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心靈自白

一件工作幹了幾十年無起色,費力不讨好,還是原地踏步,還經常膽戰心驚害怕。為什麼這樣? 與人交往中,慣于逢迎,缺少自我,缺少自我價值感。

生活中沒有自己,隻有别人,經常是别人,别人,别人:小心别人怎麼看你,小心别人笑話,擔心别人的批評批判,不要成為别人眼中的風景,不要讓别人看熱鬧。遭受委屈不敢與人溝通,不敢讓别人不滿意,沒有資格跟别人去争,一遇事就很緊張。懼怕别人的眼神,怕别人盯着自己看,用電腦時打檔案時有人經過,就會非常非常緊張。自認為不配得到更好的東西,不配擁有更好的命運。

忍讓,讨好,委曲求全。忍讓,讓自己委屈也求不來全,讨好最終也讨不來好,隻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反而積累了太多抑郁憤懑。自己都不愛自己,誰會愛自己?自己讨厭自己誰會喜歡自己?自己不完美那誰能夠保證自己十全十美?自己都認為不配得到快樂,那快樂怎會降臨?一遇事緊張怎會平靜喜悅?強烈情緒紛擾猶如戰場未臨敵而自我消耗!

經常壓抑自己的情緒,顧及别人的眼神。不敢與别人平等相處,不敢表達内心的憤怒,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被别人欺負欺騙後,之後又騙自己說對方是為自己好,最終還是選擇相信原諒對方。總害怕引起沖突,總想保持人際關系的表面和諧。逃避沖突害怕麻煩,怕别人發怒,害怕憤怒的人,在别人憤怒時手足無措,卑躬屈膝,巧言阿谀。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越怕什麼越來什麼,逃避沖突沖突越來越大,害怕麻煩麻煩越來越多,越想保持和諧和諧越保持不住。

做工作 怕出錯,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單打獨鬥,不願向别人求助。怕被拒絕,被嘲笑,被批評,怕得罪人。又非常敏感,對别人的言行尤其是憤怒分外敏感,又因為别人的一個異樣眼神久久不能消化。社交恐懼,見人害怕,羞于見人,怕見人。求助不可恥,嘲笑不可怕。要懂得愛自己,無條件接納自己愛自己,要教會别人也愛自己。

自己如果沒問題就不怕别人有情緒,誰的情緒誰承擔!問問自己,有沒有能力發脾氣,問問自己願不願意發脾氣,不會發脾氣和不願發脾氣是兩件事情。憤怒是表達自己的界線和領土控制權。

要勇于選對自己有利的好的選擇。盡管這選擇可以讓自己付出更大的代價,承擔更大的壓力。但勇于這樣選擇畢竟會走出現在的痛苦。生氣憤怒未必不是好事,也不是對人沒禮貌,也不是不能控制。它是表達自我的過程。我是我自己,我不是别人的附庸。我用憤怒表達自己的界限,我用憤怒宣示自己的主權。

可惜我在童年這種表達自我需求,表達憤怒,表達拒絕被壓制了。學會了處處看别的眼色,聽别人的号令,遵循别人判斷而成長。我要走上自己所要的道路。我要變得有勇氣,有力量。聽話,聽誰的話?聽自己的話。

我自己不僅接受自己的外貌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勇氣,甚至自己曾經做過不好的事情都接受,這樣才配得到更好的生活。無法接受自己就會恐懼,就會隐藏自己真實的一面。自己不真實就會内心沖突就會使内在能量消耗。

我比你有資格,最起碼我和你平起平坐。不要害怕沖突,不害怕得罪人。釋放出強大的憤怒的能量的時候,自我力量和資格感才會變得足夠強大。我可以最大程度的表達我的憤怒。允許自己有情緒,允許自己表達情緒。表達自我,表達拒絕,表達力量,表達憤怒。有力量發脾氣。别人可以不高興,但你需要自己去擔着。

發脾氣隻是作為工具幫助自己,不要被情緒吞噬。釋放掉情緒,你将以平靜喜悅為終結,而不是以憤怒為中心。一個能夠發脾氣,敢于發脾的人,要變得更加靈活,化解自己的脾氣。憤怒和釋放憤怒,隻是工具,不是目的。

自己給自己力量,自己給自己接納。接受,接納他的缺點并不是縱容放蕩缺點,而應該是以完結同意去接納,這并不是鼓勵,也不是贊同。不要抗拒情緒,抗拒情緒産生相反的阻抗。被看見了,才可以放松下來。比如“這個懶惰,這個缺點屬于我的,我現在願意放下懶惰,我願意讓自己擁有勤奮的特質。謝謝你懶惰,已經陪我足夠久了,現在你可以自由了。”“我看見我的堕落,我看見我的懶惰,我看見我的拖延。我看見我的頹廢和沮喪和拖延,但是現在你們自由了。”充分發揮自己無限的潛力,把别人的失望還給别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