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史知今,廣西各地曆史解說,少為人知的地方志曆史,歡迎關注!
東蘭,這是個有曆史的地名,元代改名,這裡自古也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域,是以地方的風俗習慣也自成一體,還是有很多說法的。
就像現在東蘭縣地方舊志所載,當地的春節舊俗還是很豐富的,也很有區域代表性。
春節也是東蘭民間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竈君的習俗,直到除夕前,都是各種過年的準備。
特别是壯族有個“殺年豬”的習俗,但是,這幾天裡,隻有臘月二十八是不适合殺豬的,按當地民間傳統,要是在二十八殺豬,那以後養豬都不能養得成的。
到除夕時,一般是晚上進行祭禮,拜祖宗、祭接竈君、煮粽子、舂糍粑,合家盛宴,反正一路下來,除夕就是最忙的時段;晚上大人們圍着火塘守歲,那小孩子是得夜讀的,“學業上進”之意;而女子呢,則夜做針線活,有心靈手巧之間。總之這一夜全家都不眠,各做各的事,準備第二天的事情,講古論今都可以。
另外以前還有一支瑤族,叫努努瑤,民族習慣在除夕這一天是不能吃糍粑的,有所忌諱。
到大年初一一早,隻要聽到村裡的第一聲雞叫,全村才争着放鞭炮,接下來男孩子去爬柱子,意指長高長大;女孩子則争着去挑水,并要喝上第一口,這叫“伶俐水”,喝到這水的女孩子必定是最聰明能幹的。
壯族的大年初一,凡事也講究好兆頭,如果違例,那也是預示着全年都不順利。如女人不能比男人先進門,孩子也不能啼哭,不然會影響當年的财運,諸事也不順;新年的第一次起火,要慢慢的引燃,千萬不能口吹,不然預示着當年會有風災;中午也不能午睡,有懶惰之意;不能吵架,講不吉利的話,否則家庭不興旺;東西不能外借,怕傾家蕩産;不能掃地,也不能送紅布,紅紙給他人,這都是家财外流的意思。
這幾天也不能在外面曬衣服和布料,怕招鹞鷹抓雞、鴨,這也是當地生态環境所總結出來的習俗;還有初一至初九忌作磨米、舂米、劈柴,等等,會發出較大聲響活動,哪一天有這種聲響,那意思就多了,初一、初二解釋為六畜不旺,家财受損及農事遇風災,初三垮地,初四垮田,初五垮水車……反正每天都有不同的不吉利的說法,能避免就盡量避免,該做的事能在除夕前做完就做。
東蘭漢族人家的春節舊俗,除了大部分和當地壯族類似,還有一些“獨特”的說法。
除夕時就要把垃圾堆到門外焚燒,還要加柴草,燒得越旺越好,并且要燃到深夜,這樣在來年就不會出現鹞鷹抓雞的事情了,同樣的,家裡的竈爐中的火也是一夜不能熄滅,一定要燒得旺,這樣來年家業才能興旺。
年夜飯,東蘭漢族又叫“年庚飯”,除了和各地一樣,是豐富的團圓大餐外,必須要上一樣,那就是煮熟的整張青菜,叫長命菜,在座的,一人吃一整張。
“年庚飯”還會進行一場“豆蔔”,就是備好十二個加滿水的杯子,對應一年的十二個月,杯中各放入一粒黃豆,初一早上再來看結果,如果代表哪一個月的杯中黃豆沒有發漲,或是發漲不明顯,那說明當月會有旱情,并且很嚴重。
初一早上,得由家裡的男人先起來,拿斧子在中堂柱子敲三下,然後念:先開門,“天無忌,地無忌,年月日時無忌”,這才能打開大門,代表着新一年“出行大吉”;另外,淩晨也得由男人去争挑第一桶水,争到了,那這家人養雞肯定是最好的。大年初一一般男人可以串門,女人不能串門。
正月十五日,對壯族人家來說,也是非常重視的,一樣有節日大餐,但當天必定要有湯圓。 當地漢族則有“三十晚的火,十五晚的燈”的說法,天黑後要點上一對蠟燭,燭将盡随點一盞茶油 燈,燃亮通宵,還在大門上挂一個花燈籠。
東蘭這裡,雖說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春節習俗,但有一個節,算是壯家節日,是在東蘭境内紅水河邊影響是最大,最廣,也最重視的,那就是——螞[蟲另]節,同時這個節日也是周邊幾個縣市最為流傳的習俗之一。
螞[蟲另]就是青蛙,這是壯家一個很古老的節日。這個節日怎麼來的呢?
有一個說法,傳說古時假,有一個叫牙遊的壯家婦人,住在雷亂塘邊,塘裡的螞[蟲另]沒日沒夜的叫,害她睡不安穩,于是她氣不過,燒開水就倒入塘中,把塘裡的螞[蟲另]燙死了很多,存活的螞[蟲另]當然覺得很冤了,畢竟這是自己的生活習性,于是上天告狀,玉帝于是懲罰牙遊把塘裡的螞[蟲另]屍骨分開送去周邊的各個村屯,并要當地人埋葬祭祀,慢慢的,就形成這個螞[蟲另]節了。
螞[蟲另]節不是固定哪一天,而是一個時間段,從正月初一到二月初,并且是有一個過程的。
簡單說,就是大年初一,抓螞[蟲另],大年初二本村屯祭螞[蟲另];正月十五則到螞[蟲另]墳前舉行祭禮;因為當年牙遊送螞[蟲另]屍骨到各村屯的時間不同,是以村屯舉行葬螞[蟲另]儀式的時間就不同,基本是正月二十七到二月初七這幾天,而鄰近有地方當年因為分不到屍骨,是以也沒有這個節日。
舉行螞[蟲另]節的各村屯,對待這個節日也是不同态度的,規模大小不一,有的村有數千人參加,衍生出來的活動内容也很多,會有各種化裝表演,主要是扮成“螞[蟲另]公”,“螞[蟲另]婆”,“螞[蟲另]仔”,還有各種角色,總之一切扮演活動,或歌或舞,都是為了來年各種順利。
螞[蟲另]節的終極活動,就是對歌。内容方方面面都有,但最重要的,自然是青年男女的戀愛對歌了,這可是找對象的重要活動,會一直唱到天明才結束。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
廣西抗戰史料:各縣市抗戰時期資料系列文章(文末附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六十九)——東蘭縣抗戰資料
廣西人文:春節舊俗四——梧州岑溪縣
廣西人文:春節舊俗五——北海合浦縣
廣西人文:春節舊俗六——防城港防城縣
廣西人文:春節舊俗七——貴港貴縣
廣西人文:春節舊俗八——欽州浦北縣
廣西人文:春節舊俗九——玉林鬰林縣
廣西人文:春節舊俗十——百色那坡縣
廣西人文:春節舊俗十一——賀州賀縣
廣西人文:祭祖三大節之小議七月十四話風俗,你知道多少
廣西人文:簡說除夕習俗一二,看春晚并不是主流活動
廣西人文:八月初二話社日,春社祈,秋社報,簡說桂平的食社文化
桂平:二月初二食社
桂平過年舊俗一二
桂平:這些桂平的新年舊俗,你知道嗎?
桂平人文:笑睇餃子霸北方,一镬米粽講風俗,桂平的年粽味道
桂平人文:淡淡的年味,淡淡的談——曾經的年味,曾經的風俗
桂平人文:漸行漸遠的傳統民俗——冬至的那些儀式還知道多少?
桂平人文:史說桂平七月半中元節風俗
桂平:七月十四鬼節風俗多傳統
桂平人文:再說清明西山拜山,再說清明風俗
桂平:大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