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一直以來,國産手機的競争從未停歇,各家廠商都在尋求突破口,除了在移動影像這條賽道競争以外,手機快充也成為了提升競争力的重要手段。

從OPPO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到小米直接将充電功率幹到120W,廠商為了手機充電速度提升,可謂絞盡腦汁。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同時,廠商們為了提升差異性,都針對各自的充電标準給出了不同的專有名詞,這些名詞讓人摸不着頭腦,也滋生出了一系列問題。

比如不同品牌的充電頭能否相容,錯開使用是否會影響充電效率,以及歸結到一個關鍵問題:作為普通使用者的我們,究竟該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快充?

“魚龍混雜”的快充協定,究竟該如何區分?

為了回答以上問題,首先大家需要搞懂快充協定的發展曆程,以及将公有快充協定和私有快充協定與不同品牌對上号。

衆所周知,功率等于電壓乘以電流。于是若想增大充電功率,要麼增加電壓,要麼增加電流。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行業普遍将高通QC 1.0稱之為快充協定的源頭,它通過電壓不變,提升電流的方式,提升充電功率。但這種方式對充電線的需求很苛刻,需要更粗的充電線來傳輸,當然另一個問題是它的充電速度提升并不理想。

相應的,高通推出了QC 2.0,通過提升電壓的方式來提升充電功率。相比1.0在充電速度上有所增加,但同樣有弊端:手機锂電池通常為4V,如果将充電電壓提升至9V,則會導緻損耗嚴重,造成發熱現象。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QC 3.0采用了讨巧的方式,即通過動态調節電壓和電流。但這種方式也沒有走上曆史的舞台。随後高通的QC 4.0、高通QC 5.0才正式進入了大家的視線。目前QC 5.0已經成功跻身百瓦充電陣營,也向下相容許多協定。

近一兩年,聯發科風頭正盛,誓與高通一決高下。同樣的,聯發科也擁有一款公有協定,名為“PE協定”。但它的出現,并不受大家待見,截至目前,很少有廠商支援PE協定,現在所知的用過PE協定的隻有魅族。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第三種公有快充協定便是USB Power Delivery,也就是大家熟知的PD協定,這是由美國一家USB标準化組織提出的。目前許多主流電子裝置用的都是PD協定,且它将Type-C作為唯一指定接口。衆所周知,Type-C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與QC 5.0一樣,最新的PD協定已經支援100W的充電功率。在快充速度上,已經跻身主流。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最新的PD協定向下相容QC協定,也就是說支援PD協定的充電器可以為支援QC協定的舊手機進行充電。

當然,這并不是意味着完全适配,因為能充電,不一定代表着能滿速充電。

在公有快充協定中,QC和PD哪種才是未來還不明朗,但從現階段來看,最新釋出的産品幾乎都支援PD協定,且PD 3.0還加入了PPS協定。協定中說明其支援的電壓覆寫了5V到20V,相容各家快充協定,同時谷歌還規定安卓7.0以上的手機搭載的快充協定必須支援PD協定。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綜合來說,PD快充協定或許更具備優勢。

私有快充協定當道,充電頭讓使用者更難選擇?

即便是捋清了公有協定,但國産手機品牌依舊在快充命名上依舊沒有遵循協定标注,五花八門的名字再次讓人陷入了迷茫。

華為有SCP協定,目前最高支援66W;OPPO有VOOC協定,目前最高支援125W;vivo有FlashCharge協定,最高支援120W。

理論上,這些私有快充協定支援QC和PD協定。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但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我們用到的不同品牌手機提供的充電頭可以混用嗎?

答案分兩方面,如果你隻是應急充電,那麼可以混用;但如果你是要以官方宣稱的充電速度來為手機充電,則不能混用。

原因是由于各家充電标準不同,一旦混用則會導緻不能達到最高充電功率。

那麼私有快充協定之間的充電頭能否混用呢?答案跟上面相同。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是以現階段,如果想要獲得最佳充電體驗,小黑建議還是選擇支援官方快充協定的充電頭。如果你是雙機黨,出行則需要攜帶多個充電頭,以獲得最佳體驗。

但有好消息傳出,去年由中國通信院牽頭,OPPO、vivo、華為、小米聯手,正式釋出了《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技術規範》,規定:“在标準開發過程中,華米OV等頭部廠家需打破固有技術思維,以快充相容性為目的,牽頭制定面向移動終端快速充電的統一技術制式,提升相關比對産品間的一緻性和相容性。”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也就是說,在未來,私有快充協定将會逐漸統一,即不同品牌之間的充電器能夠混用,且實作滿速充電。從此出門在外隻需一個充電頭,就能滿足所有裝置的充電需求;同時還能踐行綠色環保理念。

一些選購充電頭的正确“姿勢”

當然,在選購充電頭時,不隻要遵守快充協定一緻原則。影響充電頭體驗的還有很多因素,這些影響因素讓我們知道了選購充電頭的标準。

如今,影響充電效率的不僅是快充協定和充電頭技術,相關的技術的革新也需與之同步。比如手機的電池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提升充電速度有很大影響。

這項電池技術便是雙電芯技術,最早提出這項技術的便是OPPO,如今OPPO手機的Super VOOC協定便支援這項技術。它的原理很簡單,即通過将兩塊電池串聯的方式,突破單電芯電池的充電電流限制,它可以實作以較高的電流對兩塊電芯同時充電,以達到提升充電效率的作用。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在去年OPPO舉辦的“OPPO閃充開放日”上,OPPO又進一步對這項技術進行了優化,推出了“内串雙電芯”技術,采用上下堆疊設計和疊片式内部結構,能夠在保證充電速度的同時,讓電池體積變小,容量增大。

目前雙電芯技術已被運用到各大國産品牌的旗艦機上,小米、榮耀、iQOO、vivo都采用了這項技術。也就是在現有充電協定和技術的基礎上,能夠再次突破限制。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不過,由于雙電芯對技術要求高,會間接提升成本,同時也需要解決發熱、功耗等問題。

單電芯的優勢在于技術成熟,使用壽命較長,不容易出現充放電循環次數等顧慮。但劣勢也很明顯,正常技術下它的充電速度會更慢,充電效率低下。不過現已有廠商着手超級快充單電芯方案的研發,小米已取得初步成效,在采用超級快充單電芯方案時,充電功率也達到了120W。未來到底屬于誰,還需要時間去證明。

其次,在選購充電頭是還需要在體驗、攜帶性、價格三方面做取舍。典型的例子是如今許多充電頭内部的半導體器件材質發生了變化,由矽變成了氮化镓。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這麼變化肯定是有原因的,舉個簡單的例子,OLED相比LCD材質有着天然的優勢,自發光、亮度高、對比度高、黑得純淨等優勢直接碾壓LCD,當然随之而來的便是價格翻倍。

充電器采用氮化镓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氮化镓的散熱性更好,更能耐高溫,降低裝置在充電過程中的折損率。這是使用者在實際體驗後,才能察覺到的變化。

當然,消費者能夠一眼察覺到的優點在于采用氮化镓充電器的體積更小了,它相比傳統快充頭,體積将近縮小了一倍。在這個人手一台手機、筆記本等電子裝置的情況下,人們或許更願意在出行時攜帶一個小巧的充電器。這也是氮化镓充電器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當然,氮化镓也相比普通充電器的價格要更貴一些。如果你能接受這一點,氮化镓充電器在體驗方面會比普通充電器更有優勢,是以小黑建議大家在選購充電器時,首選氮化镓充電器。

以前充電口隻有一個充電頭,如果有多個電子裝置就需要攜帶多個充電頭,相當不友善;如今技術進步,我們能在一個充電頭上看到多個充電接口。那麼是不是充電頭上的接口越多越好呢?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理想狀态下,購買這類充電頭需要滿足三個标準:多口、滿速快充、安全。但事實上,如果在安全的大前提下使用多口充電器,在同時插滿多口充電器時,每個充電口輸出的效率都會相應降低。

以小米GaN 65W雙口充電器為例,在官網明确标明了單口使用時,分别支援最大65W和最大18W;在雙口同時使用時,C口支援45W,USB-A接口支援最高18W。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不管是雙口、三口,還是多口,總有充電接口相對更慢,且在同時充電時,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它們的充電功率,以及可能會出現發熱的情況。是以,并不能達到小黑前面提到的多口充電器的理想狀态。

但事實是,許多人購買充電頭并不會看這麼仔細,看到多口充電器就一股腦買了,并不會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是以買來會發現同時充電時,充電器的體驗并不是很理想。

而且很多時候,廠商在标注充電功率時也模淩兩可的,很容易誤導消費者。

選購充電器竟有這麼多學問,這些購買建議請收藏!

是以小黑建議大家在選購多口充電頭時,看清商品頁的介紹。在同時充電時,不要抱着每個充電頭都能滿速充電的幻想,如果不是剛需,小黑認為選擇單口或者雙口充電器就行了。

一方面,紛繁複雜的快充協定讓人眼花缭亂,這是誤導和阻礙消費者正确選購充電頭的主要原因,隻有了解快充協定才能正确選擇。其次,選購充電頭要權衡多方面因素,比如充電效率、材質、可攜帶性等。最後,還要了解簡單的快充知識,避免在選購充電器時被忽悠。

圖源:谷歌、微網誌、自攝圖檔

小米官網、Pixabay、ank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