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張,倉庫裡融雪劑和草包再去清點一遍。”“小李,巡查車上的示警樁、鐵鍬再多放幾個。”“那幾輛鏟雪車都開出來停好,随時待命。”……2月7日早上
6點多,杭州市臨平區公路與運輸管理服務中心塘栖所的養護工王德明早早來到機關,第一件事便是帶着同僚們一起檢查防雪抗凍物資和除雪裝置。
虎年上班第一天,迎接他的就是一場鵝毛大雪。“知道要下雪,昨天晚上就睡不沉,半夜兩點多還起來看了看,到了5點多怎麼都睡不着了,早點來機關看看物資準備情況,心裡踏實一點。”王德明說。
王德明平時負責管理臨平塘栖區域範圍内的十餘條國、省、縣道公路養護工作。他22歲參加工作,是一名有着14年黨齡的老黨員,今年已是他工作的第35個年頭。從普通養護工,到公路養護模範帶頭人,王德明始終奮鬥在臨平公路養護一線。
早晨8時左右,天空飄起了雪花,不久就變成了鵝毛大雪,公路上、綠化帶上就覆上了一層積雪。朋友圈裡,大家都在分享這場“開工雪”,但對交通人來說,及時除雪才能保證公路的暢通及行駛安全。
當天完成“調兵遣将”後,王德明準備上路巡查。一副手套、一件工作服、一輛裝滿公路養護設施的巡查皮卡,就是最趁手的裝備。看着雪越來越大,他迅速穿上工裝,發動巡查車上路了。
“塘栖運河大橋路面雪已經積起來了,請盡快撒布融雪劑處理。”“高架上匝道的位置容易結冰,要注意。”一條條工作安排釋出至工作群裡。面對紛紛揚揚的大雪,王德明比别人多了一分淡定與從容。
巡路至疏港大橋,遇到一輛融雪撒布車正在對路面積雪處進行融雪作業。老王停下車,仔細檢查起了作業情況。“我們以前碰到大雪,全靠人工除雪,一天下來腰都直不起來,現在科技發達了,鏟雪車、除雪車、融雪撒布車都配齊了,效率真的是一個天一個地。”看着清掃過的路面,王德明感慨道。話音剛落,他的手機響起鈴聲,兩部手機總是24小時開機,路上有事随叫随到。接完電話,王德明迅速發動巡查車奔赴下一個點位,那裡又有新的問題在等着他……
一圈巡路結束,王德明的衣服濕了,臉上頭上都是雪融化後的痕迹,但他毫不在意。
記者了解到,為應對本輪降雪,臨平區公路人一直在巡查、除雪路上。截至2月7日16時,公運中心抗雪防凍累計出動121人次,巡查車43輛次,掃雪車11輛,使用融雪劑14噸,使用草墊460個。
監制|丁前程 鄭莉
編輯|陳露萍
圖文|通訊員 王怡旻 記者 崔義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