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重達3噸的冰五環亮相舞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隽輝/攝
視訊加載中...
在2月4日舉行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貫穿全場的雪花元素為觀衆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場内,象征各國、各地區代表團的91朵“小雪花”彙聚成一朵代表全人類“一起向未來”的“大雪花”的意境驚豔了世界;場外,每一個觀衆都可以通過央視訊小程式領取一個獨有的“數字雪花”,并跟随自己的雪花飄進屬于自己的2022年北京冬奧開幕式的參與方式,引起了一場“小螢幕”的狂歡。早在冬奧會開幕式舉行之前,總導演張藝謀就曾透露,本次開幕式最大的伏筆是“一朵雪花的故事”。而事實上,雪花的故事在“兩個宇宙”并行發生。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多元宇宙沉浸中心主任鄭見偉告訴記者,早在2020年年底,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就提出了“數字雪花”的創意。2021年9月3日,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奧運會備戰辦公室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正式簽訂戰略協定,建立冬奧多元沉浸平台,用區塊鍊技術精确記錄和統計“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鄭見偉擔任冬奧多元宇宙沉浸平台總設計師。
鄭見偉說,通過科技手段,清華長三院多元宇宙沉浸中心已經實作了讓每一個人都擁有一朵屬于自己的數字雪花,然而如何将雪花人格化,賦予每一朵雪花獨特的個性和靈魂,仍然是團隊面臨的挑戰,也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2021年9月28日,由中國青年報社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聯合主辦,清華長三院多元宇宙沉浸中心承辦,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生态文化協會和北京世園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協辦的“每一朵雪花都溫暖”文化創意征集正式啟動,文化創意征集的内容包括“雪花”的主題文稿、手繪圖、短視訊、矢量圖設計、資料可視化、AI互動程式設計等6種形式的創意作品,同時也希望借此活動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冰雪運動,為冬奧助力。
“每一朵雪花都是不同的,具備自己的個性。”鄭見偉說,“吸引更多觀衆參與冬奧會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給觀衆一個身份。”他認為,以“雪花”為身份,為奧運助力,是非常合适的選擇,“因為在各種文化中,雪花都代表着美麗、純潔等正面和美好的含義。”
中國青年報社負責人表示,中國青年報社攜手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共同主辦“每一朵雪花都溫暖”文化創意征集,不僅僅希望每個人能創造一朵數字雪花,寫出關于雪花的故事、記憶、情感,以多元沉浸方式讓更多青年參與創意創新,也希望以此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為冬奧助力;希望更多人能關注生态文明,傳遞“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在“每一朵雪花都溫暖”文化創意征集啟動儀式現場,奧運會冠軍、中國花樣滑冰協會主席申雪線上講述了她與“雪花”的不解之緣,她的事業也始終與冰雪相伴。活動現場,8名留學生也分别講述了自己與雪花的故事。南韓留學生樸昭顯出生在雪天,她相信,如果生日當天下雪,就會帶來一年的幸運;越南留學生段忠誠來北京後第一次見到了雪,堆雪人、打雪仗是他在中國最美的記憶。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鞏琳萌說,在和留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她真切感受到,世界文明就是一座大花園,每一種文明在這座花園中綻放。在冬奧會籌備過程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中國學生和留學生都很積極地參與到了志願服務之中,希望通過冬奧會,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
北京世園公園也有一個關于雪花的溫暖故事。北京世園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賴慧武說,世園公園國際館以94片雪花造型作為屋頂,整個國際館就是一個由雪花包裹的溫暖場所。
2021年10月25日,溫暖的雪花飛進了“溫暖的BaoBao 一起向未來”中國青年報社書香文化月“青·文創”歡聚荟活動現場。朵朵雪花在寬大的螢幕上飛舞,中國青年網戰略發展中心副主任、融媒技術工程師闫天舒走上台,伸出右手觸摸到螢幕上一朵晶瑩的雪花時,雪花霎時間變成了一首現代詩:“厚厚的雲層凝于半空/雪在醞釀 我在仰望/西風一次次擁抱/看似熱情 其實冷傲。”飛舞的雪花,正是“每一朵雪花都溫暖”征集啟動階段收到的優秀作品。
冬奧會倒計時30天時,“每一朵雪花都溫暖”征集已經收集到許多令人驚喜的投稿作品。讓鄭見偉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個将臉譜與雪花相結合的設計作品,他認為這種設計“既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也對實作雪花人格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臉譜雪花”的設計者、西南林業大學環境設計系副主任李銳告訴記者,之是以會選擇臉譜這一進制素,是因為平劇是中國的國粹,這次冬奧會在中國舉辦,采用中國的平劇臉譜元素,可以展示特别的中國魅力。另外,每一個臉譜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有一個IP,平劇臉譜本身就具備了不一樣的性格特征,是以可以賦予雪花人格化的特征。
李銳說,臉譜雪花隻是其中一個呈現元素,可以選擇的元素還有很多,比如喜歡可愛盲盒的人還可以選擇萌寵風格。把全部屬性進行選擇群組合後,就會得到跟别人不一樣的專屬雪花。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性别、身高、體重、性格特質、喜好等找到自己的專屬雪花。”李銳說,“雪花是我們進入冬奧的數字身份,是以應該帶有每個人獨特的人格化特征。當一朵雪花在制作過程中,連接配接了一個人的愛好、情緒、感情,以及這個人的特征,那麼這朵雪花和擁有它的人之間就會産生情感上的連接配接,進而讓人産生溫暖的感受。而當我們把自己的專屬雪花印在冬奧紀念品或者其他物品上時,這朵雪花也就有了我們對于冬奧的記憶。”
很多征文作品也讓鄭見偉特别感動。貴州鄉村教師王繼瓊在征文作品《爸爸的雪花被》中講述了自己的一段真實經曆:在他大約三歲的時候,父親過世了。過年時下着大雪,奶奶帶着他去看望爸爸,她說爸爸活着的時候最喜歡蓋白色的被子,卻沒錢買,現在去世了每年都能蓋幾次雪花被。長大後,每年下雪他都想着爸爸終于蓋上了白色的雪花被,每年他都期盼着下雪,期盼着爸爸能蓋上他喜歡的雪花被。
王繼瓊告訴記者,自己記憶中最深刻的情感都與雪花有關。“那個時候雪下得很大,奶奶喜歡用雪水來給我做飯吃。奶奶以前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她說古人用雪煮茶,她現在是用雪煮飯。”
活動參與者、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碩士研究所學生季雨認為,雪花的溫暖來自特定場景下特定的人,來自集體主義的溫情。“雪花是一個非常小的機關,但是它們合起來就能組成非常美麗的雪景。冬奧會雖然是一個賽事,但是我們每個參與的人,每一位設計師、組織者、運動員,包括每一個觀衆,都是它的元素。大家團結協力才能夠把這個賽事辦得成功。”季雨說。
“沒有情感就沒有身份,沒有靈魂就沒有身份。”鄭見偉說,“征文中感人的文字為數字雪花注入了情感和靈魂。”
2022年2月4日,溫暖的“數字雪花”最終飄進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觀衆可以在央視訊小程式領取屬于自己的“數字雪花”身份,在“數字雪花”互動頁面觀看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直播,直播結束後點選“數字雪花”互動頁面“飄進我的冬奧開幕式”按鈕,還可以珍藏這段專屬于自己的“參與”冬奧特别視訊。
鄭見偉說,“每一朵雪花都溫暖”文化創意征集為“數字雪花”在“另一個宇宙”現身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打下了基礎。征集活動中産生的“臉譜雪花”作品是冬奧會開幕式上的數字雪花的重要呈現形式之一。在“另一個宇宙”,冬奧開幕式實作了超過6億朵數字雪花的承載量。數字雪花并不是在冬奧會上昙花一現的産物,将持續到“後冬奧冰雪運動時代”。平台已準備好81億朵數字雪花,讓全世界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數字雪花身份。有了數字雪花身份,冬奧會結束後,人們仍然可以在虛拟世界參與冰雪運動。中國青年報社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每一朵雪花都溫暖”文化創意征集,為實作讓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起到了核心作用。
張藝謀說,“世界上沒有一朵雪花是(跟另一朵雪花)一樣的。全世界的雪花彙聚在一起,成為一朵全人類共同的雪花,是這次冬奧會開幕式的核心,也是奧運精神的美學展現。”
每一朵雪花都是溫暖的,讓每個人都從自己專屬的雪花中找到一份溫暖而獨特的記憶,是“每一朵雪花都溫暖”文化創意征集的初心,也是對冬奧熱情的詩意表達。
“一朵溫暖的雪花讓我們連在一起,面向未來。通過一朵雪花傳遞溫暖,讓人們凝聚在一起,同心同力做一件事,是實作‘在一起’的重要方式。”鄭見偉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