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橙紅年代》2019年

人有兩大心智能力: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學,感性的代表是藝術。科學征服了世界,藝術美化了世界。

然而,長期以來,藝術在中國隻是飯後茶餘,可有可無的東西。殊不知,體驗幸福是需要素質的。物質水準提高了,卻不一定能地懂得感受幸福。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繁華時光》2019年

為什麼?因為一個人想要獲得一生的幸福,不僅要擁有獲得幸福的生活條件,還要擁有體驗幸福感受的能力與素質。

為什麼有的人生活得髒、亂、差,單調乏味?問題就出在感性素質,因為他的感性素質低,感覺不到環境多麼惡心。一個人如果感性素質低,他的表現就是,忽略甚至放棄對環境感性品質的要求。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絕色》2019年

有夫妻打架,原因是他們想買一台洗衣機,好看一點的 1600 元,難看一點1400 元。老婆感性素質高一點,想買好看的;老公低些,認為 1400 元的就能用了,幹嘛多花兩百?

表面上是夫妻有分歧,實際上是雙方對環境感性品質要求不同,深層原因是雙方感性素質的高低差别。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密語》2019年

由此衍生出來的是,雙方會在價值觀方面發生嚴重分歧。高感性者,願意為美化環境、享受生活付出成本。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夫妻特别容易在裝修時吵架。

還有,為什麼人們總說結婚前要一起旅行一次?因為那是雙方感性素質的大暴露。我曾經在桂林坐竹筏遊覽,船上兩個人,整整三個小時從頭睡到尾。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摩登午後》2019年

是以大家出去旅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和感性素質低的人搭伴。他們對啥都沒有興趣,不是睡覺就是打牌,特沒勁,簡直是災難。

是以說找對象,一定要找感性素質相當的。你要講衛生,就找一個愛美的。你要亂七八糟,就找一個油漬麻花的。一個詞:和諧!感性素質低的人一般不會享受生活。不會享受生活的,由于感性素質低。正反其實都說得通。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燃情歲月》2019年

一個人想要獲得一生的幸福,首先要擁有幸福的能力。一個細膩、敏感、豐富的人,比一個枯燥乏味、麻木不仁的人,生命品質要高得多。

為什麼很多人在物質水準提升了以後,并沒有覺得幸福如期而至?就是因為幸福的能力,也就是感性素質低下。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十字街頭》2019年

物質條件水準提升,沒有文化藝術體驗能力時,還會滋生很多原本沒有的社會問題:家暴、酗酒、吸毒、賭博……為啥?生命總量是一個常數,不花在這些地方,就會花在别的地方。不長莊稼就長草嘛!

未來将是“雅者為王”的時代,如果你不重視藝術素質,就會像如今學識不高,卻想成功一樣難。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幽藍一夢》2019年

有人說,連獲得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都沒有,怎麼談幸福生活的感受?!連“苟且”都還沒鬧明白,還談啥“詩和遠方”……

那好,咱們談談“功利”。感性素質的藝術教育到底有什麼用?大家現在所謂的成功,不就是升官發财嘛。咱們就講發财,不怕俗。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合歡》2018年

過去,國貨和進口貨之間有明顯的差别:咱們的産品外觀難看、工藝粗糙,使用習慣反人性。從哲學高度來看,本質是啥:感性的素質低。

産品的品質由兩種品質構成:功能性的品質,解決實用問題。一個杯子能把水喝到嘴裡,這問題就算滿足了。而感性的品質,強調的更多是審美。用這個杯子喝水,爽心悅目,永無止境。實用與審美相加,才是一個産品的全部品質。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歲月》2018年

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能把水喝到嘴裡的破杯子——有一點設計的杯子——有一點好看的杯子,這過程中,提升的不是功能品質,而是感性的品質。産品價格的增加,不是功能發生了變化,而是體驗發生了變化。

我們很多企業家,由于他自己的感性素質低,産品的更新換代啥意思吃不透,死磕功能性,不懂審美性,不舍得在感性品質上增加成本。結果是你的産品換了代,但是并沒有更新,特别遺憾。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伊人》2018年

高端産品和低端産品的差別,不是功能的不同。哪個山寨貨沒有強大的功能?奢侈品和日用品的功能是不是一樣的?但使用體驗一樣嗎?我想傻子都知道答案。

大家想一想,為什麼我們服裝建材、美容化妝、裝修裝飾、汽車手機、酒店醫院,凡是需要感性品質的地方,都更相信外國産品,甚至把高端産品拱手讓給國外企業。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旖旎》2018年

我們必須從深層分析國民素質的原因。21 世紀中國,開始全面邁入了小康時代。小康時代,是感性需求全面更新的時代。小康經濟是感性經濟,是以這個時代企業家的感性素質,對整個企業的生存發展,是生死攸關的影響。

什麼是叫生死攸關?波導死了,華為活了。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朵朵》2018年

波導手機,誰還記得他的手機在哪裡?上千萬的研發費投進去,幾個億的生産銷售、廣告資金投進去,由于外觀難看,使用不人性化,慘遭淘汰。

我想請各位想一下,波導手機的消失,和他“手機中的戰鬥機”這個廣告語有什麼關系?這個廣告語來自于獨幕喜劇中的一句話。手機是一個高科技産品,你拿一個低俗的東西,為高科技産品做廣告,不是自殺是什麼?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暮春》2018年

再看華為手機,過去幾年我幾乎每年去一次華為。在一次我給華為研發高管團隊的講座上,華為的高管說:華為當年出一款手機,小樣打出來發現,長度比設計長 4 毫米,厚度厚了 2 毫米。可以想像,這手機還能看嗎?

這就是因為每個環節的人,都不把感性品質當剛性要求。華為說,我們是工程師文化,華為員工 97% 出身理工科,這其實就是我們的教育存在缺失。不是因為你是工程師,學的是理工科,而是因為工程師和理工科教育,嚴重缺少了審美和藝術的教育。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仲夏》2018年

後來,華為決定把産品設計中心放到法國,把質檢中心放到日本。高層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症結,但手上的員工缺乏解決這個問題的基本素質,教育就有先天缺失啊……

後來,我曾經收到華為一款土豪金的手機,拿到後發現沒有LOGO,問高管為什麼,他說這種金屬拉絲表面背後印 LOGO 特别不好看,就沒印。我當時立刻點贊。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清秋》2018年

因為華為能夠為了好看而不印 LOGO,可見他們把感性品質,放在了怎樣的高度。但不得不提的是,這位高管的補充:這是因為我們的外國員工一緻反對。

那麼,為什麼反對的不是國人呢?我們也要反過來講:如果高層沒有一緻共識,沒有接受過審美教育,又怎麼能夠接受這樣的創意呢?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凜冬》2018年

企業家分為三代,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核心競争力。

第一代,在改革開放時率先下海的這一代人,他們的核心競争力是勇氣。在那個時代,隻要敢幹,就能掙錢。

第二代企業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們的核心競争力是知識理性。

第三代,是以喬布斯為代表的,具有很高藝術修養、審美品質的人,是他們引領了這個時代的未來。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湯斯維爾》2018年

我提醒各位:也許,你們已經趕上這個時代了。如果在未來,你們缺乏藝術修養、感性智慧,你還想取得成功?你所遇到的困難,是和這一代沒有受過像樣高等教育的人遇到困難是一樣的。

為什麼我們國家服務行業水準普遍偏低?但凡是任何一個環節上的人,有一點點感性的要求,都不會導緻這種結果。但遺憾的是,每一個環節的人,都沒有要求。一個人連自己都沒有感覺,怎麼能體驗到你的感覺。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向心力·中國的力量1》2020年

是以我們看到的是,到處都糊弄事。我們國家目前面臨如此可怕的環境問題,最深層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全民感性素質低。特别是曆史上,我們把大量感性素質低的人提到了上司崗位上,我們需要從根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記住,感性素質低的人破壞大。出路在哪裡?毫無疑問,提升全民族的感性素質。如何提升?請注意,感性素質的培養,要通過藝術教育來實作。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個感性素質低的民族。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向心力·中國的力量2》2020年

我一直認為中國當下如此可怕的環境問題,是和我們半個多世紀以來,壓制人對美的願望,否定藝術審美功能的一種報應。如果改革開放以後,我們能夠持續 30 年強化藝術教育,培養出一代熱愛美,熱愛藝術的公民來,我們現在苦惱的很多問題都不存在了。

但是遺憾的是過去 30 年來,我們仍然不是這樣做的。在當今中國,中國小還是動辄就停音、體、美這樣的課程。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向心力·中國的力量3》2020年

藝術能夠培養我們的感性素質,提升感性智慧,美化我們的生活。它是推動人類感性文明發展,人類在生活當中不可替代的職能。這方面職能在中華大地上被大大忽略,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壓制了。

改革開放初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個口号迅速傳播,通俗易懂。讓我們國民重視了科學,重視了理性。我也想發明類似傳播的話,讓大家重視藝術:要想成功幸福,從小熱愛藝術。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現代油畫-《向心力·中國的力量4》2020年

這就是為什麼我到處去呼籲,讓我們全社會都來重視藝術,重視藝術教育,重視各類藝術素養。

特别是在座各位精英階層,你們是這個國家發展的引領者;特别在座各位年輕人,你們決定着祖國的未來。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李守白,1962年出生于上海,籍貫浙江上虞,擅長繪畫和剪紙。現為中國民協剪紙藝術委員會副主席,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上海華東師大、上海工藝美院客座教授。“非遺”海派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創作了一千五百多幅作品,摘取包括中國文化部“文化遺産日獎”、中國文聯民間文藝“山花獎”等在内的10多個金獎。作品先後在法國、德國、奧地利、古巴、澳洲、日本、新加坡、北京、廣州等國内外多地舉辦展會和參展。被上海美術館收藏委員會、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馬利美術館、中國剪紙博物館、美國星巴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泰富廣場等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周海宏,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6月27日出生于遼甯省沈陽市。曾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音樂美學家、音樂心理學、教育學家。長年從事音樂審美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成就卓著,對哲學、美學、人格與動機心理學有深入的研究。全國音樂心理學學會副會長,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音樂舞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

· 版權說明 ·

相關圖檔來自于李守白以及網絡

再次感謝周海宏老師的文章

侵權聯系删除

· END ·

周海宏:藝術有什麼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