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先來看看各家的收入結構:
一、新産業——其主要以試劑銷售為主。2020年其試劑收入占比為77.68%,儀器及配套軟體占比17.46%。
其銷售模式以經銷為主,直銷為輔,并且其儀器全部為銷售而非投放模式。
圖:收入結構(機關:億元)
來源:塔堅研究
二、安圖生物——收入以試劑類産品為主,2017年前後,免疫診斷産品收入占比由66%下降至52%,生化診斷自産+代理業務合計達到10%以上(生化診斷是并購了盛世君晖中國區生化業務和百奧泰康)。2020年其試劑類收入占比為79.9%。
安圖生物以經銷為主,直銷為輔,并且其主要以免費投放裝置來銷售配套試劑為主的經營模式。
三、亞輝龍——2020年自産試劑占總收入的49.15%,代理試劑占總收入的比例為20.06%。
四、普門科技——體外診斷類,試劑與裝置對收入的貢獻相當,2020年試劑收入占比為36.8%,裝置收入占比為33.21%;治療與康複類,主要是醫用産品(27.63%),包括光子治療儀、空氣波壓力治療儀、紅外治療儀、高頻排痰儀、多功能清創儀等。
此外,其裝置主要采用經銷商銷售的方式。
整體來看,以試劑收入規模來看,由高到低依次是:安圖生物(23.79億元)>新産業(17.05億元)>亞輝龍(6.91億元)>普門科技(2.04億元)。
(貳)
接下來,我們将近幾個季度的收入和利潤增長情況放在一起,來感覺一下增長态勢:
一、收入增速
圖:收入增速(機關:%)
從收入增速上看,普門科技增速比較平穩,其它三家波動較大,2021Q1增速均較高是由于前期衛生事件影響,基數低所緻。
新産業和安圖生物的收入均在2020Q1出現下滑,是由于衛生事件影響導緻非新冠類檢測需求下滑。
其中,安圖生物2020年全年增速相對偏低,是由于其新冠産品獲證上市較晚,三季度才開始貢獻增長,錯過當時受益高峰;
新産業增速恢複較快,因為2020Q2新産業是國内首家推出新冠抗體檢測試劑并獲得CE認證企業,在歐盟、美洲等衛生事件嚴重的地區大量銷售。
相比其它幾家,普門科技2020Q1增速相對平穩,是因為收入結構的差異,普門科技的試劑業務比例相比其它幾家較小,并且衛生事件下,它的醫院業務(醫用産品)仍保持增長。
二、歸母淨利潤增速
圖:歸母淨利潤增速(機關:%,右軸-亞輝龍)
從歸母淨利潤來看,整體走勢與收入趨勢一緻。其中,
安圖生物2020Q2-Q3歸母淨利潤增速為負,是因為财務費用增長和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影響。
新産業2021Q2-Q3歸母淨利潤增速為負,由于營業成本的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以及攤銷股份激勵費用,導緻管理費用增長較多。
亞龍輝2021Q2-Q3歸母淨利潤增速為負,由于營業成本的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以及産品研發投入的加大。
(叁)
對增長态勢有所感覺後,我們接着再将各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潤情況拆開看:
一、新産業——2021Q3實作收入18.94億元,同比增長20.6%;歸母淨利潤為6.66億元,同比增長-4.67%。
1)從單季度增速分析:
2021Q3單季度,收入為6.68億元,同比+11.31%,環比-3.63%;歸母淨利潤為2.37億元,同比+6.5%,環比-8.97%。
Q3業績增長穩定,裝機穩步推進,三甲醫院覆寫率提升。歸母淨利潤增速慢于收入增速,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分攤股權激勵費用和彙兌損益導緻管理費用和财務費用上升所緻。
圖:收入&歸母淨利潤及增長情況
來源:塔堅研究
2)再追溯前幾個季度增長情況:
2020Q2歸母淨利潤大增,是由于其他收益(政府補助)、投資收益(理财産品收益)所緻。
二、安圖生物——2021Q3實作收入26.95億元,同比增長31.6%;歸母淨利潤7.17億元,同比增長39.33%。
2)從單季度增速分析:
2021Q3單季度,收入為10.18億元,同比+20.92%,環比+18.25%;歸母淨利潤為3.04億元,同比+26.45%,環比+26%。 Q3收入增長穩健,化學發光業務裝機穩定,其它生化試劑、微生物檢測試劑等也取得較好成績。
圖:收入&歸母淨利潤(機關:億元)
2)再追溯前幾個季度增長情況:
2021Q1-Q2,收入增速呈下降趨勢是由于多地衛生事件反複以及鄭州水災影響,業務增長較緩。 整體來看,收入增速2021年比2020年表現更好,除衛生事件後業務恢複外,其新冠檢測試劑在2020Q3放量銷售後,也對收入積極推動。
三、亞輝龍——2021Q3實作收入8.57億元,同比增長20.9%;歸母淨利潤為1.55億元,同比增長3.92%。
1)從單季度增速分析:
2021Q3單季度,收入為3.09億元,同比+10.28%,環比-1.06%;歸母淨利潤為0.66億元,同比+37.16%,環比+30.44%。 單季度收入方面,整體檢測趨于常态化,業績穩定。歸母淨利潤方面,受益于其他收益(主要是政府補助)、投資收益(理财産品),增速較好。
2020Q1歸母淨利潤為負是因為受衛生事件影響,業務開展受阻,成本高于收入所緻。
四、普門科技——2021Q3實作收入5.44億元,同比增長38.33%;歸母淨利潤為1.22億元,同比增長31.57%。
1)從單季度增速分析:
2021Q3單季度,收入為1.88億元,同比+40.3%,環比-1.91%;歸母淨利潤0.4億元,同比+70.59%,環比40.03%。
Q3業績保持高速增長,主要是收入體量較小,同時,新試劑上量推動IVD收入實作快速增長,2021Q3新獲批透明質酸(HA)測定試劑盒和血清澱粉樣蛋白A(SAA)測定試劑盒兩項注冊證,豐富了發炎檢測、肝纖維化檢測項目。
2021Q2歸母淨利潤增速為負是由于當期研發投入較高,其正開發大量産品,包括電化學發光分析試劑、高速電化學發光儀、新型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多參數特定蛋白分析儀等等,導緻營業成本增速高于營業收入增速。
(肆)
對比完增長情況,我們再來看利潤率、費用率變動情況。
一、成本結構方面——
IVD産品其成本構成主要以直接材料為主,占總成本比重在70%以上。原材料成本随産銷量上升而增加。
二、毛利率方面——
圖:毛利率(機關:%)
對比毛利率,新産業的毛利率明顯高于其它三家,這是由于試劑産品結構的不同。新産業試劑産品全為化學發光免疫分析試劑,産品毛利率較高,而其它三家還有其它類型的試劑(如微生物檢測、生化分析等,這些産品試劑的毛利率偏低)或其他業務。
三、淨利率方面——
圖:淨利率(機關:%)
淨利率方面,各家波動較大,其中: 普門科技2020Q1淨利率逆勢上升,是因為業務差異,其餘三家試劑檢測業務占比較大,受衛生事件影響,檢測下滑較大。
而普門科技除了試劑業務外,還有一部分為治療與康複業務,受衛生事件影響,該業務産品需求增長,如排痰儀。 并且,普門科技的2021Q1淨利率上升是由于毛利率上升,由于體外診斷裝置和配套試劑的增長,規模效應顯現,産品毛利率上升。 新産業2021Q1淨利率下滑是由于毛利率略有下滑,由于其儀器以銷售為主,僅少量進行投放,其化學發光儀器及配套軟體平均售價有所降低。其次是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增加。 亞輝龍2020Q2淨利率大幅回升是由于Q1虧損,基數低所緻。
四、費用率方面——
圖:費用率情況
銷售費用率上,各家整體差異不大。其中,亞龍輝2020Q1相對較高是由于當期受衛生事件影響收入下滑,且為産品推廣上對市場營銷略有增加。 管理費用率上,新産業整體呈上升趨勢,主要系随業務規模擴張逐漸增加人員招聘,以及上調對管理人員薪酬水準所緻。 研發費用率上,普門科技高于其它幾家,是由于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多個研發中心同時啟動,且研發人員也較多,占公司總人數的33%。
五、回報方面——
圖:杜邦分析拆解
整體來看,新産業的回報高于其它幾家,主要是其淨利率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