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左宗棠曾經說過,“養口體,不如養心智。”

這句話的意思是:注重吃穿這種東西,不如修養自己的靈魂。

在《人世間》裡,馮化成引用這句話來解釋孝道。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他認為孝分為兩種,一種是養口體,一種是養心智。

所謂養口體,就是在父母身邊,照顧吃穿,而養心智,則是功成名就,讓父母有面子!

顯然養心智說的就是老大和老二家,而養口體就是老三周秉昆家!

雖然馮化成沒有講出“養口體,不如養心智。”

但一個文化人,借用這句話,無疑還是清高自傲的!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那麼,對于孝道而言,養口體真的不如養心智嗎?

周家的三個孩子,最沒出息的就是小兒子周秉昆。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大兒子周秉義,從小就是學霸。

在部隊當兵,因為文筆好,被上司看中。

後來,聯考開放,考上北京大學。

通過努力,成為市長。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這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的“養心智”!

二女兒周蓉,也是從小聰慧,很有主見。

十幾歲就不辭而别,遠去貴州下鄉,和詩人馮化成私定終生。

去了貴州,做了老師,教那些讀不起書的孩子讀書。

聯考開放,同樣考上北京大學。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一家兩個大學生,還是北京大學。

兄妹兩人成為了父母的驕傲。

老三周秉昆沒有哥哥姐姐聰慧,因為周蓉的不辭而别,周秉昆被留在家中。

從木料廠勞工到醬油廠勞工、銷售,後來開了一家面食店。

周秉昆沒有上大學,并不是說考不上,而是沒時間、沒精力!

因為這個家總要有人撐着。

從一家五口,各奔東西。三人在外,兩人留在家裡。

馮化成和周蓉出事被抓,母親一睡不起,周秉昆選擇一個人扛着。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周秉義和周蓉的北京大學,沒有周秉昆和鄭娟的舍棄誰都上不成。

周蓉不僅吓倒了母親,還把自己的女兒一直寄養在周秉昆這,周秉坤和鄭娟不僅要照顧昏迷不醒的母親,還要帶兩個孩子。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鄭娟是周家的恩人,而周秉昆是周家的支柱。

這一對夫妻的“養口體”雖然不光鮮亮麗,但在父母最需要的時候鞍前馬後,是一個家庭的真正的寶藏!

周秉昆真的不在乎“養心智”?

在一大家團聚,一起拜年時,周秉昆沉默了!

大家都在稱贊周秉義和周蓉,父母也為大家的稱贊開心不已,但周秉昆卻一直少言寡語。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雖然周蓉安慰周秉昆,也能考上大學。

但卻沒人說一句,我們家秉昆和鄭娟這兩口子對這個家的貢獻更大,沒有他們,哪來的大學生!

大家都在以老大老二為榮,默默付出的老三,在現實生活中甚至會被當成反面教材:“你看這就是不好好讀書的後果!”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但從觀衆的角度看,一切一目了然。

周秉義和周蓉雖然給父母帶來榮譽,但更多的反而是給這個家帶來麻煩!

從周蓉出走貴州,和馮化成結婚,到因為一首詩被抓,給這個家帶來多大的影響。

母親昏迷兩年多,女兒是周秉昆和鄭娟帶大的,周秉昆也因為那首詩被關半年。

《人世間》證明一個道理,“愚笨”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的寶藏!

周秉義雖然娶了省長千金,但這不對等的家世,也給周家帶來了不少麻煩。

而周秉昆和鄭娟的孝道,觀衆看在眼裡,這樣的兒子和兒媳才是真正的寶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