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看待谷愛淩媽媽的教育方式#谷愛淩的媽媽,其教育方式,綜合而言,是尊重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了家庭教育規律。家庭教育

作者:娛樂公園

#如何看待谷愛淩媽媽的教育方式#

谷愛淩的媽媽,其教育方式,綜合而言,是尊重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了家庭教育規律。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陪伴。

陪伴,分為兩個部分,說是兩個“部分”,是因為其是共存的交織,不割裂。

一是時間上的陪伴,即要盡可能多地找時間陪伴孩子。或許會有家長說,自己确實很忙,确實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錯了。真正的時間上的陪伴,是讓孩子最經常地感受到家長的關愛型存在——不在身邊可以打電話,沒法打電話可以留言,甚至可以寫信……不是有沒有方法的問題,是想不想的問題,是頻率的問題。谷愛淩的媽媽,一直陪伴着孩子,即便孩子比賽的時候自己因為擔心不敢去看,也總是陪着。

二是角色上的陪伴,即要固定和變換自己的角色。

固定,指的是家長要時刻牢記自己永遠是孩子的靠山,更是孩子最後的靠山,這靠山不是說孩子做什麼都去支援,而是讓孩子對家長永遠有歸屬感,最簡單地說,當孩子經曆痛苦、失敗的時候,可以在家長那裡找到安慰、鼓勵、支援,最起碼可以找到一口熱乎飯,卻不是單純地指責、呵斥,更不應該是不管不問的冷漠——這對孩子的傷害是最大的。谷愛淩的媽媽,離異了,卻是擔當起了孩子靠山的責任。

變換,指的是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家長要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孩子幼年好奇,家長應該是無所不知的智者;孩子初谙事理,家長應該是啟迪探索的導師;孩子年少經事,家長應該是及時求助的弱者;孩子發現自我,家長應該是積極提升的同行者——一路同行。這一些,相信大家通過谷愛淩的媽媽,都可以體會到。

陪伴,核心在于永遠不要害怕孩子犯錯誤。客觀講,每一個家長在孩子的年齡都犯過錯誤,自己的家長當時估計也肯定囑咐過——效果不大。真正的效果,是在孩子犯了錯誤後不施加以澄清家長責任為目的的幹預,而是與孩子感同身受,默默地等孩子将一切想通、消解——這便是成長。

陪伴的要義,在于讓孩子經曆正常人應該有的經曆,在經曆中才會真正成就孩子應該的成就——失敗是成功之母,其意義也便在于此。

谷愛淩遇到過許多的失敗,但她的媽媽一直在支援着她,沒有因之苛責甚至放棄,于是,也才會有了現在的成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