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馀眛去世前決意要把王位傳給弟弟季劄,但是季劄辭讓,并遠走晉國。後來馀眛去世後,大家擁立了馀眛的兒子僚。
在馀眛之前的吳王叫諸樊,他的兒子公子光認為應該傳給季劄,而季劄辭讓,那麼就該傳給他自己。
是以,他對新的吳王非常不滿。
諸樊開始主動展現自己的才能,多帶着隊伍去打敗楚國、陳國、蔡國等,他認為隻有自己才能讓吳國更強大。
不僅如此,他還一方面擴充,擷取民心,另一方面結交很多有才能的人,準備對僚取而代之。
當楚國外逃的大臣伍子胥來投奔吳國時,公子光用接待賓客的禮節接待他。但是他卻不太相信伍子胥能成功幫助自己。
伍子胥看出公子光對自己并不是很認可,便找了勇士專諸介紹給他。這個人非常勇猛,公子光很滿意這個勇士。
伍子胥則退隐到鄉下去。
僚派出自己兄弟燭庸和蓋馀去攻打楚國,卻被楚包圍了起來,一時無法撤回。
公子光馬上去找專諸,讓他趁着僚身邊沒有人幫忙的這個機會,速度去解決了他。
專諸信心滿滿,公子光也充滿激情。
準備已久的公子光在自己家裡地下室安排好了很多兵士,接着邀請僚來他家喝酒。
僚預感到這個邀請不簡單,但是能喝酒對于他來說沒有比這更開心的事,他還幻想着能通過這次可以緩解他與公子光緊張的關系,是以,他僅僅猶豫了一下下,就決定前往赴約。
僚還是在道路兩邊一路都安排了不少兵士,來確定自己安全。在公子光家裡也安排滿了自己很信任的兵士,從大門一路到内室的兩側。
公子光表現的非常熱情,看上去他是主動要與僚和解似的,僚也徹底放下心來。
兩個人你一杯我一杯喝的好不痛快,開始有了醉意,這時公子光告訴僚說知道他愛吃魚,自己特意弄了一條鮮美的大魚,專門找了很會做魚的廚子做這道菜。
僚聽完高興壞了,表示想要快點品嘗這道美味的大魚,同時還想見一見這位手藝不凡的廚子。
這位廚子不是别人,正是專諸假扮,他端着一盤大魚笑眯眯地走到僚的跟前,虔誠地雙手捧高獻給僚品嘗。
僚湊近去看,烤魚的香味讓他陶醉了,竟然放松了警惕。
就在僚前傾着身子,舉着筷子取魚的這一刻,上一秒還笑眯眯的專諸迅速從大魚的肚子裡抽出一把鋒利的尖刀,僚以及身邊的兵士都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專諸已經将尖刀刺入僚的心髒。
等兵士們反應過來時,馬上拿出劍刺死了專諸,可是他們發現僚已死,是以都沒有再反抗。
同一時刻,伍子胥已經帶領另一隊人控制了王宮。
就這樣,公子光如願以償做了吳王,他就是阖闾。
而這時遠在晉國的季劄也回到了吳國,他認為隻要人們接受現在的君王,他會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
吳王阖闾對季劄的表現很滿意。
為了表彰專諸的犧牲,吳王給他的兒子安排了職位,還有季劄和伍子胥都在阖闾的左右協助打理。#曆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