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标好了價格

新年已過,小飛昨天就已到達上海,開工了。

昨晚睡得特别死,大概九點多一點吧。

趕車太累了。

淩晨四點多醒來,找到手機,看看書,時間劃過6點。再眯會,到七點起床上班。

以上是一種客觀事實的描述,想要借此說明的是,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狀态(看書那段可能需要換成其他)。而且,不隻是幾年,而是大半生。

小飛坐了快六年的火車,或硬座或無座,每次都在20個小時以上。這些年裡,上上下下、來來往往的面孔變了,小飛的心境也在不斷變化。但有一條是不變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提升自己的能力,估計是最保險,同時也是最緊急的一件事了。畢竟,提升能力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價值。

換句話說,你值多少錢?

01

剛剛過去的春節,小飛沒有閱讀,但頭發卻是白了好多,或許可以寫出一些因焦慮而産生的感悟。比如說買車。

原先想的是暫時幾年不買車,畢竟每年在家就呆那麼幾天。但是,當周圍的人都有之後,就你還一個人在路上走着,這無法不讓人産生焦慮。

你一個人走也就罷了,更何況,還有你的家人。他們千辛萬苦送你大學畢業,竟然這點“福”都享受不到,豈不悲哀?别人怎樣想?你自己又于心何忍呢?

是以,小飛決定買車。即使是二手。

因為,别人有自己沒有,才會焦慮;别人有自己也有,隻不過别人好一點,那焦慮感就會少很多。從體驗心理上講,我特别認同這句話。0和1的差别才是天差地别,但1和10的差别,其實可以很小。

02

再比如說财富的積累。或簡單等同于錢的多少。

在農村有個現象特别揪心,XXX病晚期。

之是以提到這個現象,是因為大多數農村人都特别害怕用錢。特别是40歲以上的人。

小病如傷風感冒随便買點藥來吃,或者就是硬拖着。大病呢?倒是沒有拖,隻是幾乎檢查出來都是晚期。

原因很簡單,沒有人願意每年交1000多的體檢費。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生活,硬要他們堅忍。去了,孩子的學費/生活費就沒了。

遠的不說,我周圍的人,如我母親,外公,鄰居何大叔何大娘都是如此。

你不妨也去觀察一下自己身邊的人,看看所占比例有多大。

說到底還是沒有足夠的财富累積。錢不夠。

錢不夠咋辦,賺錢呗!

太俗了是不?不是。

錢是中性的,是社會一般價值的展現。無好壞、對錯、黑白。

社會的運轉,需要錢這一工具來維持,或者衡量。對于身處其中的你我,能做的,是盡可能增加其價值,更好地運用它。

就如著名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裡所寫道的:“發财緻富對猶太人來說隻不過是階梯,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并非他們的核心目标。猶太人真正的願望,他們的潛在理想,是提高自己的才智,使自己進入更高的文化層次。”

當然,不能被錢給奴役了心靈。

胖東來,全中國零售行業的“模範生”的創始人于東來說,“一定讓能力超過欲望和責任。”

這可能和小飛用來警示自己的“君子為學以克己,克己方能成己”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讀書和賺錢兩者同時存在并不沖突。讀書和賺錢都是一個人一生最好的修行。前者使人不惑,後者使人不屈。兩者相結合,才是真正的不困于世,不流于俗。

03

之前聽到有大咖說當你閱讀50本書時,你的工資就會翻一倍,當你閱讀100本書後,你的工資應該在三倍以上。

雖然沒有翔實資料的論證,但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思維上的差别還是挺大的。楊绛先生有一句話我很喜歡:

“你的問題,主要是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潤米咨詢創始人劉潤在文章中也提到,“你以為的頓悟,可能隻是别人的基本功”,這句話很紮心。

别人的基本功哪兒來的?

啃書啃來的。

是以,還是要讀書。

讀書不能立馬産生收益,但長期來看,它帶來收益的機率,非常大。因為讀書解決的是,底層邏輯問題,是根。

最後,附上《像有錢人一樣思考》中的幾句話。

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你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看不見的東西。

你的潛意識所受到的制約,決定了你的思想;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的選擇;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行動,而你的行動就決定了你的結果。

責怪、合理化和抱怨,就像是藥丸,頂多隻能纾解一時的壓力,減輕失敗的焦慮。

“如果你瞄準的是星星,那麼你至少會射中月亮。

祝福你想要的事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