A.稱家之有亡 亡:同“無”,沒有

B.古之人愛民若保赤子 保:愛護,保護

C.施由親始 施:施行

D.奪彼與此 與:和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亦各言其子也 何其偏也

B.有棺而無椁 睨而不視

C.以吾從大夫之後 以薄為其道也

D.墨之治喪也 恐烏鸢之食夫子也

7.下列對文中語句的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顔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椁

顔路請求把孔子的車子做成顔淵的外椁

B.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

難道夷子以為不薄葬就不可貴了嗎

C.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于面目

那汗,不是流給别人看的,而是心中的悔恨在面目上的流露

D.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

我陪葬的東西難道還不齊備嗎?為什麼加上這些東西

8.下列對夷之和孟子辯論的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孟子認為夷之倡導薄葬,卻厚葬自己的父母,并沒有真正做到愛無差等,夷之的言行是自相沖突。

B.夷之引用“若保赤子”是為了證明儒家和墨家在愛有無差等上認識不同,但自己厚葬父母沒有錯。

C.孟子認為愛是有差等的,就像愛兄長之子和愛鄰人之子的差別一樣,夷之是無視親人與他人的差別。

D.孟子借曾有人不埋葬父母,見父母遺體被毀而心生愧疚最終也會埋葬的故事,說明厚葬父母有道理。

9.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孔子、莊子的言論,簡述其中反映出的主張或思想。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潇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10.下列對本詩内容的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一個“生”字,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

B.“江天一色無纖塵”八句由人見月、月照人,慨歎明月永恒,生命代代不息。

C.“玉戶簾中卷不去”兩句寫月色撩人,具體地表現出遊子、思婦的綿綿愁緒。

D.“昨夜閑潭夢落花”八句詩人運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遊子的思歸之情。

11.這首詩主題内涵豐富,下列詩句與本詩所涉主題傾向不同的一項是( )

A.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謝靈運《歲暮》)

B.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

C.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D.明月不谙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鵲踏枝》)

12.“不知江月待何人”中的“待”字曆來為人稱道,請結合你對詩意的了解對其進行賞析。

四、混合默寫

13.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①《<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君子應勤勉做事而謹慎言談,并向有道德的人學習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豈曰無衣?______________。王于興師,修我甲兵,______________。(《詩經·秦風》)

③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如青絲暮成雪。(《将進酒》)

④蘇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與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将軍。(《燕歌行》)

⑥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憑箜篌引》)

⑦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錦瑟》)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

五、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題。

五台山随感

①因為有好長一段時間缺雨,時今雖然已經進入了五月,而且也過了“立夏”節,但五台山下仍然未曾出現應有的綠色。汽車在土築的公路上奔馳,緊跟在後面的是一股一股的黃色的雲層。這單一的色調不僅加強了幹燥感,也使人覺得荒涼。我記得在印度和非洲某些地區曾經看到過類似的景象:伴随着這景象的總是生活的艱苦,鬥争的嚴酷與大自然不時送來的饑荒。

②一二九師在太行山發動群衆,開展遊擊戰争,創造了晉冀豫抗日根據地。五台山這一帶便成了一個中心。這裡新發展起來的人民自己的武裝,以這個中心為基地,又逐漸擴散開來,向察南冀西挺進。在挺進的過程中他們也一面發動群衆,一面開展遊擊戰争,又創立了北嶽根據地。事實上,中國早期的革命根據地沒有哪一個不是在貧瘠地帶建立起來的。這裡的人民,在自然條件苛刻、生存鬥争尖銳、窮得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還得騰出最強壯的勞動力去參加抗日軍隊,保衛國家;同時又要建立政權,推進革命。這是一種幾乎不可能的事,但這裡的人民卻把它變為真實。

③當時五台山下的人民所要對抗的,除了當地的反動勢力以外,還有用現代化武器裝備起來的日本侵略軍。這裡的人民不僅奇迹般地活下來了,而且還越戰越強,建立起了邊區政府和邊區銀行這類的正規行政設施,還推行了中國曆史上過去從沒有過的真正民主制度“三三制”,實行了減租減息,開展了生産運動和經濟文化建設。

④我走過設定在一個小村裡的邊區政府舊地,舊邊區銀行就在隔壁。這樣近,我當然要去看一下。這是一個比較空曠的農家院子,在一座山的腳下。它現在已經成了附近莊稼人存放糧食和農具的公房。這裡有一家作為看守的住戶。戶主——一個老年農民告訴我,這裡還留下一件銀行的遺物,并且主動地領我去參觀:就在他住房的上首,立着一扇寬闊的木門——其厚度約有四五寸;門上扛着一條又長又粗的橫木,上面挂着兩把大鎖。主人把鎖打開,花了一些氣力才把那扇厚門挪動。門下約有一個十級的台階,引向下面一個約十米見方的地下室。這就是銀行的金庫,是存放作為邊區紙币儲備金的地方。現在是空無一物,并沒有什麼特别引起人的注意的東西,但它堅固的牆壁和幹燥的地面卻引起我許多聯想:在當時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邊區政府卻是這樣重視金融工作和邊區紙币的威信,把儲備金就像保護眼珠似的在這樣一個安全的處所保護起來。可以想象,當初對這個金庫的保衛也一定是很嚴密,而那時卻是一個那麼兵荒馬亂的時刻!

⑤在邊區銀行和邊區政府之間有一個叫作耿鎮的村子。這裡當年曾設立過一個醫院,就是“白求恩醫院”。事實上它不過是一個村屋,所謂“醫院”的裝置真是簡陋得可憐!——也可以說是根本沒有。但許多受了傷的戰士卻曾不斷地從前方被轉移到這裡來,接受急救的手術,而且大多數戰士都是很快地得到恢複,又回返前線。這裡的治療在當時是“現代化”的,因為白求恩是個“現代化”的醫生。但他所使用的“現代化”醫療工具,大多數是白求恩大夫用當地的木頭制成的。

⑥離這個醫院不遠,一個叫作松岩口的小村裡,還有一個“模範病室”。那也是白求恩大夫主持的。他不僅對那裡附近的老鄉們進行最精心的治療,還在那裡訓練成批的、稱職的、具有高度責任感的醫務人員。最後,白求恩把自己的軀體和心靈永恒地留在中國,在這落後和原始的中國土地上。

⑦這使我想起當時戰火紛飛的三十年代——世界性的民主與法西斯、文明與野蠻搏鬥的三十年代。這場大搏鬥是由日本軍閥于1931年“九·一八”在大陸東北發動的,接着就蔓延到了歐洲,以西班牙戰争為焦點。白求恩的首次行動就是參加這場搏鬥,地點就正是在西班牙。他接着來到中國,參加八路軍的工作,也正是這個行動合乎邏輯的發展。它是由當時在世界知識界中湧起的一股澎湃的浪潮所推動的——一股保衛人類文明、民主和自由的浪潮。具有進步傾向的知識分子,放棄自己優越的生活條件,幾乎都投身進去了。

⑧“白求恩們”和五台山下的人民,勇于為正義、為人類的進步而鬥争,在必要時,甯可付出自己的生命。這個傳統,在世界的範圍内,當人類文明面臨着毀滅的挑戰;在一個國家的範圍内,當民族的命運到了危急的關頭,就爆發成為改變曆史程序的行動。

⑨我想,我現在正在凝望着的這片五台山的黃土高原,今天的和平局面與當年像八路軍這樣的革命隊伍在這裡所展開的艱苦工作分不開——其中當然也有白求恩的一份。

⑩這個黃土高原,聯系着整個世界,是和現代世界的曆史程序分不開的。

(取材于葉君健同名散文)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這單一的色調不僅加強了幹燥感 幹燥:枯燥無趣

B.它堅固的牆壁和幹燥的地面 幹燥:沒有水分

C.這裡的治療在當時是“現代化”的 “現代化”:先進,有效

D.但他所使用的“現代化”醫療工具 “現代化”:簡陋

15.下列對文章的了解與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第①段,作者從眼前的單一色調聯想到曾看到過的類似景象,借此說明五台山人民抗戰時條件的艱苦和鬥争的殘酷。

B.第⑤段,“白求恩醫院”裝置的簡陋與急救手術治愈傷者的效果形成鮮明對比,突顯出白求恩及其戰地醫院的重要性。

C.第⑧段,作者認為具有進步傾向的知識分子為正義、為文明而鬥争和無私奉獻,是一種優良的傳統,改變了曆史程序。

D.第⑩段,作者認為五台山雖然地處黃土高原,落後偏僻,卻始終受到外部世界影響,是世界曆史程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6.作者在第④段寫舊邊區銀行有何用意?

17.這篇散文飽含作者豐富深邃的情感,請結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六、選擇題

18.下清單述中,不存在邏輯錯誤的一項是( )

A.十幾年來,李家村通過植樹造林,挖溝防風固沙,終于基本上根除了風沙災害。

B.有人認為科學家終日埋頭科研,不近人情,而事實卻是對這種偏見的最好說明。

C.對學生們來說,閱讀是積累知識,培養能力,塑造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D.某網站就居民關注的社會問題和收入配置設定、居民住房、社會治安等展開了調查。

七、命題作文

19.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作。

強國有我,源自中國共産黨建黨百年天安門廣場慶典上青年學子的莊嚴宣誓。百年風雲激蕩壯闊征程,百年奮鬥鍛造青春力量。“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是青年一代對黨和人民許下的莊重誓言,彰顯着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請以“強國有我”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記叙文或議論文。将題目寫在答題卡上,并在答題卡上選擇文體。

要求:(1)記叙文:思想健康,内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議論文:論點明确,論據恰當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參考答案:

1.D

2.B

3.B

4.(1)就創作者而言,要深入實踐、增長閱曆、拓寬視野,寫出與時代同振、與社會同頻、與人心同鳴共情的優秀作品。

(2)就作品而言,要拓寬網絡文學題材範圍,要樹立積極的價值觀,提升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品質。

(3)就評論家而言,要把篩選、評論、闡發定位作為基本工作。

(4)就作協組織而言,要加強治理也要加強設計,既要尊重網絡文學中閱聽人和産業的特征,更要補短闆、重權衡。

【解析】

1.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中國網絡文學讀者群體的年輕化導緻了新生代網絡作家群體迅速崛起”錯誤,強加因果,材料一第三段說的是“在讀者群體年輕化的同時,新生代網絡作家群體也正迅速崛起”,二者之間并無因果關系。

故選D。

2.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推斷材料内容的能力。

B.“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市場和使用者規模都将有望比國内翻倍增長”錯誤,材料一第二段說的是“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市場的規模已達11.3億元,海外使用者達到8316.1萬人,預計今年仍将翻倍增長”,這是海外市場前後兩年自身的比較,并非是和國内的比較。

故選B。

3.

B.“就能”錯誤,材料二第二段說的是“提升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品質,最重要的是要在尊重‘爽文化’”的‘悅讀’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彰顯文學的精神價值,蘊含理想精神與現實情懷”,尊重“悅讀”需求是最重要的一點,但并非唯一的一點。

5.D

6.D

7.A

8.B

9.材料一中,孔子認為禮先于情,凡事要與禮合才可以與情合。材料三中,莊子認為面對生死要順其自然。

5.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D.句意:搶了烏鴉、老鷹的口糧去喂給螞蟻。“與”,動詞,給。

6.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其”,代詞,自己的;表感歎語氣,那麼。

B.“而”,連詞,表并列;連詞,表修飾。

C.“以”,連詞,因為;介詞,把。

D.“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顔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椁”意思是“顔路請求孔子把車賣了給顔淵做一個外椁”,“請子之車”是請求孔子把車賣了,不是“把孔子的車子做成外椁”。

故選A。

8.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是為了證明儒家和墨家在愛有無差等上認識不同”錯誤,“儒者之道,古之人愛民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意思是“儒家的學說認為,古代君王愛護百姓就好像愛護嬰兒一般。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我以為便是,人們之間的愛沒有親疏厚薄的差別,隻是由雙親開始實行罷了”,夷之用“若保赤子”是想要說明墨家的兼愛之說和儒家學說并不沖突。

9.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概括作者觀點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包含兩件事,一是孔子對于厚葬顔淵的态度。孔子與顔淵雖為師生卻情同父子,他不同意把自己車子賣掉來為顔淵買外棺,不是舍不得車,而是因為禮制規定,大夫出門必須用車,而且禮以儉為宜。故孔子雖然對顔淵之早逝很悲恸,卻始終不忘禮,不肯喪失原則性。認為要合乎“禮”。二是孔子對于喪具規模的觀點,孔子認為喪具規模的大小要符合家中的實際情況,“如果财力雄厚,也不可超過禮數的規定。如果财力不足,隻要衣被能夠遮擋住身體,斂畢就葬,用手拉着繩子下棺,如此盡力而為,也不會有人怪他失了禮數”。通過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孔子對于“禮”的态度。

材料三是講述莊子對于“弟子欲厚葬之”的态度,莊子認為“在上為烏鸢食,在下為蝼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與其這樣偏心,何不順其自然。在莊子看來,生命的一切自然而然,不須人為進行修飾,他反對厚葬,認為應該順其自然。

參考譯文:

顔淵死了,他的父親顔路請求孔子把車賣了給顔淵做一個外椁。孔子說:“不管有才能還是沒才能,說來也都是各自的兒子。孔鯉死了,也隻有棺,沒有椁。我不能賣掉車子步行來給他置辦椁。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是不可以徒步出行的。”

顔淵死了,孔子說:'唉!上天是要我的命呀!上天是要我的命呀!”

顔淵死了,孔子的學生們想要厚葬他。孔子說:“不可以。”學生們還是厚葬了他。孔子說:“顔回把我當父親一樣看待,我卻不能像對待兒子一樣看待他。這不是我的意思呀,是那些學生們要這樣辦。”

子遊向夫子問及關于死人送終物品的數量問題,夫子說:“符合家中的實際經濟情況就可以。”子遊說:“怎樣才能掌握其中的标準呢?”夫子說:“如果财力雄厚,也不可超過禮數的規定。如果财力不足,隻要衣被能夠遮擋住身體,斂畢就葬,用手拉着繩子下棺,如此盡力而為,難道有人會怪他失了禮數嗎?”

墨家信徒夷之憑着徐辟的關系要求見孟子。孟子說:“我本來願意見他,不過我現在正病着;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夷子便沒有來。

過了一段時間,他又要求見孟子。孟子說:“我現在可以見他了。但不直截了當地說,真理不能明白地顯現。我就直說了吧。我聽說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的辦理喪事,以薄葬為合理;夷子也想用這一套來改革天下,難道會認為薄葬不對而認為薄葬不高貴嗎?但是夷子埋葬父母親卻很豐厚,那便是拿他所看不起的東西來對待父母親了。”

徐子把這話轉達給夷子。夷子說:“儒家的學說認為,古代君王愛護百姓就好像愛護嬰兒一般。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我以為便是,人們之間的愛沒有親疏厚薄的差別,隻是由雙親開始實行罷了。”

徐子又把這話告訴了孟子。孟子說:“夷子真以為人們愛他的侄兒和愛他鄰居家的嬰兒一樣的嗎?夷子隻不過抓住了一點:嬰兒在地上爬行,快要跌到井裡去了,這自然不是嬰兒的罪過。況且天生萬物,隻有一個本源,夷子卻以為有兩個本源,道理就在這裡。大概上古曾經有不埋葬父母的人,父母死了,就擡着扔到山溝裡。過了些時候,再經過那裡,就發現狐狸在撕咬着,蒼蠅蚊子在咀吮着那屍體。那個人不禁額頭上冒出了汗,斜着眼睛,不敢正視。這一種汗,不是流給别人看的,而是心中的悔恨在面目上的流露。大概後來他回家取了籮筐鏟子把屍體埋了。埋葬屍體誠然是對的,那麼,孝子仁人埋葬他的父母,自然有他的道理了。”

徐子把這話又轉達給夷子,夷子十分怅惘地停了一會,說:“我懂得了。”

莊子快要死的時候,弟子們打算厚葬他。莊子說:“我以天地為棺椁,以太陽和月亮為連璧,把星星當作珍珠,把萬物當作陪葬品。我的喪葬用品難道還不齊備嗎?還有比這更好的麼!”

弟子們說:“我們擔心烏鴉和老鷹吃掉你屍體!”

莊子說:“天葬讓烏鴉和老鷹吃,土葬讓蝼蛄和螞蟻吃,從烏鴉老鷹那裡奪過來給蝼蛄螞蟻,為什麼這樣偏心呢!”

10.C

11.A

12.“不知江月待何人”,“待”,運用拟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表達了江月有恨,流水無情,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别恨。

10.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了解和賞析能力。

C.“具體地表現出遊子、思婦的綿綿愁緒”錯誤。這兩句中,通過“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故選C。

11.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主旨的把握能力。

本詩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别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甯靜的境界。

A.這倆句是殷憂不寐的詩人歲暮之夜所見所聞,分别從視、聽感受上寫出歲暮之夜的高曠、蕭瑟、寒凜、凄清。明月映照積雪的清曠寒冽之境象,似乎正隐隐透出詩人所處環境之森寒孤寂,而朔風勁厲哀号的景象,則又反映出詩人心緒的悲涼與騷屑不甯。在這樣一種凄寒凜冽的境界中,一切生命與生機都受到沉重的壓抑與摧殘。與本詩所涉主題傾向不同。

12.

本題考查學生的煉字能力。

“不知江月待何人”,這是緊承上一句的“隻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待”,運用拟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月以人的動作,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别恨。

13.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與子同裳 與子偕行 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從來豈顧勳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憑中國彈箜篌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鬓已先斑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的字有:慎,焉,裳,偕,鏡,惟,刃,勳,啼,箜,篌,鵑,鬓,斑。

14.C

15.D

16.(1)内容上,寫舊邊區銀行實際上表達了對五台山人民的崇敬之情;同時豐富了文章的内容,升華了文章的情感;(2)結構上,承上啟下,承接上文關于五台山人民建立起正規行政設施的描寫,又為下文寫“白求恩醫院”做了鋪墊。

17.(1)表達了作者對五台山地區環境惡劣,人民生活艱苦的同情;(2)表達了對五台山革命根據地的人民在對抗自然的艱苦鬥争中仍然積極抗日、不忘保家衛國,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大無畏精神的無限贊美和崇敬;(3)表達了對白求恩無私幫助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的感激、感動和贊美;(4)表達了對向白求恩一樣的進步知識分子為了保衛人類文明、民主和自由而做出自我犧牲的崇敬之情;(5)表達了對人民的進步力量可以改變曆史程序的自豪之情。

14.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

C.“先進”錯誤,結合“事實上它不過是一個村屋,所謂‘醫院’的裝置真是簡陋得可憐!——也可以說是根本沒有”“他所使用的‘現代化’醫療工具,大多數是白求恩大夫用當地的木頭制成的”,可見這裡的“現代化”并不是指治療的“先進”。

15.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内容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D.“卻始終受到外部世界影響”錯,原文是“這個黃土高原,聯系着整個世界,是和現代世界的曆史程序分不開的”,此句指的是五台山是當年白求恩戰鬥過的地方,當年五台山的戰鬥屬于世界性的民主與法西斯、文明與野蠻搏鬥中的一部分。并不是說五台山“始終受到外部世界影響”。

18.C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基本上”與“根除”沖突,錯誤。

B.“說明”與“偏見”意義上不搭配,“說明”帶有正面的肯定“證明正确”的意思,可以改為“然而事實卻是對這種偏見的最好駁斥”。

D.不合邏輯,“社會問題”包括“收入配置設定、居民住房、社會治安等”,不能與之并列,可删掉“社會問題”或将其移至“等”後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