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訊:留住綠水青山 助力鄉村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涴市鎮黨委、政府圍繞“生态涴米河,善治大同垸”整治目标,沿着涴米河精心雕琢,近幾年來打造了一批生态、人文、産業景觀。
說起涴米河的變化,涴市鎮涴市社群原黨總支書記容翠玲最有發言權。容翠玲告訴記者,涴米河是涴市通往米積台的一條主要河流,之前由于曆史水系變化和泥沙淤積,河道逐漸變窄。兩岸居民密集、環保意識缺乏,導緻涴米河生态嚴重受損。涴市社群居民周傳新告訴我們,以前這條河全部是污水,以前河裡的魚,魚鰓都是黑的,有氣味,沒有人吃。
為了改善人居環境,保障村民的生産生活需要,涴市鎮黨委、政府對涴米河河道及兩側區域實施全面清淤、修坡、築路、綠化,完善涵閘、橋梁等配套設施。自整治以來,共拆遷13戶,征地60多畝、魚塘40多畝,原來雜亂無章的兩岸變得開闊明亮。
容翠玲帶着記者走在涴米河旁的長廊上,開心的介紹到,“原來這邊沒有護欄也沒有橋也沒有樹,現在把這做成了一個小景觀。外面打工回來的,還有當地的老百姓,休閑的時候來這裡走一下,家鄉人對這條河非常有感情。”如今的涴米河已實作了水環境和人居環境的根本好轉,從亂象叢生到詩意栖居,俨然成為涴市人民家門口的“秦淮河”。在全線清淤整治的基礎上,涴市鎮重點打造南河人家、五柳橋、涴米洲等景觀。水清岸綠的涴米河、整齊的村居、獨特的文化牆,讓沿河居民幸福感倍增。
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引領下,涴市鎮全力推動長江岸線騰退複綠,并依托涴市碼頭所在的1.5公裡集鎮岸線,高标準打造古樂鄉公園。涴市社群居民都說現在日子過得很愉悅,“反正黨的政策好,對我們這裡投資也很大。”
生态興則文明興,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涴市的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古樂鄉城跨越千年正在實作蝶變昭蘇。接下來涴市鎮黨委、政府将繼續圍繞保護生态環境、發展生态經濟、培育生态文化,推動涴市特色發展、融合發展、内涵發展,繪制“古驿樂鄉,水漾涴市”新畫卷,為加快實作“雙沖刺”,全面建設“三區四城”貢獻涴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