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卡會在未來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點之一嗎?

唐卡類似于漢族地區的卷軸畫,多畫于布或紙上,然後用綢緞縫制裝裱,上端橫軸有細繩便于懸挂,下軸兩端飾有精美軸頭。畫面上覆有薄絲絹及雙條彩帶。涉及佛教的唐卡畫成裝裱後,一般還要請喇嘛念經加持,并在背面蓋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極少量的缂絲、刺繡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繪制極為複雜,用料極其考究,顔料全為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豔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郁的雪域風格。唐卡在内容上多為西藏宗教、曆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記載着西藏的文明、曆史和發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對佛祖的無可比拟的情感和對雪域家鄉的無限熱愛。

唐卡會在未來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點之一嗎?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顔料傳統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顔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制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是以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以佛教内容為題材的唐卡作為供奉物,必須裝藏、開光,在唐卡的背面,佛像之首、頸、心口處用紅筆寫上梵文唵、阿、哞三字,并請喇嘛念經加持,予以開光。

從唐卡的使用功能上講,這種藝術形式,也主要是服務于宗教生活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數的唐卡,特别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積在寺院。其主要的功能是懸挂後供信徒頂禮膜拜,滿足他們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間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于佛教教徒布置自己的經堂、佛龛。

唐卡會在未來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點之一嗎?

雖然唐卡的曆史悠久,但唐卡真正進入收藏市場的時間并不長。從2006年起,因為唐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收藏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升溫态勢,基本上每年價格翻倍。

唐卡會在未來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點之一嗎?

明清唐卡在2000年左右才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拍賣市場,當時的拍賣成交價一般在1萬元左右。2008年時,一件明正德“藥師佛像圖”唐卡就以1540萬元創下唐卡拍賣紀錄。2014年11月26日,上海龍美術館館主劉益謙以3.1億港元拍下被稱之為“唐卡之王”的“明永樂禦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此物始流入西方,并于1977年首次出現于倫敦佳士得拍賣中,以7000英鎊拍賣給一位印度收藏家,随後又經1994年100萬美元易手。在2002香港佳士得的拍賣上,當時創下3087萬港元新記錄。

接下來請朋友們欣賞一組編号為138-419799的金剛薩埵唐卡:

唐卡會在未來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點之一嗎?
唐卡會在未來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點之一嗎?
唐卡會在未來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點之一嗎?
唐卡會在未來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點之一嗎?
唐卡會在未來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點之一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