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作者:藍鑽故事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宋丹丹和趙本山在往屆春晚演過一個獨幕喜劇。

主持人問,什麼運動讓人看着揪心?

宋丹丹答,足球。

主持人又問,什麼運動更揪心?

宋丹丹答,中國足球。

2022年2月1日,中國男足1—3不敵越南,無緣2022年卡達世界杯。

大年初一,範志毅的一條神預言在朋友圈刷屏。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此刻中國球迷的心情,是揪心,糟心,還是堵心?或者說對中國男足已經心不在焉,乃至心如止水了呢?

但實話說,中國男足并非曆來如此,它也曾有過燃情時刻。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燃情年代

1949年建國後,百廢待興,中國足球水準很低。

有一次,中國足球隊出訪東歐,與捷克斯洛伐克切磋,踢了個1比17。1954年,匈牙利三隊來華,中國國家隊與其比賽,比分是1比8。

為提高國家隊的水準,中國決定派年輕球員去東歐學習。當時,匈牙利剛挫敗英格蘭,風頭正健,拜師學藝的地點,遂選在這裡,指導中國球員的,是著名教練尤瑟夫。

初到匈牙利,中國球員連乙級隊都交不上手。有一次,匈牙利田徑隊訓練結束,與中國踢了一場,中國隊竟輸了一個球。

為提高中國球員信心,尤瑟夫專門找低水準球隊,與中國隊交鋒。一年半之後,中國球員進步神速,無論是體力,技術,戰術,都有了巨大的進步。學成之後,中國這支隊伍,已能和匈牙利甲級隊抗衡。

一年後,中國球隊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首場對戰東道主波蘭,外界預計最保守的比分是波蘭6比0戰勝中國隊,結果卻出乎意料,波蘭隊用盡渾身解數,才以3比2的微弱優勢獲勝。

在尤瑟夫訓練的這支隊伍裡,出了不少足球界的風雲人物,比如李鳳樓,陳成達,以及日後成為中國足協主席的年維泗。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中國隊留學匈牙利合影

1960年,“中、朝、越、蒙”四國足球對抗賽中,中國隊奪得冠軍。

改開前一年(1977)的8月,中國舉辦國際足球邀請賽,分别在北京和上海進行,共12隊(外隊9支)參加,中國青年隊奪冠。9月,世界足球巨星貝利、貝肯鮑爾領銜的美國宇宙足球隊來華通路,中國隊與之切磋兩場,一勝一平。

1979年,《體育報》等四家媒體機關舉辦“1979年全國最佳運動員”評選,足球運動員容志行被評為“十佳”之一。

容志行除了球技出色,球品也為人稱道,對賽場上的隊友、對手和裁判都尊重有加,其敢于拼搏的硬朗作風和不卑不亢的自我修養被稱之為——志行風格。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1977年,中國球星容志行與球王貝利合影

進入80年代,中國足球隊參加了許多重大國際比賽,并取得了可喜成績。

1982年,中國足球隊在第12屆世界杯預賽亞太區決賽中獲得第三名。1984年,中國隊獲得第8屆亞洲杯足球賽亞軍。1987年,中國隊參加第24屆奧運會足球預選賽,獲得小組出線權,在奧運賽場上沖出了亞洲。

80年代中國沖擊第十二屆世界杯的曆程,令無數球迷記憶猶新。

1982年1月10日,西班牙世界杯亞太區預選賽,中國與紐西蘭争奪出線機會,當時,中國隊領先紐西蘭2分,淨勝球多5個,隻要在最後一場中,沙特不輸給紐西蘭5個球或以上,中國就能穩獲出線權。

為此,中國隊以為高枕無憂,遂提前宣布放假,誰料,在最後一場比賽中,紐西蘭與沙特恰恰默契地踢成了5比0。倉促中,已經宣布放假的中國隊重新集結,備戰附加賽,結果以1比2負于紐西蘭,痛失出線機會。

如果說中國足球有一個燃情年代,就目前來看,改開前後,至上世紀90年代之前,算是比較純粹的。

那時候,踢球就是踢球,看球就是看球,赢球就是赢球,輸球就是輸球,沒那麼多花裡胡哨,在一次次搏擊中,球迷們是真的相信,中國足球會越來越好,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即使在距離西班牙世界杯一步之遙的地方铩羽而歸,球迷仍然懷着茁壯的希望:等着吧,下一次,下一次一定行。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說的那樣:

未來曾經從我們的手中溜走,但無所謂,因為明天我們會跑得更快,我們的手臂會伸得更長。總會有那麼一個美好的早晨。

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各行各業能人輩出,百舸争流,中國人不光是跑得更快,手臂伸得更長,錢也越來越多,腰杆子也随之越來越硬。

那麼,中國足球呢?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迷失的足球

1992年,徐根寶身兼國家隊和國奧隊教練雙職,率領國奧隊出征吉隆坡,喊出了振奮人心的口号:橫下一條心,一定要出線。

出征吉隆坡的國奧隊,當時被稱作曆史上最強的一屆,但天不從人願,在隻要戰平就能出線的情況下,經曆了“黑色九分鐘”,再一次铩羽而歸。

徐根寶在壓力下,辭去國奧隊和國家隊主教練職務,得了個令人尴尬的履曆:一個從未帶領國家隊比賽的國家隊主教練。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徐根寶

辭職後,徐根寶沒閑着,與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一番勾兌,請到德國著名足球教頭施拉普納到中國執教。

大衆汽車公司承擔施拉普納的費用,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中國足協與大衆汽車共同聘任外籍教練員,中國足協與其簽工作合同,大衆汽車與其簽工資合同,三方再簽聘任合同。第二,聘請的教練,要為大衆汽車公司進行必要的産品促銷及宣傳。

1992年6月24日,中國足協、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共同召開新聞釋出會,地點選在人民大會堂,共同聘任施拉普納為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協定書中對施拉普納提出的主要任務是:使中國足球隊獲得1993年世界杯亞洲區外圍賽的出線權。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施拉普納

中國足協聘請洋教頭,産生了轟動效應,同時拉開了足球資本化的大幕。

1992年6月22日至27日,全國足球工作會議于北京紅山口召開,确定了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的最終路線。

次年11月,中國足協組成談判小組,與國際足聯旗下的推廣商IMG進行關于中國甲A聯賽、錦标賽冠名和商務贊助的談判。經過3個月鏖戰,IMG以一年120萬美元承包費,以及每年遞增20%的條件,拿下了甲A聯賽5年的商務開發權。

至此,足球成為中國體育産業中最早通過市場獲利的項目。

随後,美國著名煙草公司萬寶路成了甲A聯賽的冠名商,成為國際上涉足中國職業足球的第一家大公司。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萬寶路成為涉足中國足球的第一家國際大公司

1994年4月17日,中國足球甲A聯賽開始,數萬名球迷買票入場,人聲鼎沸,首輪比賽,全國6個賽場,共有約15萬人觀看。當年參加的球隊包括:大連萬達、廣州太陽神、上海申花、遼甯遠東、山東泰山、四川全興、北京國安、廣東宏遠、吉林三星、北京八一、沈陽六藥和江蘇邁特,最後由大連隊獲得冠軍。

為縮小中國足球與國外強隊的差距,足協除了聘請洋教頭,還想了一招:将球員送到海外訓練。

1992年到1993年,廣東健力寶集團與足協合作,篩選了22個“足球尖子生”組成健力寶青年隊,遠赴足球王國巴西,開始足球留學生涯。1996年,包括李玮鋒在内的7名球員增補進球隊,人數達29人,健力寶隊正式成型,被譽為中國足球未來的希望。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1993年健力寶赴巴西留學全家福

遺憾的是,1998年健力寶隊歸國後,球員星散,并未單獨成隊參加聯賽,雖有李鐵、李玮鋒、商毅等優秀球員湧現,但遠未達到提升中國足球水準的預期。

足球的資本化和市場化,目前并沒有改變中國足球的命運,不過确實改變了許多從業者的命運。

原四川全興隊球員魏群回憶,我以前從沒想到靠踢球能賺錢,剛進四川隊時,一個月工資40多元,到了1993年,才因入選過國家二隊,工資漲到了107元。有一次,去外地打比賽,沒有商業贊助,隻能挑最便宜的旅館,就在旅館浴缸裡過了一夜。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退役後能有一個固定工作。

1994年,甲A聯賽開始,四川全興隊隊員工資漲到1000多元,而炙手可熱的遼甯隊隊員已經月入5000。那一年,比賽赢了球,魏群領到3000元獎金,他戲劇性地描述道:

3000元,全部都是50元一張的,我把錢一張一張鋪在床上數,數完就開始發呆。

甲A聯賽伊始,足球是門好生意。

當時廣州太陽神作為亞軍球隊,一年的經營成本不到800萬元,而僅門票收入就過了千萬,低成本與高回報攪動一池春水,廣州足球市場興旺一時。

廣東宏遠曾分别用64萬元、42萬元,“買入”遼甯隊黎兵和四川隊馬明宇,成為轉會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俱樂部。1996年,廣東足球在職業聯賽中達到巅峰,同時擁有廣州太陽神、廣東宏遠、廣州松日、深圳飛亞達4支甲A球隊,創下了中國足球的記錄。

踢聯賽講究赢球,赢球講究用好教練,教練戰績不佳就下課。

廣東各俱樂部,在甲A烽煙戰火那些年,走馬燈式地頻繁更替教練,一時間,炒教練鱿魚之風越演越烈,從廣東擴充到全國。國際足聯的《足球教練季刊》撰文批評:

目前正處在起點上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患上了可怕的不治之症,26支甲級球隊掀起了炒教練競賽,在短短幾個月中,瘋狂換帥,許多優秀教練因短期成績欠佳而被炒。

炒教練就像炒樓炒股,炒到最後一地雞毛。

廣東宏遠于1997年降級,廣州太陽神于1998年降級,随後,廣州松日降級,廣東佛山隊被賣,廣東足球陷入低潮。

甲A聯賽中,每支球隊基本都有教練陪吃陪住,教練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監督球員的作息時間,每到客場比賽,管理難度加大,教練們大傷腦筋。

北方某甲A球隊,去廣州踢客場,教練員在飯店樓層出口,擺一張小桌,一把椅子,一壺茶水,為防止球員私自外出,每天都要守到淩晨兩三點鐘。有幾個球員驿動的心無法安放,竟然從窗戶順着繩子往外爬,去南國花花世界潇灑一番。

足球的職業化和市場化,另許多球員成為球星,其口袋裡的錢也越來越鼓,俱樂部的老闆為了赢球,隻有大把大把地給他們塞錢。每逢賽後放假,一些球星喜歡開懷痛飲,某俱樂部兩位善飲名将,兩人對酒當歌,對瓶而吹,一次喝光一整箱24瓶啤酒。

1998年,萬寶路退出冠名甲A聯賽後,百事可樂接棒,與中國足協簽了5年協定,費用一路飙升,從萬寶路時期的700萬美元漲到4600萬美元。

百事可樂在2000年、2001年、2002年連續三年的甲A開幕式,請來了郭富城和周傑倫獻唱,還給甲A聯賽量身定做了一首主題歌,即郭天王那首讓人聽了想扭動一番胯骨軸的《動起來》。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2002年,距離合約期滿尚有一年,百事可樂便中止了合同,據說是因為對中國職業足球不滿。

對中國職業足球不滿的,除了百事可樂,還有萬達的老王。

1998年,位列甲B的遼甯隊,将甲A勁旅大連萬達擠出足協杯決賽。首輪比賽中,雙方1比1戰平,次輪再戰,萬達隊主力齊出,仍無法取勝,最後在點球決戰中飲恨而終。

點球剛踢完,萬達俱樂部董事長王健林便沖向裁判,指責主裁判俞元聰判罰不公,至少有三個點球該判而未判。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在随後的釋出會上,老王語出驚人:

我本來不該參加新聞釋出會,中國職業足球聯賽搞了5年,雖然有進步,但比賽場上黑暗面太多了。是以,我鄭重提出兩點:一,萬達隊足球俱樂部将對本場比賽的執法全力申訴;二,基于目前的現狀,搞足球還不行,是以,我正式宣布,今年聯賽後,萬達将永遠退出中國足壇,以示抗議。

老王一聲吼,讓連綿不斷的因與巨大經濟利益挂鈎而出現的假球和黑哨浮出水面。一些球隊直接斥巨資“買球”,以保級或者奪冠。《少林足球》中的黃金右腳踢假球橋段,多次在現實中上演。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在虛名實利的浸透之下,許多中國球員喪失了作為運動員的基本操守,更不要提像80年代标杆球員容志行那樣硬派健康的作風。

2000年3月,深圳平安的6名球員踢完對雲南紅塔的客場比賽後,于當晚在球隊下榻酒店召妓,被主教練塔瓦雷斯抓了個現行。2001年5月31日,4名沈陽金德隊球員從訓練基地跳窗而出,來到七八公裡外的燒烤攤喝酒,席間與攤主發生口角,用酒瓶将攤主砸死,四人全部被判刑,且終身禁賽。

一方面,許多中國球員在紙醉金迷中七葷八素,另一方面,資本大潮中一浪高過一浪的足球奇觀令人目不暇接。

2003年,皇馬隊來到中國,貝克漢姆、羅納爾多、齊達内、卡洛斯、勞爾、菲戈六大巨星齊齊亮相,令無數球迷瘋狂,同時斬獲巨大商業成功,創下了中國足壇有史以來單場比賽出場費最高昂的記錄——200萬歐元,每分鐘價格超過20萬元人民币。

上世紀90年代末,球員轉會的幕後交易非常普遍,根據估算,現役國腳的身價在30—50萬元不等,而私底下的交易價格往往超過了100萬元。

世紀之交,中國足球其實已經“走”向了世界,不過是以轉會到國外的方式。1998年,上海申花隊的範志毅與大連萬達隊的孫繼海加盟英國水晶宮俱樂部。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華麗轉會的道别身影,掀起身後中國足球的荒野。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未來的希冀

阿維蘭熱,來自巴西裡約熱内盧,在法國上寄宿學校,極具商業頭腦,畢業後經營一家大巴士公司,因熱愛足球,參加了弗盧米嫩塞足球俱樂部,并獲得巴西青年足球聯賽冠軍。

1974年,第39屆國際足聯法蘭克福代表大會上,阿維蘭熱被選為第七任國際足聯主席,任期24年。

阿維蘭熱登上國際足聯寶座時,國際足聯賬本上隻有24美元,1998年,阿維蘭熱卸任,國際足聯的賬本上的數字是——40億美元。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阿維蘭熱曾多次表達希望中國舉辦世界杯的願望:

現代奧運會從誕生到走到中國,經曆了100多年的時間,我希望世界杯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或許那一天我已經不可能看到,但我可以用我的名譽向所有做出這個決定的人保證,那将是一屆成功的世界杯,就像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樣。

按照國際足聯的規定,申辦世界杯,某種程度上很簡單,隻需争取到24個國際足聯執委中的多數,即13個國際足聯執委便可。

此外,還有四個硬性條件:1符合條件的申辦城市;2球場建設達标;3有接待和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能力;4打進過近幾屆世界杯。

如今,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前三個條件都已滿足,甚至超标準滿足,但唯獨第四個條件,成了中國舉辦世界杯的“卡巴斯基”,具體來說,攔路虎不是别的,正是中國足球國家隊的競技水準。

2001年4月22日,西安朱雀體育場,中國以10比1痛斬馬爾代夫,拉開2002日韓世界杯的戰幕,小組賽中,中國共打進25個球,僅失3球,以6戰全勝的戰績進入十強賽。

2001年10月7日,中國對戰阿曼,于根偉在上半場36分鐘攻進了改寫中國足球曆史的一粒進球,中國隊1比0戰勝阿曼隊,以6戰5勝1平積16分的戰績,提前兩輪獲得出線權,首次沖進世界杯,圓了中國足球長達44年的夙願。

在韓日世界杯上,中國隊小組賽三戰敗北,一球未進,結束了自己的世界杯處子秀。

記得那年,我還在讀高中,中國隊在世界杯铩羽而歸後,電視和報刊上出現了許多對神奇教練米盧口誅筆伐的文章和報道,記得幾個長得歪瓜裂棗的所謂專家,痛心疾首地白活了一通,大意是再搞米盧那套“快樂足球”,中國足球将會墜于萬劫不複之地。

沒多久,米盧下課了。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米盧

米盧下課後,中國男足又換了很多屆教頭,中國足協也換了很多任主席,具體多少,記不清了,也懶得記了,反正就是那個歲月如梭吧,轉眼就看見範志毅在朋友圈刷屏的那張情緒激動又無可奈何的臉:

中國足球現在什麼水準,再下去要輸越南了,泰國隊輸完再輸越南,再輸緬甸,接下來沒得輸了。

現在回憶起少年時光,發現我也有個足球夢,隻不過咂摸起來,有點擰巴。

那年月,我們看着日本拍的《足球小将》,渾身熱血沸騰,在沒有半根青草的“足球場”上奔跑着踢球,放眼望去,周圍都是過度開發的房地産和密密麻麻的住宅樓。這種對足球的熱情維持了很短的時間後,就随着卡通片的告罄而消失于深不見底的歲月之中。

記得當時有位頗為執着的老兄,原本打架早戀,壞出圈了,迷上足球後,竟然惡習全改,立下志願,要當一名足球職業運動員。這位老兄家裡條件也不錯,他自己聯絡打聽,找到本市一家足球俱樂部,就要開始他足球小将的生涯,卻因父母一通威逼利誘和講了一堆大道理而作罷,轉而背起沉甸甸的書包,去上那些他絲毫不感興趣的補習班。

最後總結一下吧,目前中國足球水準雖然不濟,但有着世界上人數最多的球迷,球迷的熱情雖不斷受到打擊,但終究不會熄滅。

看過一個電視節目,采訪一位叫斌哥的國足球迷,斌哥11歲時,觀看了一場重要比賽——1985年5月19日,中國足球隊敗給中國香港隊,導緻中國足球隊失去了代表亞洲參加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的資格。此後,中國足球一跌再跌,但斌哥輾轉于各大城市,努力去現場,為中國足球加油助威,始終熱情不減。

斌哥說,中國足球就像自己的孩子,知道考試考不好,也得上學送到學校,放學在門口等着。

也許有一天,當中國的少年們能看着中國人自己拍攝的《足球小将》那樣的卡通片,能奔跑馳騁在綠油油的合乎标準的球場上,能自由選擇并實作自己的足球理想,不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壓力所左右,中國足球将迎來真正屬于自己的時代。

END

迷失的中國男足:70年風雲變幻,最後“臉都不要了”

部分參考文獻:

1、《中國職業足球發展問題研究》,作者:鄭志強,線裝書局。

2、《中國足球與世界杯》,作者:李儀

3、《拿什麼拯救你?中國足球》,作者:李禹廷,新華出版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