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猶如春雷喚醒神州大地,農村改革開放40餘年,我做為一名親身經曆者,來談談如今農村發生了那些翻天覆地的巨變。
學校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文化知識是提升國民素質的最佳手段。對于農村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孩子來講,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上國中、讀高中、考大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而是看得見路、摸得着的門,義務教育讓無數農村的孩子“鯉魚躍龍門”,跳出大山,進軍城市,走出國門,從此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命運。
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觀念的轉變。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晴天道路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這是很多農村人印象中無法抹去的記憶。土地承包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帶來實惠。但很多豐收的糧食、水果及農産品無法運出去,不僅造成浪費,還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在國家支援下,很多農村都開始重新修建道路。“村村通戶戶通”,路通、财通、人心通,農村與城市的聯系更密切。道路讓鄉村生活變得日新月異起來,他們告别了人背馬馱的歲月。現在,汽車或電動車成了人們出行必備的交通工具,年滿70歲的老人還可以免費乘坐公共汽車。
智能手機
通訊給農村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一部手機在手,可以網上購物,可以提前購買進城務工的火車票、飛機票和長途汽車票。學會了網絡支付,如集買菜、繳納水電費,都通過網絡進行。“千裡眼”“順風耳”這種神話中的傳說,如今已變成現實,,通訊基本靠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農家書屋
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改觀。“一個坑兩塊闆”,生活在農村的人永遠都不會忘記。大多數農村可以用“髒亂差”三個字形容。雞鴨散養,豬羊糞便到處都是,臭氣熏天。排洩物嚴重水源,引發腸道等諸多疾病。2017年,中國興起“廁所革命”破解鄉村治理難題,農村全面實施廁所改造,和環境整治,河道寬敞了,水更幹淨了。伴随着鄉村振興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村容村貌水準有效提升。現在有的村裡還建設了小公園,安裝了健身器材,有的村莊房屋整齊劃一。農村也安裝了自來水,村裡有專門的保潔環衛人員,進行垃圾清理。
健身跳舞
治安狀況明顯好轉,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以前在打架鬥毆、聚衆賭博、偷雞摸狗、封建迷信、等惡習是屢見不鮮。現在随着社會文明的進步和一系列的政策宣講、送溫暖獻愛心、健康義診、送戲下鄉、關愛弱勢群衆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開展,使得以前的陋習大有改觀。有的村設立農家書屋,成立了文化舞蹈隊,農閑可以看看書、晚上跳跳舞,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更加健康和積極向上。鄉村文明新風吹進家家戶戶,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新農村煥然一新。
送戲下鄉
以前在農村經常聽人講,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娛樂基本沒有,這些活生生的現實早已成為曆史,一去不複返喽!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總的來說,改革開放40多年,農村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不管是經濟、思想、環境、文明都得到極大提升。伴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實施,我們相信農村環境将會更加美麗、生活更加富裕、社會更加文明,借用一句時尚的話來說:我們農村明天會更好!
70、80年代農村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