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多彩神州”文化展示區迎來吉林主題日,面向北京新聞中心1700名非注冊記者及國内外來賓展示大美吉林。
展區内,一幅标有“冬奧在北京體驗在吉林”字樣的滑雪運動員魚皮畫,引人關注。當駐足參觀的記者朋友了解到這幅畫是由“魚皮”制作而成,而且還是咱吉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時,不僅僅紛紛感歎魚皮畫的“精美”。

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用魚皮制作而成的冬奧主題畫
“無論是冬奧會會标以及相關配飾,都選材于我們吉林省查幹湖盛産的胖頭魚皮。查幹湖漁業資源非常豐富,胖頭魚是查幹湖的代表性魚種,查幹湖最著名的冰湖騰魚也主要是指這種胖頭魚。”關于魚皮畫的選材,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傳承人徐毳這樣向來到現場參觀的記者朋友介紹。
“文化之趣”互動區,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展區前,前來體驗者絡繹不絕
“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源于千百年來在查幹湖廣泛傳承的漁獵文化。遼金時期,随着‘捺缽’制度的興起,漁獵文化逐漸繁盛,也孕育了查幹湖魚皮畫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随着曆史的更疊,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在查幹湖周邊得以廣泛流傳,成為以漁獵文化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查幹湖魚皮畫為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的代表性産品,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創意、設計、選材、模組化、裁剪、縫制、裝裱等七個環節。制作技藝主要包括體縫繡、立體捏塑、平面镂刻和平面藝疊‘四大技法’。這些流程和技法既有對傳承的堅守,又有與時俱進的不斷創新,展現了查幹湖魚皮畫的技術特點和藝術價值。現在,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已經是吉林省的省級非遺項目。”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傳承人徐毳在活動現場向記者朋友們介紹起了來自咱們吉林的“魚皮畫制作技藝”。
“文化之趣”互動區,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展台上的展品
對于今天展出的這幅“主打畫”,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傳承人徐毳則表示,這幅畫用查幹湖的魚皮制作技藝把會标制作出來,既能展現吉林省冰雪文化又能充分展現漁獵文化的神奇和魅力。身穿網格式魚皮外衣的“滑雪運動員”和飄揚的五星紅旗,充分展示冰雪運動比賽項目,粉雪顆粒做出的雪場背景真實生動,充分體驗吉林省粉雪文化和漁獵文化的完美融合!整幅作品從字、圖形、人物等等全是純手工縫制,充分展現非遺技藝傳承。
這裡不僅展示還能親自動手參與制作!
本次吉林主題日期間,徐毳還帶來了很多可以讓體驗者親身體驗的魚皮畫,在她的指導下,體驗者們感受着制作魚皮畫的魅力。
體驗者朱先生按照魚皮畫上的畫痕,很快剪了一個“福虎”,這讓他特别開心。他說:“能夠在吉林主題日感受吉林非物質文化,還能親手制作,真的特别幸運,這個‘福虎’準備送給我的孩子,給他講述吉林非遺故事,祝他健康成長。”
在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查幹湖魚皮制作技藝展區前,非遺傳承人正在現場教體驗者進行制作
體驗者朱先生向記者講述制作過程的感受和想法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大陸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人們喜歡、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産,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忘初心、默默傳承,徐毳無疑就是這樣的人,“魚皮畫是以魚皮為材料,從選材到成畫均為純手工制作,皆憑手工藝人一雙靈巧的手,是以被稱為‘指尖上的漁獵文化’。它的背後包含了多位匠人的辛勞付出。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在北京2022冬奧會期間來到北京,向全國人民展示吉林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魚皮畫,我感到很榮幸,今後,我将繼續為家鄉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吉林網特派北京報道組 越明 于洋/文字
郭亮/攝影
馬瑞/攝像