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先来看看各家的收入结构:
一、新产业——其主要以试剂销售为主。2020年其试剂收入占比为77.68%,仪器及配套软件占比17.46%。
其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并且其仪器全部为销售而非投放模式。
图:收入结构(单位:亿元)
来源:塔坚研究
二、安图生物——收入以试剂类产品为主,2017年前后,免疫诊断产品收入占比由66%下降至52%,生化诊断自产+代理业务合计达到10%以上(生化诊断是并购了盛世君晖中国区生化业务和百奥泰康)。2020年其试剂类收入占比为79.9%。
安图生物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并且其主要以免费投放设备来销售配套试剂为主的经营模式。
三、亚辉龙——2020年自产试剂占总收入的49.15%,代理试剂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0.06%。
四、普门科技——体外诊断类,试剂与设备对收入的贡献相当,2020年试剂收入占比为36.8%,设备收入占比为33.21%;治疗与康复类,主要是医用产品(27.63%),包括光子治疗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红外治疗仪、高频排痰仪、多功能清创仪等。
此外,其设备主要采用经销商销售的方式。
整体来看,以试剂收入规模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安图生物(23.79亿元)>新产业(17.05亿元)>亚辉龙(6.91亿元)>普门科技(2.04亿元)。
(贰)
接下来,我们将近几个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放在一起,来感知一下增长态势:
一、收入增速
图:收入增速(单位:%)
从收入增速上看,普门科技增速比较平稳,其它三家波动较大,2021Q1增速均较高是由于前期卫生事件影响,基数低所致。
新产业和安图生物的收入均在2020Q1出现下滑,是由于卫生事件影响导致非新冠类检测需求下滑。
其中,安图生物2020年全年增速相对偏低,是由于其新冠产品获证上市较晚,三季度才开始贡献增长,错过当时受益高峰;
新产业增速恢复较快,因为2020Q2新产业是国内首家推出新冠抗体检测试剂并获得CE认证企业,在欧盟、美洲等卫生事件严重的地区大量销售。
相比其它几家,普门科技2020Q1增速相对平稳,是因为收入结构的差异,普门科技的试剂业务比例相比其它几家较小,并且卫生事件下,它的医院业务(医用产品)仍保持增长。
二、归母净利润增速
图:归母净利润增速(单位:%,右轴-亚辉龙)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整体走势与收入趋势一致。其中,
安图生物2020Q2-Q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负,是因为财务费用增长和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影响。
新产业2021Q2-Q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负,由于营业成本的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以及摊销股份激励费用,导致管理费用增长较多。
亚龙辉2021Q2-Q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负,由于营业成本的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以及产品研发投入的加大。
(叁)
对增长态势有所感知后,我们接着再将各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情况拆开看:
一、新产业——2021Q3实现收入18.94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为6.66亿元,同比增长-4.67%。
1)从单季度增速分析:
2021Q3单季度,收入为6.68亿元,同比+11.31%,环比-3.63%;归母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6.5%,环比-8.97%。
Q3业绩增长稳定,装机稳步推进,三甲医院覆盖率提升。归母净利润增速慢于收入增速,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分摊股权激励费用和汇兑损益导致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上升所致。
图:收入&归母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来源:塔坚研究
2)再追溯前几个季度增长情况:
2020Q2归母净利润大增,是由于其他收益(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理财产品收益)所致。
二、安图生物——2021Q3实现收入26.95亿元,同比增长31.6%;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长39.33%。
2)从单季度增速分析:
2021Q3单季度,收入为10.18亿元,同比+20.92%,环比+18.25%;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26.45%,环比+26%。 Q3收入增长稳健,化学发光业务装机稳定,其它生化试剂、微生物检测试剂等也取得较好成绩。
图:收入&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
2)再追溯前几个季度增长情况:
2021Q1-Q2,收入增速呈下降趋势是由于多地卫生事件反复以及郑州水灾影响,业务增长较缓。 整体来看,收入增速2021年比2020年表现更好,除卫生事件后业务恢复外,其新冠检测试剂在2020Q3放量销售后,也对收入积极推动。
三、亚辉龙——2021Q3实现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20.9%;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3.92%。
1)从单季度增速分析:
2021Q3单季度,收入为3.09亿元,同比+10.28%,环比-1.06%;归母净利润为0.66亿元,同比+37.16%,环比+30.44%。 单季度收入方面,整体检测趋于常态化,业绩稳定。归母净利润方面,受益于其他收益(主要是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理财产品),增速较好。
2020Q1归母净利润为负是因为受卫生事件影响,业务开展受阻,成本高于收入所致。
四、普门科技——2021Q3实现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38.33%;归母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增长31.57%。
1)从单季度增速分析:
2021Q3单季度,收入为1.88亿元,同比+40.3%,环比-1.91%;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70.59%,环比40.03%。
Q3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收入体量较小,同时,新试剂上量推动IVD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21Q3新获批透明质酸(HA)测定试剂盒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测定试剂盒两项注册证,丰富了炎症检测、肝纤维化检测项目。
2021Q2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负是由于当期研发投入较高,其正开发大量产品,包括电化学发光分析试剂、高速电化学发光仪、新型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多参数特定蛋白分析仪等等,导致营业成本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肆)
对比完增长情况,我们再来看利润率、费用率变动情况。
一、成本结构方面——
IVD产品其成本构成主要以直接材料为主,占总成本比重在70%以上。原材料成本随产销量上升而增加。
二、毛利率方面——
图:毛利率(单位:%)
对比毛利率,新产业的毛利率明显高于其它三家,这是由于试剂产品结构的不同。新产业试剂产品全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产品毛利率较高,而其它三家还有其它类型的试剂(如微生物检测、生化分析等,这些产品试剂的毛利率偏低)或其他业务。
三、净利率方面——
图:净利率(单位:%)
净利率方面,各家波动较大,其中: 普门科技2020Q1净利率逆势上升,是因为业务差异,其余三家试剂检测业务占比较大,受卫生事件影响,检测下滑较大。
而普门科技除了试剂业务外,还有一部分为治疗与康复业务,受卫生事件影响,该业务产品需求增长,如排痰仪。 并且,普门科技的2021Q1净利率上升是由于毛利率上升,由于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的增长,规模效应显现,产品毛利率上升。 新产业2021Q1净利率下滑是由于毛利率略有下滑,由于其仪器以销售为主,仅少量进行投放,其化学发光仪器及配套软件平均售价有所降低。其次是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增加。 亚辉龙2020Q2净利率大幅回升是由于Q1亏损,基数低所致。
四、费用率方面——
图:费用率情况
销售费用率上,各家整体差异不大。其中,亚龙辉2020Q1相对较高是由于当期受卫生事件影响收入下滑,且为产品推广上对市场营销略有增加。 管理费用率上,新产业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系随业务规模扩张逐步增加人员招聘,以及上调对管理人员薪酬水平所致。 研发费用率上,普门科技高于其它几家,是由于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个研发中心同时启动,且研发人员也较多,占公司总人数的33%。
五、回报方面——
图:杜邦分析拆解
整体来看,新产业的回报高于其它几家,主要是其净利率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