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歲谷愛淩被稱為“超越姚明”:我們拿什麼去培養自己的孩子?

這幾天一打開抖音就被抖音和各種視訊号安利了谷愛淩,我也檢視了很多關于她的視訊。

18歲谷愛淩被稱為“超越姚明”:我們拿什麼去培養自己的孩子?

我同僚也在跟我議論谷愛淩,反正就是各種贊美之詞稱贊這位混血姑娘,甚至很多人認為她能超越姚明等等。

我今天要談論的并不是她的商業價值,這個跟我無關,她确實很優秀值得點贊,18歲就能有這樣的高情商真的是太難得了。

對于如何培養孩子,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使命,我更傾向讓孩子發揮出自己的天賦即可,哪怕孩子沒有任何天賦,我覺得也沒關系,我可以接受孩子的平庸,但是我絕不會接受孩子沒有品格。天下的娃娃沒有任何可比性,出生不同決定了擷取的資源就不同,學曆不同決定了觀念和眼界的差距,經濟實力的不同決定了孩子能否自由意志的選擇自己想做的等等。

如此不同,怎麼能用一個價值标準去衡量自己家的孩子呢?目前,所有的家長都需要明白一個事情,你到底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拿什麼去培養自己的孩子呢?我們培養自己的孩子究竟要付出了多大力量呢?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又是怎樣的态度呢?

越長大越明白一個道理:自己就是孩子,孩子就是自己。大人身上的缺陷孩子全有,大人身上的優點孩子也有。

我們透過孩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樣子,我們從小在孩子面前展現出來的為人處世以及價值觀就是孩子長大以後的價值觀。

環境和教育背景改變的是世界觀,但是骨子裡根深蒂固的價值觀跟父母從小的培養以及教導有重要關系。

但是,父母往往認為外在環境才是改變孩子的重要因素。我曾經認識一個朋友,他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也很認真,但是就是感覺這個孩子不快樂不懂得如何做自己,不懂得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生活過的跟公式一樣,你看到的是孩子拼命學習,但是臉上卻失去了孩子的童真,沒有朋友,隻有書本。你願意讓孩子跟書本做朋友而失去真實的社交嗎?

還有的人特别喜歡跟随專業人士的觀點去培養自己的孩子,但是培養過程中又發現自己的孩子不适合或者孩子自己說不适合然後在中途又選擇放棄,總之反反複複不知道到底想要什麼。

我身邊還有一些朋友,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簡直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不惜代價花大價錢請有名的書法老師給孩子上課。

通往成功的階梯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創造所有優越條件,父母對孩子取得的成績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喜樂,仿佛從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曾實作的優秀。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不惜一切代價培養自己的孩子,隻要可以讓孩子變得優秀,家長恨不得都給自己的孩子報。

可是,這種向往成為最好或者人中之龍的教育理念适合每一個孩子嗎?我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精英,但是我發現這是我自己的意志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一個人能否優秀或者能否成才?我淺薄刻闆的認知在告訴我不是刻意培養出來的,孩子的發展需要培養但是更多是順其自然以及家庭正确的引導。如果你的家庭不創造好的環境,即便你送孩子去學習也不可能讓孩子真正優秀。

有人說:沒錢就沒希望,有錢就有希望,孩子從出生就決定了高度。富人家的孩子會更富裕,窮人家的孩子會越窮,出頭會越難。難道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注定從小就開始拉大了嗎?對于這個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畢竟每個人的認知半徑有差别。

我作為一個父親我究竟要培養一個怎麼樣的孩子呢?其實我覺得,隻需要培養一個正常的孩子就好。

第一,懂得禮數。我見過很多優秀的孩子不懂得如何尊重和禮數。去别人家聚會從來不會注意自己影響和行為更不會有禮貌的尊稱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這樣的,優秀的連最基本的禮數都忘記了。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一個孩子必須從小就要刻在腦子的品格。從孩子三歲開始必須見人就要學會叫叔叔阿姨,一些日常禮儀從小就要教會并慢慢培養成習慣。做父母的要從内去看孩子而不要隻看外,由内及外去培養孩子我覺得可以長久讓孩子享受到别人的尊重。很可惜,大多數父母忽視了,至少我身邊我所看到的很多家長都沒有在這方面注重培養。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孩子長大了就會知道禮儀了,我并不贊同這個教育理念,不知道在看這篇文章的家長如何認為呢?我們都羨慕别人家孩子優秀,其實自己的孩子也很優秀,隻不過你自己不優秀不知道如何去雕琢你的孩子而已。

第二,收放自由。我的孩子我希望他可以收放自由一些,喜歡的要敢于去做,不喜歡的也要嘗試去做,沒有什麼不可以做,生活都要去嘗試,敢于嘗試就是優秀的。我的孩子不需要跟别人一樣,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勇敢做他自己想做的。孩子其實從小對任何事務都有興趣,但是做着做着孩子就會放棄。其實孩子跟成人是一樣的,我們不能拿孩子的思維去思考孩子,我們應該拿成人思維去思考孩子。孩子同樣也有城府和小伎倆,他們也在試探家長的底線甚至孩子從小就在培養自己的惰性和不願意吃苦的壞習慣。比如,孩子剛開始喜歡打籃球,但是遇到一個動作學會不會,回到家就會各種跟家長尤其跟媽媽說:媽媽,我不學了,我不喜歡,我肚子疼等等。這個時候大人馬上就随了孩子意願。第一次得逞了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等等。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到堅持一個事兒就做到底,我會盡可能幫助他克服困難,我希望我是他成長的幫助者而不是決定者。培養孩子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然後智慧的去引導自己孩子。嚴格的管教是非常有必要的,管教後要跟孩子講為什麼要管教,管教不是簡單粗暴的打和罵,這樣你的孩子不可能向你敞開心扉,嚴重一點會給孩子造成自卑和沒安全感。

第三,有興趣愛好。我一直堅信孩子要有興趣愛好尤其是男孩子。一個男孩子沒興趣愛好會非常枯燥和單一,長大以後搞不好戀愛都很難。從小培養興趣愛好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社交。一個懂得如何得體社交的人長大以後才能真正被人尊重。興趣愛好不必太多,但是至少要精通一個,這是孩子以後立足人群的技能。無論是哪個,至少家長要付出代價去培養,少則三年多則五年,我現在希望自己的孩子籃球打的比我好,動作比我帥,像個後衛一樣打球,能盤活全隊,打球大局觀強,有必要的話如果自己孩子身高能達到運動員标準我會選擇培養他成為專業籃球運動員。孩子喜歡,正好我也喜歡,那就一拍即合了。至于學習,我覺得不能當做興趣愛好,這是孩子的責任,這一點我會非常清楚地強調。好好學習是責任,孩子必須要懂得任何人都不能替自己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去更高的平台去展示自己,這一點必須要不斷跟孩子灌輸。

第四,為人坦誠。坦誠是很多人缺乏的品格,我可能更看重這個品格,我覺得成績差一點沒關系,但是品格絕對不能出問題。坦誠的交流,不能對别人撒謊這是我對孩子的唯一要求。我不會責怪孩子的錯誤,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坦誠一次就會坦誠兩次,撒謊一次就會撒謊兩次。

第五,懂得照顧别人。學會照顧身邊人是培養情商最好的方法,從小讓孩子去觀察身邊人的需要,慢慢地去培養孩子的情商。有些孩子真的很自私,眼裡隻有自己沒有别人,這跟家長沒有引導有很大關系。自私是天性,一個懂得分享的孩子一定是家長從小付上了代價以及家長做出了表率。我見過為了拆遷存款兄弟之間拿刀逼父母的;我見過父母生病子女出去旅遊的。我見過自己是公務員但是從來不管自己爸媽死活的。如果你的孩子很優秀,但是不孝順你,不懂得如何照顧你和周圍人,你又作何感想呢?優秀的标準和刻度我們是不是可以往品格上看齊一下呢?

我的孩子可以很普通,我的孩子也可以是天賦平平,我的孩子也可以一生平平淡淡,但是我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品格出現問題。

品格始終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我認為這比其他的方面更重要。如果一個孩子真正有德又有才那一定是家風培育的好。

有的人時常想把孩子培養的更優秀,而我隻想讓孩子像個孩子一樣的長大。

孩子做不了别人,終歸還是要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