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遊東坡赤壁

作者:圓如明月
春遊東坡赤壁
春遊東坡赤壁
春遊東坡赤壁
春遊東坡赤壁
春遊東坡赤壁

東坡赤壁位于黃州城的西北邊,始建于西晉初年,後多次重建,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貶谪黃州,寫下了前後赤壁賦等流傳千古的著名作品,黃州的赤壁遂成為名揚中外的著名人文勝迹,并與蘇東坡的名字聯系在一起,清康熙末年更名為“東坡赤壁”。

前不久,我和朋友一起來到黃州遊曆了東坡赤壁。到達黃州市後我們從古漢川門西行,看到不遠處綠樹紅牆、重樓疊閣的建築群,分布在赤色的赤鼻山上,這就是東坡赤壁了。

東坡赤壁因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顔色呈赭紅色,是以稱之為赤壁。赤壁素有風景如畫之美譽。其古建築依山就勢,古樸典雅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如今的東坡赤壁已經成為了公園。赤壁公園的廣場上有東坡雕像,峨冠美髯,衣袂飄然。記者眼前的蘇轼手握書卷,昂首遠望,似正構思新的詩篇。

據史料記載,剛到黃州時,蘇東坡對剛剛遭遇的那場政治迫害尚心有餘悸,而一旦住下來,融入黃州的山水和百姓生活,天性放達的詩人很快就随遇而安,開始用他那雙善于捕捉美和樂趣的眼睛,發掘和享受黃州山水的淳美了。而蘇東坡谪貶黃州時,黃州府治所在的黃州古城與江邊赤壁尚有一段距離。蘇東坡經常出城到赤壁遊玩。那時候赤壁叫赤鼻矶,為江邊聳立的孤山。在這裡,蘇東坡寫下了千古絕唱“二賦一詞”和衆多優秀詩篇,文章的名氣實在太大了,以至後人竟把作者的名字和赤壁連在了一起,而曆史上那場著名戰役的真正發生地,倒漸漸淡出了後人的記憶。清康熙末年重修赤壁時,時任黃州知府的郭朝祚就題門額為“東坡赤壁”。

東坡赤壁幾經火劫,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同治年間所建。進入公園大門,但見紅岩高聳,樹竹參天;拾級而上,再經過一座古門,便是舉世聞名的東坡赤壁了。它背靠群山一脈,面對滔滔長江;矶頭上樓台亭閣,曲徑通幽,移步換景,是典型的江南園林風景。登樓遠眺,江山如畫盡收眼底。

這裡的古迹大多和蘇轼有關,如二賦堂、坡仙亭、留仙閣、碑閣等。雕檐畫廊、精巧美觀的二賦堂始建于清初,同治七年重建,因紀念蘇轼赤壁二賦而得名。二賦堂為古色古香的木樓,面對大江,青磚鋪地,敞風透亮。堂内正中木壁高約兩丈,寬與堂齊,正面刻《前赤壁賦》,背面刻《後赤壁賦》。前赤壁賦由清人程之桢書寫,通篇為楷,筆筆透功力,字字見精神。背面的《後赤壁賦》則漢隸與魏碑相兼,豪邁俊逸,蒼勁有力。二賦堂的匾額為李鴻章所題,堂前對聯為辛亥革命領袖黃興所撰。

二賦堂東為留仙閣,閣内有《東坡笠履圖》石刻和蘇轼為其乳母任采蓮撰寫的墓碑,還有近代名人繪畫《赤壁泛舟圖》和清末楊守敬書《留仙閣記》石刻。留仙閣東十來步是碑閣,内嵌東坡手書108塊石刻,楊守敬內建《景蘇園貼》,被稱為稀世珍寶。二賦堂南十餘步有酹江亭,取蘇子“一樽還酹江月”之意,亭内嵌有清康熙皇帝臨摹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手書《前赤壁賦》石刻和曆代名人石刻。

酹江亭西側并立着坡仙亭,内有蘇東坡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草書手迹石刻。據說這幅草書,是他醉酒後寫下的,筆勢奇勁,潇麗無拘,公認是蘇帖中的珍品。亭内還有蘇轼畫的《月梅》石刻,畫面上新月高挂,一株老梅,古樹新枝,露出一縷生機。坡仙亭西下十餘步為睡仙亭,始建于宋,清同治年間重建。亭内有石床石枕。傳說蘇轼同友人遊赤壁酒醉後,曾躺卧于此。亭下赤色崖石上嵌有清代書法家鐘谷書寫的“赤壁”石碑。古時江水從此經過,迄今崖石上留有水流沖刷和撐船篙點的痕迹。

由茅盾題寫匾名的栖霞樓位于赤壁矶最高處,樓高四層,飛檐翹角,赤楹碧瓦。憑欄遠眺,但見江水連天,遠山數點,看不盡無限風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