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優秀黨員,組織和人民一直記住他

作者:石城林哥

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就将國家解放、民族獨立、人民富強作為黨長期矢志不渝追求的神聖使命,為實作這一目标,中國共産黨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與努力。據民政群組織部門統計,僅從1921年7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可以查到姓名犧牲的共産黨員就有370多萬,即1萬多天裡平均每天就有370名中國共産黨人獻出了生命。支撐着全體共産黨員前赴後繼的,一直就是為人民、為革命的初心。鑒于革命的實際,犧牲的共産黨員中,有許多年輕黨員,比如黨的一大代表,貴州三都水族優秀兒女鄧恩銘,犧牲時年僅31歲。今天,小編在這裡介紹的這位革命先烈,也是貴州人士,因工作原因,曆史資料對其叙述不多,但在那個年代,他還實實在在為黨的革命事業做了大量工作。他就是出生于貴州省鎮遠縣的周達文。

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優秀黨員,組織和人民一直記住他

周達文畫像

周達文,原名周達定,俄文名邱貢諾夫,筆名屈公,1903年出生在貴州鎮遠,是中國共産黨初期黨員,是一位對中國革命和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作出傑出貢獻的忠誠革命戰士。1920年,17歲的周達文随在北京政府外交部工作的父親遷居北京,成為北京俄文法政專門學校的高材生。在北京四年,周達文由李大钊介紹入黨,投身共青團的組織上司工作,曾擔任全國學聯主席(系中國共青團創始人之一),他成為黨的知名社會活動家。1923年至1924年間,周達文受黨的派遣,先後在北京、上海等地從事革命工作,由于他作風務實、夙夜在公,為中共中央翻譯了大量馬列主義著作以及檔案、信件,深受黨中央信賴。1925年10月,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共産國際在莫斯科設立了“孫逸仙中國勞動大學”(簡稱“中山大學”或“中大”),由國共兩黨挑選一批黨員及進步青年赴蘇留學。受黨中央重托,周達文帶領118名中國留學生前往蘇聯。這批隊伍裡聚集了國共兩黨後來的很多知名人物,包括王稼祥、張聞天,蔣經國等人都在其中,此後,中國共産黨又陸續派人到這裡來學習,其中就包括鄧小平等人。

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優秀黨員,組織和人民一直記住他

位于鎮遠縣的周達文故居

因為有紮實的俄文基礎,在莫斯科的周達文既是學生,又是教員,從事教務和翻譯工作,他的俄文名字叫邱貢諾夫。他所翻譯的文章常常直接成為學員們的教材。因身份特殊,才華橫溢,周達文受到中共中央、蘇共中央和共産國際的器重,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共産主義理論,探索中國革命的規律和方法。1927年,周達文針對中國革命、統一戰線、國際形勢等問題,寫信向斯大林請教,此舉得到了斯大林的贊賞。并很快給周達文回了信,這篇《答邱貢諾夫的信》,後來收錄在《斯大林全集》第九卷中。不久,斯大林專門就中國革命和國際形勢問題到中山大學發表了長達3個小時的演講,周達文出色地承擔了現場同聲翻譯的職責,這篇演講稿後來也收錄進了《斯大林全集》。

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優秀黨員,組織和人民一直記住他

1927年斯大林給周達文的回信

1936年,蘇聯開始了大規模的“肅反”運動,因為周達文之父兄曾在日本留學,王明、康生利用運動擴大化的錯誤,給周達文扣上“托派分子”的帽子,放逐到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伯力地區,對此,周達文不洩氣、仍然堅定對共産主義事業的忠誠信念,開展《勞工日報》編輯等革命工作。1937年,王明和康生當面向斯大林誣告,将周達文罪名更新為“托洛茨基匪徒”等。在蘇聯大規模肅反運動的曆史背景下,1938年4月13日,周達文被處決在茫茫的西伯利亞。

無論多久,組織和人民永遠都記得自己的戰士。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組織上經過大量的調查走訪,于198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批複為周達文平反,周達文蒙受了50年的冤屈終于得到昭雪;1988年,中共中央追認周達文為革命烈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