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更加容易患“精神疾病”?

作者:UP心理

對于現代社會的人來說,焦慮、抑郁已經成了高頻詞彙,凡事都能扯上抑郁或是焦慮,是以也出現了很多的網絡名詞,比如我網抑雲了、我emo了、我自閉了等,但凡上網沖浪這些詞彙絕對會出現,不難發現這好像是個人人“抑郁”的時代,人人都在擔心自己的精神會出現疾病,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聊聊關于“精神疾病”。

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更加容易患“精神疾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研究,美國的培澤學院調查了一個名叫門薩俱樂部内的成員,這些成員将近4000人,研究這些人的精神心理狀況,比如是否焦慮、抑郁、自閉等負面情緒,最後結果顯示:其中患有抑郁症和焦慮症的人有百分之20,而這百分之20的人智商全部在130以上,屬于高智商人群,而其中普通智商的人群,患有抑郁症和焦慮症的情況隻有百分之10。

簡單一句話就是:高智商人群更加容易患精神類疾病。

精神疾病的人不就是瘋子嗎?這也能算高智商?

精神疾病有很多種,有些患者病情較為嚴重,是以行為看上去會比較“瘋”,是以讓人不了解,但他們并不總是處于這樣的狀态,也會有正常的時候,同時也不是每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行為上都會不受控制。

是以必須澄清一點,精神疾病并不代表是瘋子,這是非常大的一個誤區,有一本書叫做《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講的主要内容就是一群智商很高的天才,卻在醫院治療精神疾病的故事,很多人看完這本書都會有一個感慨那就是非常贊同他們的言論。

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更加容易患“精神疾病”?

那麼為什麼高智商患者容易患精神疾病?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太聰明了。

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絕大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比如說:抑郁症,焦慮症。他們大多是由于家庭、工作、學習不順利,是以才會有抑郁焦慮的症狀,最後情緒得不到緩解就出現了精神疾病。

那麼按理說高智商患者那麼聰明總不會出現這些困擾吧,稍微動動腦筋,就可以将事情輕松解決,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也正因為這樣,是以增加了他們的煩惱,因為都太容易得到了,是以會産生空虛感。

空虛感的人往往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他們會很容易覺得生活過于無趣,内心會覺得空蕩,同時人就會覺得無力以及無助,這個時候如果不找自己感興趣的事那麼很容易使人陷入更深的負面情緒,最後造成精神上的疾病。

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更加容易患“精神疾病”?

而且越聰明的人反而活得越累

為什麼?因為智商高的人他們的人際關系更加複雜,同時對很多事情看得過于透徹,而且他們的思維方式往往也會非常複雜,總是不自覺地有非常多的想法,腦子停不下來,想不明白就一直想,直到想明白為止。

就像剛剛提到的,他們看待事情過于透徹,不管是人還是物,是以對于智商高的人來說,往往很多時候會不屑于僞裝,是以會得到非常多人的不了解以及反感,這個時候很容易導緻高智商患者産生孤獨感,有種被世界抛棄的感覺,最後想法就會變得越來越多,陷入負面情緒當中,是以對于高智商患者來說其實是非常要注重自己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

那麼該如何緩解?

其實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就像上文有提到當自己覺得自己空虛的時候,那就不要幹耗着,應該找事情做,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愛好,比如聽音樂、看電視、做運動等等,隻要能讓你快樂都可以去嘗試。

研究表明:高智商的人更加容易患“精神疾病”?

其次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高智商的人當然也會有無法辦到的事情,比如自己的想法太多但是别人卻無法了解,再或者你覺得非常好的方案但是上司不認可,甚至可能要求你做出改變,這個挂時候往往你們的情緒波動會非常大,甚至會發生争執,這個時候可能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要知道你們做的已經很完美了,沒必要對自己的要求那麼高,學會放下,告訴自己這些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總而言之,人活一世,糊塗點挺好的,凡事也不要太計較,太鑽牛角尖,美好的事情有很多,不要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學會放松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